淮安         (认领)

网站类型:江苏政府
运营单位:公司
建站时间:2025-04-21
发布信息数量:不限制
keywords/关键词:
description/描述:淮安市人民政府
详细说明
地理位置/淮安市 淮安市地处江苏省北部中心地域。位于北纬32°43ˊ00"~34°06ˊ00",东经118°12ˊ00"~119°36ˊ30"之间。北接连云港市,东毗盐城市,南连扬州市和安徽省滁州市,西邻宿迁市。东西*直线距离132公里,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面积10072平方公里。2004年,市区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里。下辖清河、清浦、淮阴、淮安4区和涟水、洪泽、盱眙、金湖4县。

淮安市地跨淮河两岸。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2008年,淮安在市区北部的淮河河道上建筑“*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物”。淮安的气候、物候、植被、生物资源等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

地理特征/淮安市 地形地貌淮安市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无崇山峻岭,地势平坦,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只有市境西南部的盱眙县有丘陵岗地,地势较高。盱眙县仇集镇境内无名山真高231米,为全市*点;淮安区博里地面真高仅2.3米—3.3米,为全市*点。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京杭运河、淮沐新河、苏北灌概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古黄河、六塘河、盐河、淮河干流等9 条河流在境内纵贯横穿,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大部分位于市境内,还有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中小型湖泊镶嵌其间。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69.39%,湖泊面积占11.39%,丘陵岗地面积占18.32%,是典型的“平原水乡”。


土壤条件淮安市属黄淮和江淮冲积平原。土壤主要为水稻土类、潮土类、砂礓黑土类、黄棕壤土类、基性岩土类、石灰岩土类。有机质含量低,一般不足0.2%,PH值7~8之间。 气候概况横贯淮安市境内的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因此淮安市兼有南北气候特征,一般说来,苏北灌概总渠以南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为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裕。 历史沿革/淮安市 夏商周时期已获相当程度的开发,“交通灌溉之利甲于全国”,既有邗沟(即淮扬运河)沟通江、淮,又有陆上干道—善道通达南北,故成为春秋战国列强争夺的重要地区,先后为吴、越、楚所有。[1] 秦汉时期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市境始置县邑有淮阴(今淮阴区码头镇)、盱眙(今盱眙县城北)、东阳(今盱眙县马坝)。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淮安人民蜂起响应。著名军事家韩信即于此时仗剑从戎,立下赫赫战功。西汉年间,市境又增置淮浦(今涟水县西)、射阳(今楚州区东南)、富陵(今洪泽湖中)等县。秦汉时期,境内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灌溉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东汉末年广陵太守陈登筑高家堰(今洪泽湖大堤)30里,遏淮河洪水,保护农田,并修破釜塘灌溉农田。铁制农具和牛耕也得到推广,故虽迭经战乱农业生产仍有较大发展。同时交通运输也有改善。秦始皇修筑的驰道自境内穿过,陈登则筑邗沟西道,使江淮交通更便捷。由此,承平之年,境内手工业和商业比较繁荣,文化也发展到较高水平,汉代兴起家学和私学,并涌现出一批文学大家,如汉赋大家枚乘、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 魏晋南北朝市境长期处于战争和对峙的前沿。长年战乱带来的是“江淮之间,赤地千里”的凄惨景象,经济和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值得一提的是,南齐永明七年(489年),割直渎、破釜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淮安”之名始见。 隋唐五代境内长期处于安定的环境,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和重新繁荣。其间大运河的开凿和淮北盐场的建滩对市境的繁荣产生了巨大的作用。隋大业年间,自洛阳至扬州的漕运(供给皇粮的水上运输)要道——大运河凿成,境内则成为漕运重要孔道。自隋至清末,朝廷一直在淮安设置官署,委派大员掌管、督办漕运。唐初,涟水成为全国四大盐场之一。为运销淮盐,垂拱年间开运盐河,淮安盐运又兴。楚州(治今楚州淮城)、泗州(治今盱眙县城对岸)成为运河沿线的两座名城,其中楚州被白居易誉为“淮水东南*州”。 宋元时期北宋年间,境内较为太平,漕运、盐运得到进一步发展。政府鼓励垦殖,修复和增建灌溉设施,引进推广“占城稻”。“黄柑紫蟹见江海,红稻白鱼饱儿女”,正是这一时期的生动写照。南宋和金、元对峙时期,市境再度成为前线,遭受兵火的长期荼毒。经历长期战乱,市境一片凄凉。而由黄河夺淮带来的频繁水灾,又使市境雪上加霜,益加萧条。宋元时期,境内文化在太平之年有所发展,府、州、县学普遍建立,受教育者增多。文化名人也颇多,如著名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主修《奉元历》的著名盲人天文历算家卫朴,开明清写意画先河的著名画家龚开,《画鉴》作者、著名书画鉴赏家和理论家汤卮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盱眙*山的宋元题刻,其中不乏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頫等大家的珍品。 明清时期境内置淮安府。明永乐年间,淮安漕运又兴,清江浦开始兴起。明中叶以后,黄河全流夺淮,境内水患愈演愈烈,农业衰落,鱼米之乡的盛景不再。明清两朝都委派大员驻淮治河。以清江浦河轴心的两淮城市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进入鼎盛时期,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两淮城市的繁华,带来了人文荟萃的局面。明清两朝仅山阳(今楚州)一县就有进士200余人,河下镇还出了状元、榜眼、探花,留下“河下三鼎甲”的佳话。这里还产生了《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著名经学大师阎若璩,“扬州八怪”之一的花鸟画家边寿民,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温病条辨》的作者吴鞠通、著名中医药大师应春台、应金台等一批名人。 中华民国淮安府撤销,市境大部始属淮扬道,后属淮阴行政督察区。境内漕、盐、河、榷之利皆失,进一步衰微。而长年战乱又给刚刚兴起的近代交通运输业和工矿业以沉重打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境内成为重要的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华中军区、苏皖边区政府等都曾驻节境内,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彭雪枫、邓子恢、罗炳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人民军队高级将领都曾在此战斗过。淮安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巨大功勋。1948年12月,市境全部解放。1949年5月,成立淮阴专区。 新*成立

1983年,清江市再次更名为淮阴市,升为地级市,管辖清河、清浦2个区和11个县:灌南、沭阳、宿迁、泗阳、涟水、淮阴、泗洪、淮安、洪泽、盱眙和金湖,灌云县划归连云港市。

1987年,宿迁和淮安2县改设县级市。

1996年,宿迁市升为地级市,管辖沭阳、泗阳和泗洪;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淮阴市还有5个县:淮阴、涟水、金湖、洪泽和盱眙,淮安市,以及清河和清浦2个区。

2001年2月10日,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仍驻清河区;原县级淮安市改设楚州区,驻淮城镇;原淮阴县改设淮阴区,驻王营镇。 

2012年1月31日楚州区更名为淮安市淮安区。

2016年,淮安市清河区、清浦区合并更名为清江浦区,洪泽县更名为淮安市洪泽区。
至此,淮安市下辖清江浦区、淮阴区、淮安区、洪泽区、涟水县、盱眙县、金湖县。

行政区划/淮安市 行政区淮安市是江苏省省辖市,下辖清江浦区、淮阴区、淮安区、洪泽区、涟水县、盱眙县、金湖县。此外,*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划单列。至2016年末,淮安市拥有17个街道办事处,108个乡镇,其中22个乡、86个镇。

行政区域和人口情况表

街道办事处(个)乡镇(个)年末总人口(万人)土地面积(平方公里)
全 市171082286564.4510072
清江浦区1185373.59420
淮安区26521118.741452
淮阴区2171489.041264
洪泽区36638.591394
涟水县19217113.71676
盱眙县31731480.052497
金湖县111135.711393
淮安市行政区划与人口情况表
民族淮安市有48个民族,是江苏省民族成份最多的市之一。其中,汉族约占总人口的99.7%;47个少数民族人口约1.61万人,以回族人口为最多,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7%。其他少数民族中,千人以上的民族有苗族;百人以上的民族有14个:蒙古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满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傈僳族、傣族、藏族、黎族、朝鲜族等;百人以下的民族有31个:维吾尔族、瑶族、哈萨克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秙族、水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撤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俄罗斯族、邵温克族、德昂族、裕固族、京族、独龙族、鄂伦春族、基诺族。

除回族属早期迁居外,其他少数民族大都是改革开放后婚嫁进来的。

物产资源/淮安市 土地资源淮安市属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陆地总面积892万公顷。全市土地资源类型比较丰富,除了缺少园地中的橡胶园、牧草地中的人工草地、水域中的冰川和永久积雪,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有分布。耕地和水域是主要地类,面积较大。2010年末,全市耕地总资源399747万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69.3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969.54万亩。此外,全市还有可供开发的黄河故道和其他河湖滩地近7万公顷。水域面积31.26万公顷。

全市耕地分为水田、早地、望天田、水浇地和菜地等5类,其中水田比重*,占三分之二。耕地土壤主要为水稻土类、潮土类、砂语黑土类、黄棕壤土类、基性岩土类、石灰岩土类。土壤质量较差,有机质含量低,一般不足0.2%, PH 值7~8之间。由于灌溉条件优良,风调雨顺之年,全市大部分耕地仍可高产稳产。

水域遍布全市各地,除清河区外,各县区水域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均超过19% ,洪泽县高达58%。全市水域分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苇地、滩涂和沟渠。

林地主要分布在盱眙县丘陵地区,牧草地也几乎全部在盱眙县境内。

水资源尽管市名含有祈求淮水安澜的意思,尽管境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从总体上说淮安市是一个水资源较为贫乏的地区。全市水资源具有“人均占用量少,过境水丰富,利用率较低”等特点。

全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21.55亿立方米,人均年占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66毫米,降水总量96.84亿立方米。降水虽较为丰富,但存在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和与上游来水同步等特点,加之平原拦蓄条件差,河湖调蓄能力有限,致使大部分地表径流被白白排放掉。全市过境水资源量较多。过境水主要是利用洪泽湖放水和抽引江水。洪泽湖是淮安市的生命之湖,湖泊水量补给丰沛,且又是一个过水型湖泊,多年平均出湖水量达330亿立方米。全市每年抽引江水而利用的水资源数量约为10亿立方米~20亿立方米,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投人使用,这部分过境水量将大幅增加。

淮安市地下水资源贮量丰富。全市可供开发利用的含水层广泛分布于第四系松散层。平水年全市降水补给潜水的水量为15.08亿立方米,一般干早年为12.83亿立方米,特殊干旱年为8.16亿立方米,潜水调节资源量为8.53亿立方米。全市深层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为5.42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淮安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分布相对集中。能源矿产资源有金湖县、洪泽县的石油和天然气,洪泽县老子山的地热。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有盱眙县的凹凸棒石粘土、玄武岩、白云岩;淮安区、清浦区、淮阴区的岩盐;洪泽县、淮阴区的芒硝等。其中,盱眙县凹凸棒石粘土探明储量2.72亿吨,远景储量达5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65%~70%,占全球总储量的近50%;岩盐资源探明储量1350亿吨(不包括洪泽湖底),居世界首位,且品位高、埋藏浅、品质优,盐层厚度达100米~200米,卤水浓度在300克/立升~320克/立升之间,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淮安拥有华东*无水芒硝矿,已探明芒硝储量达20亿吨。 森林资源淮安市的平原绿化,林业资源总量及产业化水平居全国先进行列,在江苏省排名第三,其中森林覆盖率18.2%,高于全国1.6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7.64个百分点。到2010年底,全市实有林地面积216377公顷,农田林网10444公顷,林网化率95.9%,四旁植树1.1亿株。淮安市的林业资源以人工林为主,兼有天然林,树种资源比较丰富,有木本植物79科,179属410种,其中乔木328种,灌木65种,藤木17种,约有172种人工栽培种。

盱眙县境内西南丘陵山区是淮安市天然次生林分。该县1985年组织的普查显示,共有木本植物234种(含变种),其中栽培种60种,隶属于34科146属,其中裸子植物22种,被子植物212种。分布较广,较具有代表性的大科有:裸子植物的松科3属5种;柏科7属11种;被子植物的蔷薇科12属31种;蝶形花科8属12种;杨柳科2属11种;木樨科7属10种;壳斗科2属6种;榆科4属7种,以及竹亚科4属12种。调查还发现江苏公布新记录的三个树种:漆树、毛叶欧李、迎春花。该次生林全是建国后封育而成。绝大部分在丘陵下部谷地及其侧山腰。这些地方几乎遍布裸露的乱石,藤棘丛生,交通极为不便,形成了天然保护区,因而保留了较为繁多的树种资源和其他植物资源。

全市主要栽培树种有:杨树、泡桐、柳树、水杉、刺槐、马尾松、黑松、板栗、毛竹等;珍稀树种有黄檀、黄连木、野核桃、红脉钓樟、山胡椒、漆树、毛棣、毛叶欧李、迎春花、羽叶泡花树等。

动物资源淮安市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生存,市境内的野生动物种类以鸟类居多。目前,全市野生动物有鸟类321种,经济鱼类83种,爬行动物48种,哺乳动物4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二级保护动物43种。

据1987年鸟类普查统计,全市鸟类资源有125种,隶属15目38科。生态类群有陆禽、游禽、鸣禽、猛禽、攀禽、涉禽。生态分布有森林灌丛环境鸟类、水环境鸟类、农田鸟类、居民点鸟类四大类。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丹顶鹤、白枕鹤、白鹤、黑鹤4种,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小天鹅、虎鼻天鹅、鸳鸯等,三级保护动物有大鸭、灰鹤及分布在全市的猛禽所有种。江苏省重点保护鸟类鸿雁、灰雁、鹤鹑、黑嘴鸥、鹰头杜鹃、回声杜鹃、大杜鹃、戴胜、绿啄木鸟、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喜鹊、大山雀、银喉长尾山雀、灰喜鹊、黑枕黄鹅、画眉等。在1992年—1993年蛇类资源普查中,淮安市发现蛇类资源10种,分属2科5属。其中腹科1种,游蛇科9种,属江苏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即赤链蛇、黑眉锦蛇、棕黑锦蛇、乌梢蛇、腹蛇。兽纲、两栖纲可能分布有貉、猪灌、赤狐、黄鼬、松鼠、东方铃蟾、东方蝾螈、棘胸蛙、黑斑侧褶蛙、金线侧摺蛙及爬行纲龟类,它们都是江苏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果树资源淮安市过渡性、季风性气候特点适宜果树生长,淮安市的果树栽培历史也很悠久,据明清地方志记载,当时民间栽培的果树有桃、杏、梨、李、柰、枣、梅、葡萄、樱桃、石榴、酸枣、沙果、银杏、核桃等14种,其中枣、梨产量可观。经过多年的引进和辛勤培育,如今淮安市的果树资源有9科14属33种。即:蔷薇科(桃属、杏属、梨属、樱桃属、苹果属、梨属)、鼠李科(枣属)、柿树科(柿属)、石榴科(石榴属)、葡萄科(葡萄属)、山毛棒科(栗属)、胡桃科(胡桃属)、银杏科(银杏属)、桑科(榕属)。其中,栽培果树品种资源8科10属22种,砧木及野生资源2科6属11种。

栽培面积较大的有苹果、梨、桃、板栗,成片种植的还有银杏、石榴、草莓、无花果、葡萄,山植、李、杏、柿、枣等为零星种植。

中药资源淮安市的盱眙县由于有丘陵山区,气候适宜,因此全市的中药材资源,特别是野生中药材资源较集中地分布于该县,是淮安市惟一的野生药材天然宝库。该县进行的专项普查显示:全县中药材品种资源579种,其中植物类549种,动物类30种,总蕴藏量2.6万吨,每年收购300多个品种5000多吨,省内名列前茅,有些远销东南亚。其中蜈蚣、灵芝等稀有珍贵,桔梗、金银花、白头翁等独居特色,百部、佩兰、夏枯草、野马追等蕴藏丰富。从品种看野生的占94%,从蕴藏量看野生的占99.5%以上。按照分类,名贵药材有:蜈蚣、白头翁、夏枯草、猫爪草、柴胡、百部等20余种;大宗药材有:野马追、益母草、野菊花、苦参等40余种;引种栽培药材有:杜仲、红花、白芍、生地、银花、太子参等10余种;家种药材有:山药、板兰根、川夸、紫苑、紫苏、薄荷等20余种;家野兼有药材有:桔梗、丹参、芡实、泽兰、佩兰(都梁香草)等10余种;普查新发现的品种有:知母、土栾儿、小叶锦鸡儿、石见穿、透茎冷水花、白棠子、苦树、乌板树共8种。

盱眙蜈蚣早在春秋时即享有盛名,其蕴藏量与收购量均居江苏首位,且以质优量多畅销国内外,被誉为盱眙“山宝”。以野马追为原料制成的野马追糖浆是止咳消喘良药,曾获江苏省科技大会优秀成果奖和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大奖。

洪泽湖/淮安市

位于淮安市境西部的洪泽湖是*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淮河流域*湖泊和**平原型水库,它西纳淮河,南注长江,东通黄海,北连黄河,湖面积1597平方公里(汛期控制水位12.5米),一半以上属淮安市所有。洪泽湖水面开阔,动植物资源尤其是渔业资源丰富,素有日出斗金的“宝湖”和“活鱼库”之称。

鱼类品种丰富

洪泽湖鱼类共有9目16科50属67种(和亚种),其中以鲤科为主,另有鳅科、塘醴科、鱴科等多种名贵鱼类。鲤科共有41种,鳅科鱼类5种,其余各科皆不超过4种。

洪泽湖鱼类在世界淡水鱼类分布中属古北区,在*淡水鱼类分布中属华东区(或江河平原区),其中鲢鱼、鳙鱼、长春鳊、翘嘴红鲌、三角鲂、蒙古红鲌、戴氏红鲌、银飘鱼、青鱼、草鱼、鳡鱼、银鲴等是我国特产的江河平原鱼类。

洪泽湖渔业生产主要捕捞的渔类,依其个体大小和产量的高低大致可分为4类:*类是个体大、数量多,如鲤、鲫、鳊、鲂、草、鲢、鳙、青、赤眼鳟等,其中鲤鱼和鲫鱼占捕捞产量的15%—20%;第二类是个体小、数量多、商品价值高的鱼,如刀跻、银鱼和黄颡等。刀跻产量占捕捞产量的7%—27%。银鱼年产量虽仅有40吨—330吨,占捕捞产量的0.3%—3.0%,但其商品价值高;第三类是经济价值高,目前产量已不多的鱼类,如鳗鲡;第四类是个体小、数量又多的鱼,如鳑鮍、泥鳅、虾虎鱼、麦穗鱼、船钉鱼、棒花鱼和刺鳅等,约占总捕捞量的15%—20%。

洪泽湖还盛产大青虾、克氏原鳌虾、中华绒鳌蟹、龟、鳌等名优水产品,此外,芡实(鸡头)、菱角、莲藕等水生经济植物也随处可见,过去曾有“鸡头菱角半年粮”之说。

鸟类天堂

洪泽湖还是鸟类的天堂。洪泽湖鸟类共有194种,隶属14目40科76属,约占全国鸟类总数的163%。其中候鸟1田种(夏候鸟41种,冬候鸟59种),旅鸟51种,留鸟43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大鸨、丹顶鹤、白鹤、黑鹤;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大天鹅、小天鹅、白额雁、鸳鸯、疣鼻天鹅、白鹭及猛禽等23 种。省级保护的鸟类有鸿雁、灰雁、鹤鹑、黑嘴鸥、鹰头、杜鹃、回声杜鹃、大杜鹃、戴胜、绿啄木鸟、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喜鹊、大山雀、银喉长尾山雀、灰喜鹊、画眉等。列人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有105种,列人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有24种。洪泽湖地区是*乃至全世界大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经济 /淮安市 2011年是淮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8亿元,同比增长13.2%,人均有望超全国;财政总收入突破400亿元、达到407.8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过200亿元、达到204.6亿元,分别增长35.9%、4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增长3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8亿元,增长1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跨越千亿元大关、达到1016.6亿元,增长18.4%。外资到账等主要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淮安市GDP增速均保持在13%以上,平稳中稍有波动。淮安是物产富饶的鱼米之乡。淮安西有洪泽湖,东有盛产鱼虾鳖蟹的高邮湖、白马湖。形成了蔬菜、畜禽、生猪、水产、林木等五大主导产业,是全国闻名的绿色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2011年设施农业、高效渔业面积分别达到112万亩、54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5万亩;三麦、水稻承保面均超过96%,蔬菜大棚承保面积9.7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442个,新创4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1个*龙头企业,农机化综合水平达73%。淮安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全市有各类工业企业近3万家,其中包括淮阴卷烟厂等10户大型企业集团和江苏清印集团等50户重点企业,特别是台资集聚,台湾富士康集团淮安科技城、明基达方电子、台玻集团、康师傅、旺旺、膳魔师等“大个头”台资企业纷纷来淮投资,正在逐渐形成继深圳、东莞、昆山之后的国内第四大台资高地。全市初步形成了以特钢、电子信息和化工新材料三大千亿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同时化工、机械、冶金、纺织、烟草等有一定基础,丰富了整个工业体系。淮安的经济不断发展。

交通/淮安市 综述淮安境内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京沪、宁宿徐、淮盐、淮宿、宁淮等五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新长铁路、宿淮铁路纵贯全境。连淮扬镇铁路、徐宿淮盐铁路两条高铁线已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同时建成投入运营。规划宁淮城际铁路、临淮铁路等,构建京沪高铁二线。淮安涟水机场为一类开放航空口岸,通达国内主要城市,并开通台北直航,近期计划开通韩国、泰国航线。

淮安市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公路、铁路、航空并举的立体化大交通网络,凸显了淮安在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2]

铁路正在建设的连淮扬镇铁路自淮安市东北部沿京沪高速公路西侧引入地区,跨越古黄河后、省道327、海口路、京沪高速公路收费站后,在广州路以北,省道237东侧,设淮安东站(中心里程 CK104+860)作为淮安地区主客站。连镇铁路和徐宿淮盐铁路(远期徐淮与淮宁铁路贯通)按方向别引入新淮安东站,车站按合场布置,连镇铁路中穿,徐宿淮盐铁路半外包。车站连镇线工程设到发线6条(含正线2条),预留徐宿淮盐铁路到发线5条,有效长均为650m;设岛式站台2座(450m×12m×1.25m)、预留2座;站对右设综合维修车间1处。车站预留规划新长线外绕引入条件,在站房对侧预留普速车场位置。

连盐淮铁路是一条区域间城际铁路,将加强淮安、盐城、连云港这三个长三角北部城市之间的区域联系,使淮安更深的融入到沿海大开发中,为淮安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更强的活力。

即将规划建设的还有徐宿淮盐铁路、宁淮城际铁路、临(沂)淮(安)快速铁路,将使淮安接轨省内的南京、扬州、镇江、徐州等城市,同时又多了一条铁路直达上海,使淮安人民的出行又多了一个选择,更加快了长三角同城化的进程。

水运同时境内水运河道纵横交错,京杭大运河贯穿市境南北,同时辅以盐河航道、淮河入海水道、入江水道等航道,使淮安的水运网络通江达海,实现了淮安由传统的“运河经济”向“海河经济”的转变。 航空已建成淮安涟水机场,为国家一类开放航空口岸,可通达上海虹桥、北京、深圳、广州、厦门、三亚、台北、天津、大连、西安、张家界等城市,进一步巩固了淮安的交通枢纽地位。
地铁淮安轨道交通规划由五条淮安轨道交通线路组成,线网总长度约125.5公里。在城区外围有两条都市圈轨道,线路总长度约74公里。
1号线始于嫩江路站,止于创业路站。线路全长15.9公里。
2号线西起柳树湾站,止于月湖站。线路全长25.9公里。
3号线规划为东西向线路,止于南马厂站。线路全长26公里。
4号线西起叶庄站,止于华西路站。线路全长28.8公里。
5号线北起九江路站,止于长阳路站。线路全长28.9公里。
两条都市圈轨道分别为淮安—涟水机场—涟水线(S1)和淮安—洪泽—白马湖线(S2),线路总长度约74公里。S1线南起淮安火车南站,到达涟水县城,线路总长29.5公里。S2线北起1号线终点站创业路站,到达洪泽县城,由盐化工业园区向南敷设支线延伸至白马湖,线路总长44.5公里,其中白马湖支线约16公里。 有轨电车淮安有轨电车工程总投入35亿元,线路西起市体育馆,沿交通路至大运河广场北侧,经和平路至水渡口广场,向南沿翔宇大道、楚州大道至淮安区,全长20.3公里。全线串联起该市商业中心、商务中心、行政中心和文化中心,共设车站23个。淮安市有轨电车2014年已经全面开工,于2015年正式运营。[3] 美食/淮安市 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四大菜系。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许多标志性事件的宴会都是淮扬菜唱主角: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首次盛宴、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大庆宴会、2002年江泽民总书记宴请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等,都是以淮扬菜为主。

淮扬菜系是淮安、扬州、镇江三地风味菜的总称;“淮”是以淮菜为代表,淮扬菜系中又以淮阴、淮安及扬州的菜为代表。淮扬菜系形成于明清,而尤以清时为盛。在明清以前,淮安、扬州都是全国有名的大都市,都有各自的饮食文化传统。而淮菜在隋唐之际便已是驰誉神州的*四大古典菜系之一。明清以后,淮菜和扬菜开始相互渗透、逐渐融合,并糅合南北风味于一炉,从而形成了统一的菜系。  

淮安菜

明清时期,淮扬宴席的发展形成一个高潮。明万历年间《淮安府志》记载:“淮安饮食华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夸视江表。”这“制度”之中,就包括饮宴规格、规矩。清代康熙年间的《淮安府志》中则记载:“涉江以北,宴会珍错之盛,淮安为最。民间或延贵客,陈设方丈,伎乐杂陈,珍氏百味,一筵费数金。”乾隆、嘉庆年间,有关淮扬宴席的记载更多。

西汉辞赋大家枚乘(现江苏淮安人)。他的代表作《七发》中有一段劝楚太子品尝美食的文字,盛赞家乡江淮一带的食馔为“天下之至美”:雏牛之腴,菜以笋蒲。肥狗之和,冒以山肤。楚苗之食,安胡之饭。抟之不解,一啜而散。于是使伊伊煎熬,易牙调和。熊蹯之膈,勺药之酱。薄耆之炙,鲜鲤之脍。秋黄之苏,白露之茹。兰英之酒,酌以涤口。山梁之餐,豢豹之胎。小饭大啜,如汤沃雪。此亦天下之至美也……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一生喜食家乡淮扬菜,时刻关心淮扬菜饮食文化的发展。解放后,周恩来住进中南海西花厅,仍然保持战争年代简朴的饮食习惯:菜肴多是淮扬菜,一般以素菜为主。荤菜原料主要是鱼、肉、虾,鸡吃得很少,据说容易“上火”。曾在周恩来家中执厨的安振常师傅介绍说,周恩来喜欢吃的淮扬菜肴、面点有:平桥豆腐、青菜炒香菇、拌脆鳝(相当于软兜长鱼)、番茄鱼片、鲤鱼萝卜汤、红烧狮子头、芥菜春卷、淮安汤包等。

淮安茶馓淮安茶馓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美食名点,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专家考证,屈原在《楚辞》中写的“粔籹”就是最早的馓子,汉代称“环饼”。淮安茶馓制作始于唐代,盛名远扬于明清,1910年,获得南洋劝业会铜质奖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三等奖,1930年获国际巴拿马赛会金奖。近几年来,淮安区重视加强茶馓名点挖掘和研究,目前,经注册的茶馓生产经营单位多达数十家,初步形成该区独具特色的品牌产业,“淮安茶馓”已作为省、市非遗项目和国际域名注册加以保护。 文物古迹/淮安市 旅游景点

清晏园
钵池山公园
勺湖
吴承恩故居
施耐庵著书处
周恩来故居
韩信钓鱼台
漂母祠
胯下桥
梁红玉祠
镇淮楼
文通塔
周恩来纪念馆
明祖陵
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
*山国家森林公园
八仙台风景区
洪泽湖自然风景
老子山温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恩来故居
洪泽湖大堤
淮安府衙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
明祖陵(盱眙) 

*非物质文化遗产

淮剧
楚州十番锣鼓
淮海戏

文化/淮安市 历史文化

淮安是运河之都,长期是州、郡、府、路的治所,是淮扬菜系的发源地,人文荟萃,名家辈出,历史上几度繁华,因此列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

淮安古城构造独特,东晋祖逖所筑之老城,四面各1600米;北宋时又在老城以北1000米处筑新城,四面各长1000米;明代为防倭寇,又在两城间筑联城(夹城),只有东西两面城墙,各长700米,老城、新城、联城三城并列,气势恢弘,在*古代城池中独树一帜。

老城是三城核心,城墙高十米,有四座城门楼,三座角楼和三座水门。城内街巷纵横,市坊密布,城中央为镇淮楼。 

方言

淮安地处江淮方言区,属于北方方言区与吴越方言区的过渡地带。淮安语音,有“淮平子”之称。南称蛮北称侉,而淮安的语音也就是不蛮不侉的意思,相对较平。淮安内部来说,南部县区方言,具备典型的南方方言特征,入声词汇众多,无卷舌音,外地人尤其是北方人难以听懂,而北部县区,北方方言色彩开始呈现,一些词汇、发音有别于南部县区,并开始出现卷舌音。

戏曲

淮安北部流行粗犷、豪放的淮海戏,而淮安南部则流行较为柔情的淮剧。两个剧种都是“淮”字打头,然而唱腔风格各异,淮海戏与流行于安徽的泗州戏、徐州和鲁南地区的柳琴戏,同属拉魂腔;而淮剧起源于盐城,又名江淮剧,以盐城一带方言为基调,故显得柔情。

建筑

淮河以北的地区多干旱,以土墙草盖四合院为主,多施以红色瓦片;而以南建筑多为U型、L型主房,厢房结构砖瓦房多,并施以青黑瓦片,在淮安古城区,还留存着大量的青砖黛瓦的民居建筑,具有典型南方特征。在婚俗习惯上,在淮河以北的宿迁女孩出嫁通常下午进门,而在淮河以南的市区则保持上午进门的惯例。

文化节日
节日  时间  地点  
*淮扬菜美食文化节  每年9月下旬-10月下旬  淮安  
*洪泽湖渔民大闸蟹节  每年10月  淮安市洪泽县  
荷花艺术节  每年6-8月份  淮安市金湖县  
盱眙村民龙虾节  每年6-7月份  淮安市盱眙县  
教育/淮安市 高等学校淮安市拥有数所高等学校。其中淮阴工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等均位于城南的高教园区(当地俗称“大学城”);淮阴师范学院位于城北淮阴区境内。 高中淮安市拥有7所*示范高中,包括江苏省淮阴中学(前身是江北大学堂,创建于1902年)、江苏省清江中学、江苏省淮州中学、江苏省淮安中学、江苏省盱眙中学、江苏省金湖中学、江苏省涟水中学;江苏省重点中学包括淮安市清浦中学(创建于1952年,曾用名城南民中、东方红中学)、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洪泽县中学、洪泽县第二中学、楚州中学、淮海中学、盱眙县马坝中学、金湖县第二中学、涟水县郑梁梅高级中学等。 小学淮安市的重点小学包括淮安市实验小学(原称长征小学,创办于1908年)、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原称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创办于1959年)、淮安市人民小学(原称人和小学,创办于1940年)等。

2009年,全市共有各类学校986所,在校生97.4万人,教职工6万人。其中:各类成规模幼儿园271所,在园幼儿15.2万人;小学455所,在校生30.6万人;普通中学204所,在校生32.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43所,在校学生11.3万人;普通本科院校2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4所,在校生7.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7所,在校生0.2万人。

淮安名人/淮安市 汉韩信——兴汉三杰、汉代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典故“一饭千金”“胯下之辱”“韩信点兵”“十面埋伏”

枚乘——汉赋家、汉赋的开创者之一,著《七发》
枚皋——汉赋家、枚乘之子,典故“枚速马迟”
臧旻——东汉享有盛誉的政治家、军事家
臧洪——东汉政治家、军事家,臧旻之子 

三国两晋南北朝陈琳——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步骘——政治家、三国吴国丞相
陈骞——政治家、三国魏大司马
陈登——政治家,三国名人、广陵太守
鲍照——南朝文学家,元嘉三大家之一,著《鲍参军集》
鲍令晖——南朝女文学家,鲍照之 唐李珏——晚唐宰相,典故“辕门斩子”
赵嘏——唐代诗人,名篇《长安秋望》
刘采春——唐代女诗人,名篇《望夫曲》
吉中孚——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刘仁赡——五代南唐名将,典故“辕门斩子” 宋李之仪——北宋著名词人,名篇《卜算子》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
廉布——北宋著名山水画家
徐积——北宋文学家、诗人,有宋一代大孝子
卫朴——北宋天文历法学家、数学家,著《奉元历》
刘承规——北宋,制订权衡法
杨介——宋代医学家,著《四时伤寒总病论》
梁红玉——南宋著名抗金女将,四大巾帼英雄
龚开——南宋画家、诗人,作品《中山出游图》、《瘦马图》 元汤垕——艺术鉴赏家,著《画鉴》
潘思诚——元代名医,人称古逸先生 明吴承恩——明代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的作者
王鸣鹤——明代著名军事理论家,著《登坛必究》
沈坤——嘉靖状元,抗倭名士,民间称武状元

瞿佑——小说家,著《剪灯新话》
蔡昂——政治家、礼部尚书
金濂——政治家、户部尚书
丁士美——诗文家,襄校《永乐大典》
叶淇——政治家、户部尚书
仲云鸾——女诗人,著《保世楼集》

清关天培——清朝虎门销烟的爱国名将、民族英雄
王瑶卿——京剧一代宗师、教育家,艺名通天教主
刘鹗——晚清著名小说家、实业家、金石家,清末四大谴责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
阎若璩——朴学大师、清代汉学研究的先导
吴玉搢——朴学家、金石学家
边寿民——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陆立民——著名画家
周采名——著名画家
吴鞠通——著名医学家,《温病条辨》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山阳医派宗师
汪廷珍——清代协办大学士、道光皇帝老师
李宗坊——清代大学士、汪廷珍学生,江浙学政
骆腾凤——著名数学家、著《开方释例》,被誉为“学开方者之金锁钥”
刘金方——晚清名医
潘德舆——文学家
鲁一同——著名文学家,桐城派古文大师、诗人、画家
张养重——著名诗人、被誉为清初诗坛魁首
黄钧宰——晚清文学家
丁晏——清经学家文学家
邱心如——女弹词家,《笔生花》为清代“弹词三大”之一
汪藕裳——女弹词作家,著《子虚记》
程袖芙——女诗人,著《旧红蚕馆诗存》
陈云贞——女诗人,著《寄外书》、《寄外诗》
梁魏今——围棋四大家之首,山阳棋派开创人
杨士骧——晚清名臣、直隶总督、北洋大臣
丁宝铨——晚清名臣、山西巡抚
裴荫森——晚清名臣、船政大臣
秦焕——晚清名臣、广西按察使 近代

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罗振玉——近代著名学者、甲骨学的奠基者之一
李公朴——近代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和民主主义者,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新闻出版家
周作民——近代银行家,金城银行创办人
谈荔孙——近代银行家,大陆银行创办人、太平保险公司的创办人之一
朱虞生——近代银行家,盐业银行创办人
周信芳——*京剧表演艺术家,艺名麒麟童
陈白尘——当代著名戏剧家
滑田友——雕塑艺术家,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谢铁骊——*著名导演
吴强——著名作家,《红日》的作者
顾祝同——国民党军“五虎上将”
安守仁——黄埔军校十五期

现代程莘农——*工程院院士,中医、针灸专家
周泰冲——兽医病毒学家
陈鉴远——*科学院院士,*化学工业界先驱
经福谦——*科学院院士,凝聚态物理
温济泽——新闻学家、新闻教育家、科普作家
黄志千——(1914-1965),原名黄永埙,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著名飞机设计师
李源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组织部长
许嘉璐——副委员长
张贤亮——现代著名作家
邱健——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冠军
郎静山——摄影大师

刘田依--*著名书法大师
谢冰岩——*著名书法家
戚庆隆——*著名书法家
陈士桂——*著名画家
宋长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旅游/淮安市 概述淮安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馆藏文物4万余件,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旅游景区、景点达50多处。

2014年,*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淮安作为大运河申遗的重要节点之一,共有2处遗产区(清口枢纽、漕运总督遗址),河道1段(淮扬运河淮安段)、遗产点5处(清口枢纽、双金闸、清江大闸、洪泽湖大堤、总督漕运公署遗址)被列入。淮安积极开发运河文化旅游,推进里运河文化长廊、世界运河文化旅游区建设,争建“*漕运之城”、“世界运河之都”。

淮安自然景观优美。有烟波浩淼的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水上长城——洪泽湖大堤,有被誉为“江苏九寨沟”的铁山寺自然保护区,有*森林公园盱眙*山,有农业观光好去处金湖万亩荷花荡。

淮安人文景观众多。里运河文化长廊、文通塔、镇淮楼、韩信故里、水下泗州城、明祖陵、吴承恩故居、梁红玉祠、关天培祠、周恩来故里景区、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古淮河生态文化园等一批新的景区景点相继建成对外开放。

2014年末,全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42家。周恩来故里景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另有AAAA级旅游景区10家。省星级乡村旅游点36家;省级自驾游基地4家;省级旅游度假区2家;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家;星级旅游饭店48家,其中五星级旅游饭店1家;旅行社103家,其中四星级旅行社2家,出境社2家;持证导游3795人。

景区公园 

*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盱眙城区北部,得名于米芾所题“*山”,是国家AAAA级景区。*山景色秀美以一山占河山之奇秀,有林、泉、亭、宇之玲珑,融儒、佛、道于一体。不光如此她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早在汉朝,孔子的后裔孔安国为临淮太守时,就在此创立了“崇圣书院”,历朝历代文人墨客都极为推崇,宋元以来,众多的文人墨客、翰林学士、官府政要都慕名而来,留下了大量的碑刻和碑碣其中不乏苏轼、陆游、杨万里、米芾等名家之作。*山题刻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现存建筑包括:大成殿、淮山堂、翠屏堂、春昼亭、玻璃泉亭、明伦堂、摩崖石刻保护廊等。园内的“*山题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公园对面是风景迷人的沿淮风光带。

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占地为70.58平方公里,其中23.73平方公里的次生林海和群山环抱着的9平方公里的纯净的天泉湖,构成了独特的小气候环境。这里繁衍生息着40多种野生动物,170多种鸟类,280多种树木,近千种植物和800多种中草药,其中绝大多数为南北地域边缘物种,是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公园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颇具特色,让人既可以领略独特的大自然风光,使人心旷神怡,又可探求科学的奥密,还可以感受这里历史文化的厚重。

钵池山公园位于市区的东南侧,紧邻翔宇大道,交通、休闲、购物十分便利。公园占地1800余亩,2005年建成,是淮安市目前*综合性公园,也是江苏省第四届园博会会址。

楚秀园是为淮安市一座旅游综合性公园,它位于繁华的东大街南侧,占地面积约48公顷,198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园内自北向南有雷湖、里湖、西湖、南湖四个湖泊,水色秀丽,环境幽雅,又因淮安旧时属楚,故名:楚秀园。

五岛公园位于涟水县城中心,由涟漪湖和五个岛组成,总面积1283亩。其中水面846亩,陆地437亩。涟漪湖形成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的大水灾,当时黄河北岸汤工决口,冲破安东城西门,冲毁县后街,大水过后,在县署北边形成了一个湖,俗称后澳,后改名为涟漪湖,在水中一些倒塌的高大建筑废墟露出水面,便形成小岛,建国前后,通过多次整修,将湖上的五个不规则、不相连的小岛建成了逶迤相连、风景秀美的五岛公园。这五个岛由东向西依次排列,分别为丰乐岛、同乐岛、后主岛、米公岛、夕照岛。

水文景区 

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江苏自驾游基地。景区是一处生态优良、景观优美的生态型园林景区,景区内建有*淮扬菜文化博物馆、*西游记博览馆、*城市化史馆、淮安国际摄影艺术馆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景区将艺术与历史、生态与文化完美融合,是游人领略淮安深厚历史文化以及享受淮扬美食的生态旅游胜地。

洪泽湖,*第四大淡水湖。在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苏北平原中部西侧,淮安、宿迁两市境内,地理位置在北纬33o06′—33o40′,东经118o10′—118o52′之间,为淮河中下游结合部。原为浅水小湖群,古称富陵湖,两汉以后称破釜塘,隋称洪泽浦,唐代始名洪泽湖。1128年以后,黄河南徙经泗水在淮阴以下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东潴水,原来的小湖扩大为洪泽湖。

清晏园位于淮安市区人民南路之西侧,环城路之北侧。是我国治水和漕运史上*保存完好的衙署园林,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保单位,国家水利风景区,有”江淮*园“之称。是苏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古典园林。她揉北方的开阔与南方的玲珑于一处,使游人于玩乐中得到美的享受。

里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最早修凿的河段,介于长江和淮河之间,北接中运河,南接江南运河,长170余公里,流经江苏省淮安市和扬州市,自清江浦至瓜洲古渡入长江。

勺湖因形似一把勺子而得名,如今已辟为勺湖公园,湖滨有一四层佛塔,湖光塔影,引人入胜。勺湖先前有十景,现今已恢复的景点有:“胜境长廊”、“勺湖书院”、“飘然一叶”、“金鲤戏波”、“曲桥钟鸣”等。另外,还有“涧谷流云”、“梅花春晓”、“勺堤垂柳”及“义霞落樱洲”等景点,它们各具特色,美丽而迷人。

金湖荷花荡――荷花最美的地方。地处金湖县东南,美丽高邮湖畔,三面环湖相拥,生态环境优美。总面积1.2万亩,是全球*、品种较全的观荷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盛夏时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观荷、品酒、赏月、茗茶让人感受“酒沽横荡桥头月、茶煮青山庙后泉”的胜境,回味无穷。

景点周恩来故居故居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驸马巷7号。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996年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吴承恩故居,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世界文化名人、《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的打铜巷巷尾。河下地处淮城西北部,背靠里运河。故居为古朴典雅的青砖小院,内有书房等建筑。吴承恩故居以成为著名旅游景点,接待着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

韩信故里位于淮安市淮阴区境内。淮阴因居淮水之南而得名,自秦置县(公元前 221年)至今有2200多年历史,是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上的重要都市之一。淮阴自古名人辈出,素有“入京孔道”之称。李白、杜甫、白居易、刘长卿、苏轼等历代文人墨客在古淮阴留下许多华美的词章。淮阴县治所在地设在淮安区,因此淮安区是古淮阴的代名词,这里古迹甚多,历史上寺庙达81处之多。著名的大军事家韩信就出生于这里。如今淮安的历史遗迹得到很好的修复,深厚的历史文化象陈封千年的美酒,恭候各位嘉宾前来品尝。

古建筑明祖陵位于江苏省盱眙县洪泽湖的西岸,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朱元璋一统天下以后,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在此地建祖陵,追封并重葬其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和高祖朱百六三代帝后,次年在陵前建享殿,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朱棣又建棂星门及围墙。

河下古镇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西北隅,古邗沟入淮处的古末口,曾名北辰镇,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护区之一。这里曾诞生巾帼英雄梁红玉、大文学家吴承恩等历史名人。明清两代这里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有“进士之乡”之称,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淮安府署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坐落在淮安老城淮安区东门大街,总督漕运部院以北。其大堂体量为全国之最,面积超过500平方米。淮安府署是淮安历史地位的象征和见证,其规模宏大。2002年淮安府署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淮安府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淮楼,又称“鼓楼”。坐落在和县城内,县人民政府对面,建于北宋时期,明弘治、嘉靖年间知州陈宪、宋继先均修建。另江苏淮安也有镇淮楼。

清江浦楼坐落在淮安市运河南岸(如右图)。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楼两层,青砖灰瓦,方形。

涟水妙通塔与月塔并称"姐妹塔",始建于宋仁宗天圣元年(1123年),内供妙通法师舍利子、金棺等物,历经元、明、清三朝,1948年毁于国内战争,2001年9月重建,塔身八角形,塔高68.88米,地上7层,地下1层地宫,总建筑面积1719平方米。

文通塔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古城西北隅勺湖公园内,西临运河。原名尊胜塔,始建于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高44米,13层。明崇祯二年(1629年)重修时因其旁有文通寺而改名为文通塔,此后又曾多次重修。1668年(清康熙八年)郯城大地震时,文通塔仅余2层,后来重建时只修了7层。现塔系砖结构,无梁柱,高23米,七层八角,外形为黄身青檐。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月塔,又名石橛塔、法济塔,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唐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2年3月25日,授予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纪念馆*淮扬菜文化博物馆,是*地方性文化博物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博物馆于2009年7月8日开工建设,2009年10月9日建成开馆,是**以菜为主题的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博物馆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布展,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充分展示淮扬菜文化发展、创新、鼎盛过程,让参与者全面了解淮扬菜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

*西游记博览馆位于《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故乡淮安,是“目前”全球*一座综合应用声、光、影像等高科技手段对《西游记》进行全面溯源和演绎的大型文化主题展馆,博物馆于2010年10月16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占地6000平方米,其间有主体纪念馆1000平方米。整个建筑造型别致,气势雄伟。除主体纪念馆外,还有军部礼堂旧址和陈毅、饶漱石、曾山旧居等建筑。在建筑风格上,除主体纪念馆为造型别致的现代建筑外,其余全为当年民居式样的院落和茅草房。建筑之间翠竹掩映、绿树环抱;建筑之外红花绿草,整个建筑群融入在一片秀美的园林中。

周恩来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北门外桃花垠。1992年1月16日落成。邓小平题写馆名,江泽民、李鹏、李先念、杨尚昆等同志为纪念馆题词。周恩来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而建立的一座大型纪念馆,是一座展现周恩来一代伟人风采的巍巍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