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         (认领)

网站类型:安徽政府
运营单位:公司
建站时间:2025-04-21
发布信息数量:不限制
keywords/关键词:
description/描述:*?芜湖”芜湖市政府网站,由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芜湖市政务公开办公室承办,是芜湖市政府在互联网上公开各类政务信息、推行政务公开、提供在线服务、网络问政和招商引资的综合平台。
详细说明
简介/芜湖市

芜湖市,*安徽省省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南岸,青弋江与长江汇合处。下设鸠江区、镜湖区、弋江区、三山区四个市辖区,管辖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无为县四个县。城市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已逾2500年,素有“江东首邑”、“吴楚名区”、“吴头楚尾”之称。“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明代五大手工业区域之一,至清末,芜湖浆染业的全国领先地位一直延续三百年之久;近代为“江南四大米市”之一,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把芜湖辟为通商口岸,成为近代安徽开放先锋。因“长江巨埠、皖之中坚”(孙中山语)名誉华夏,有“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之美誉。芜湖特产有三刀(赵云生剪刀为全国三大名牌剪刀之一)三画(铁画为著名的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四鱼、傻子瓜子、弋江贡篮、无为剔墨纱灯等;小吃有渣肉蒸饭、桂花酒酿、桂花水子、虾籽面、老鸭汤、煮干丝、无为板鸭、百善贡酥等,有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等高校,海螺水泥、海螺型材、奇瑞汽车、三只松鼠、安徽同福集团、安徽溜溜果园集团等企业更是享誉中外。芜湖是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次中心城市,与省会合肥并称为安徽省“双核"城市。为安徽省第二大城市,安徽省三大旅游中心城市之一。亦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重点开放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沪苏浙皖超级经济区成员城市、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城市。

历史上芜湖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颇为发达。南唐时即“楼台森列”,“烟火万家”。南宋以后,特别是到了元朝,芜湖已是一个相当繁荣的市镇,从明代开始,逐渐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商埠。浆染等手工业已闻名遐迩,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就有“织造尚淞江(上海),浆染尚芜湖”之说,形成号称“芜湖巨店”的大型浆染工场。1876年,中英签订的“烟台条约”将芜湖与浙江的温州等四个城市辟为通商口岸,这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在给芜湖民族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并造成畸形发展的同时,也从此打开了芜湖对外开放的大门。1918年芜湖海关进出口货值就达当年全国对外贸易的3.5%,成为长江通商巨埠之一。以芜湖和上海为起迄点的芜申运河,更把芜湖和苏、锡、宁、杭的经济、文化紧密地连在一起。到了清代,芜湖形成了广大的米业市场,与无锡、长沙、九江并称为全国四大米市。芜湖开放通商口岸后,大量西洋商品经过芜湖销往内地,大批外国洋行、公司进入芜湖的同时,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也刺激了芜湖近代工业的发展。安徽省最早的一批民族工业在芜湖建立。1883年芜湖架设了有线电报线路,为全省*使用电报的城市;1897年投产的益新(机磨)米面公司,规模居当时全国同类工厂首位;30年代还曾开通民航,飞上海和武汉两市。步入20世纪后,芜湖工商业发展到百余种,五、六千家,成为安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长江流域经济中心之一。

地理气候/芜湖市 地形地势

芜湖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呈不规则长条状。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山峦叠嶂,湖泊纵横,襟江带河,风光秀丽。地貌类型多样,平原丘陵皆备,河湖水网密布。有“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之美誉。
芜湖是一座滨江山水园林城市,半城山半城水,山体面积占总面积的20.5%,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4.4%。境内有各类湖泊1000多个,青弋江、水阳江、漳河贯穿境内,黑沙湖、龙窝湖、奎湖散布其间。

气候

芜湖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6℃,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年降雨量1200毫米,无霜期每年达219-240天。
芜湖空气质量较好,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报告,芜湖空气质量位居109个重点城市第10位,是一个适宜人居的生态之城。芜湖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有7家4A级景区。

自然资源/芜湖市 植物资源

用材树种:可以作为建筑、桥梁、枕木、矿柱、家具和日用竹木器等良好用材,如麻栎、枫香、榔榆、喜树、乌桕、刺槐、黄檀、臭椿、檫木、黄莲木、樟树以及马尾松、金钱松、杉木、黑松、火距松、湿地松和毛竹等等。
药用植物:常见的药用植物有蕨类植物的贯众、海金沙、瓶尔小草、阴地蕨;草本植物的商陆、虎杖、酸模、石龙苪、回回蒜、明党参、百蕊草、大青、括娄、黄毛耳草、苍耳、杠板归、益母草;木本植物的竹叶椒、木通、杜仲、女贞、六月雪、凹叶厚朴等等,都是药用植物。

动物资源

芜湖市位于长江南岸,动物区系处于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界动物相互渗透的广泛过渡地带内。典型的东洋界种在芜湖市广泛分布,如兽类的华面兔、猪獾、鼬獾、杜鼠,黄胸鼠等;鸟类的白头鸭、画眉、白腰文鸟、鸟鸫、珠颈斑鸠等;爬行类的鳖、石龙子、大头平胸龟等;两栖类的泽蛙和斑腿树蛙等。而古北界的北方刺猬、麝鼩、大仓鼠、黑线姬鼠、貉、灰喜鹊、云雀、红尾伯劳、蝮蛇、大蟾蜍等也有分布。另外,还保存了一些古老而珍稀的种类,如扬子鳄、白鳍豚和白鲟等。
芜湖市水域范围内已知鱼类约有57种,隶于9目20科。还盛产中华绒鳌蟹、虾、鳖、龟等。冬季,长江及其支流、湖泊与池塘中,有数量可观的各种海鸥、雁鸭类、鹬类越冬;夏季稻田广布着秧鸡、水雉、骨顶鸡、苇和各种鹭类。兽类,以小型啮齿占*优势,其次是中、小型食肉兽,大型草食性兽类,如小麂、獐等,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市区周围已很少见到。  

历史沿革/芜湖市 名称由来

芜湖市最早的故址名鸠兹,在今市东南约四十里的水阳江南岸。《左传》:“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0)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此处记叙的衡山是当涂县东北面的横山。而鸠兹城址则位于水阳江南岸一带侵蚀残丘向北延伸的尽头。由此往西地势低平,多为湖塘沼泽地区,因湖沼草丛,鸠鸟云集,而得名鸠兹,又称“勾兹”、“皋兹”、“祝兹”等。在鸠兹附近有一长形湖泊因“蓄水不深而生芜藻”,故得名芜湖。此段水阳江当时称为中江,西连长江,东通太湖,为一条重要的东西交通水道。鸠兹是控制中江的一个渡口,位置相当重要。公元前109年即汉武帝元封二年,鸠兹已设县,易名芜湖,此乃早期的芜湖城。

历史变迁芜湖设县以后经两汉时期的发展,到三国时因战争频繁,芜湖地位日显重要。吴国地处江东,以长江为天险与曹魏对峙。但其主要城镇距长江较远,为了适应军事上的需要,黄武二年(223)孙权将芜湖县治由鸠兹西迁到青弋江口不远的今城东南隅的鸡毛山一带的高地上(古鸠兹旧治再未复用),成为今日芜湖市最老的城区。东晋时期,芜湖已成为临江重镇。公元324年,大将王敦在鸡毛山屯兵筑城驻守,故有“王敦城”之称。东晋安帝义熙九年(413),省芜湖入襄垣县,芜湖县级行政建置被撤销。隋唐时期,芜湖皆为当涂县属镇。五代十国时南唐升元(937-943)年间复置芜湖县。从此芜湖作为县一级行政建置直至1949年。
两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为促使农业的发展,大兴筑圩,大片湖沼变成良田。在芜湖地区修筑了政和圩、行春圩、陶辛圩和万春圩等。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城区也迅速扩大,芜湖成为当时沿江的一座名城。约在十一世纪初,芜湖筑城垣即宋城。今北门外高城板,东门外鼓楼岗等皆为宋城遗址。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金兵不断南侵,芜湖城遭兵焚毁成废墟。淳熙七年(1180)又筑城,但已不如以前繁荣。元初芜湖县城又行恢复,人口曾达五万人左右,但在元末又遭兵火毁坏。明代芜湖的经济又逐步恢复发展起来,各地商人和工匠纷至经营各业,以染浆业和炼钢业尤为发达,南北货物汇集。明万历三年(1575)芜湖再次筑城,大部分与宋城重合。清代200多年间(1876年以前),芜湖商业同手工业不断发展,成为新兴的工商业城市,沿青弋江到江口形成商业中心地带,号称“十里长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芜湖因交通位置和经济条件重要而成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据点之一。光绪二年(1876)中英烟台条约将芜湖列为通商口岸之一。次年英国在范罗山建立了领事行署,划定沿江滩地为租界。接着美、俄、法、日等帝国主义相继侵入,又于1902年将南起陶沟,北至弋矶山,东至普潼山,西至长江岸边的46.5公顷土地划为公共租界。从此大量洋货涌进芜湖市场,既严重摧残了传统的民族工业,又刺激了商业的畸形发展,同时大量粮食、农副产品及矿产原料被廉价掠夺运走。他们在租界内修马路,建码头、仓库、堆栈、楼房,开办教堂、医院、学校等,使芜湖市区由青弋江两岸一带向西北沿长江右岸发展,扩大了市区范围。
开埠通商以后,由于地理、经济条件和李鸿章为代表的官僚买办采取政治手段等,使米商云集芜湖开设米号,米市中心遂由镇江迁来芜湖,并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每年“经芜湖输出之米粮数五六百万石至一千万石”,有“堆则如山,销则如江”之说。同时官僚买办资本及民族资本开办了“裕中纱厂”、“明远电厂”、“益新面粉厂”等新式工厂及其它一些小工厂,后因帝国主义侵略、压榨加剧等原因大都被迫停办、倒闭。由于经济的畸形发展,老城区与外国租界之间的大片空地辟为新的街道,使市区进一步扩大。人口由1745年的1万多人增加到1915年的10万多人。1949年4月芜湖市获得解放。几十年来在*共产党的领导及全市人民的努力下,芜湖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性的畸形发展的消费性城市,改造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城市。 交通/芜湖市 航空

航空交通上,芜湖主要靠的是58公里外的南京禄口机场,二者之间仅为1小时的车程,有205国道和高速公路通。

铁路

芜湖境内有芜宁、芜铜、皖赣、淮南、宣杭五条铁路干线交汇联接,向外可通达全国各地的火车站,而芜湖公路铁路两用长江大桥的建成更是使长江南北的交通快捷方便。芜湖火车站位于芜湖市中心,公交4、10、15、19、31、38路均可到达。

公路

芜湖的公路交通网日臻完善,205国道(河北秦皇岛--广东广州)、318国道(上海--西藏樟木)穿境而过,芜湖至宣城、芜湖至合肥、芜湖至马鞍山、芜湖至南京等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另外还有一批规划中的高速公路或已开工建设或即将开工建设。

市内交通

芜湖市内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公交车和出租车,各类出租车的起步价均为5元,2.5千米后为1.2元/千米,可免费等候5分钟,超过5分钟后按0.24元/分钟计价,超过10千米后,每公里加收50%的空驶费,即1.8元/千米。

住宿/芜湖市 芜湖市共有13家涉外宾馆,其中星级宾馆11家,还有星罗棋布的其它高级宾馆饭店,为客人们提供理想的住宿服务。
宾馆推荐:
凯生大酒店
凯生大酒店位于繁华的步行街口,北依镜湖,东临和平广场,南近著名的长街批发市场。酒店按照国际三星级标准建造,别具一格的装修风格,使人倍感舒适、温馨。酒店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奥顿酒店
奥顿酒店是芜湖*港澳酒店管理模式的三星级商务度假酒店,位于芜湖市中心北京路与九华中路交汇处,距火车站、汽车站、港口均只有10分钟左右路程;西邻全国十大商业街之一“芜湖中山路步行街”、鸠兹广场;北面彰显皖风徽韵的赭山公园、九华广场,地理位置极其优越,交通便捷。集住宿、餐饮、商务、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商务酒店。
芜湖明远宾馆
芜湖明远宾馆是芜湖电力实业总公司按国家二星级旅游涉外饭店标准兴建的商务旅游型宾馆,其地处中山路步行街北入口,风景秀丽的镜湖公园和市中心广场。 特产与购物/芜湖市

芜湖的小吃闻名已久,凤凰美食街的开幕更是让芜湖小吃的美名远播到了大洋彼岸。全长666米的凤凰美食街由一条废弃的铁路改造而成,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芜湖本邦菜,还能吃到全国知名的其他菜系,如巴将军的火锅、毛家菜馆和洞庭人家的湘菜、绿柳居的素菜、巴道鱼、杭邦菜等。芜湖本地的一些传统老字号也在美食街上落了户,“耿福兴”、“四季春”、“马义兴”、“同庆楼”纷纷在美食街上开起了分店,虾子面、酥烧饼、鱼丝饼、小笼汤包、牛肉锅贴这些小吃成了备受欢迎的美味佳肴。凤凰美食街上的美食是要品尝的,而隐藏在各条弄巷里的小吃也不能错过,北门的三姐妹牛肉面、新华书店崴子炒饭、劳动路上的老鸭汤、国货路的凉粉、解放路旱桥的大肉面、双桐巷口的炒鱿鱼、新芜路的炒面皮、东门街的斩鸭子……都是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的美味佳肴。

芜湖襟江带水,土地肥沃,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四大米市(芜湖、长沙、无锡、九江)之一,稻米、棉花、油料、丹皮、刀鱼、鲥鱼、螃蟹是芜湖丰富的物产资源代表。另外,芜湖还被誉为“瓜子城”,最有名的“傻子”瓜子就备受人们喜爱,颗粒饱满、味美香浓,令人久食不厌;还有创制于清代的芜湖铁画神。芜湖中山路步行街是全国三大部步行街之一(另两条是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全场960米,宽30-40米,与镜湖风景区、鸠鹚广场融为一体,具有旅游、休闲、购物、餐饮等多种功能,2005年年底,来自美国的世界*零售商——沃尔玛购物广场也进驻了中山北路,从而让在芜湖旅游的游客又多了一个选择。

芜湖腐乳
产地:芜湖
工艺:将豆腐切成小块,发酵成霉豆腐,待霉菌绒毛长到2、3厘米长时可将霉豆腐装入坛中,再倒入适量配好的盐水和各种辅料就可以封坛了,盐水比例以每100毫升水加食盐20克为宜,加入的辅料不同,制成的腐乳也具有不同的风味;封坛数月之后,待菌毛融去之后,辅料的香味渗入到坯块中时,鲜香美味的腐乳就制成了。
特点:芜湖腐乳切块整齐,色泽鲜艳,品种多样,有红方、青方、糟方之分,具有咸、甜、酸、辣、麻、香等多种不同风味,回味悠长。佳品:桂花腐乳、芝麻腐乳、多味腐乳。
芜湖瓜子
产地:1981年由年广九首创于有“瓜子城”美称的芜湖
特点:傻子瓜子种类繁多,有西瓜子、白瓜子、葵花子等多个品种,制作工艺也因季节而不同,口味更是融大江南北众家之所长。傻子瓜子个个颗粒饱满,易嗑耐嚼,味美香浓,久食不厌。 经济发展/芜湖市

2006年零售额38.40亿元,增长15.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23.32亿元,增长16.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5.58亿元,增长17.4%;其他行业零售额0.83亿元。

对外贸易,2006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8.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1%。其中,进口总额2.22亿美元,增长29.0%;出口总额6.48亿美元,增长40.1%。从出口产品类别看,机电产品出口额4.5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9.4%。从出口产品地区看,对亚洲出口2.67亿美元,对欧洲出口2.22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1.2%和34.3%。

旅游,2006年全年接待国内外各类游客354.03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游客351.18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86亿元,其中旅游创汇收入8538万美元。年末共有旅行社38家;星级宾馆17家,其中三星级及以上8家;2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12处,其中4A级3处。

招商引资,2006年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8家。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9%。实际利用内资金额186.7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引进了台达电子、沃特新材料和宝成鞋业3个投资逾亿美元的外资项目,有美国江森自控公司、德尔福沙基诺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芜湖,来芜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已达27家;引进亿元以上内资项目40个。园区建设。全年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和县区各类特色经济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09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9.78亿元;实际利用内资96.9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63亿美元;区内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84.30亿元,比上年增长42.4%。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6.7亿元;实际利用内资45.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4亿美元;区内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26.0亿元,比上年增长41.8%。

农业生产,2006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6698公顷,比上年增加960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3074公顷,减少2312公顷;棉花种植面积6886公顷,增加645公顷。全年粮食产量80.04万吨,比上年增产4.7%,为历史*产量;油料产量9.61万吨,减产1.9%;棉花产量8421吨,增产30.0%;蔬菜产量47.84万吨,减产10.1%。全年造林面积2413公顷,其中,防护林面积333公顷,退耕还林面积893公顷。全年肉类产量7.31万吨,比上年下降9.9%;水产品产量9.70万吨,比上年增长7.5%。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7.97万千瓦。农用拖拉机2.48万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5.59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7.01千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6.56万吨,农村用电量3.94亿千瓦小时。年内,万亩以上圩口达标工程,完成全部填塘固基和部分危险堤防的除险加固;“村村通”工程,建成水泥路650公里,繁昌县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目标。

文化/芜湖市 这些年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显然加快,外面的应酬已让人疲惫不堪,昔日的朋友,可以“无事不登宝殿”了;而对面的邻居,也只好“保持相互陌生”。甚至对门二十年,不知姓名的也不希罕。现在人们的时间观,与二十年前相比毕竟大相径庭。其实在我看来,“工作节奏”只是“老死不相往来”的表面原因之一,而社会发展的“加速化”、社会阶层的“多级化”、生活兴奋点的“多元化”,恐怕是其中更为本质更加重要的原因。依稀记得,八十年代前后市民们仍热衷于串门,尤其是三俩朋友相聚,话题正酣之时,自当小酒怡情,“虽无丝竹管弦之声,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何其惬意,与酒桌上的高朋满座、高谈阔论、借酒使性、牛皮哄哄的率真面具毕竟有所不同。随着电话的普及,和接踵而来的信息爆炸时代,特别是手机款式、功能的花样翻新,人们简直有点应接不暇了。在吉和街做生意的吴先生告诉记者,他几乎每天都要与远在常熟的厂家互通信息,掌握服装行业动态和*流行款式,将质优价廉的商品带到芜湖,适应门面经营需要。“那时在一天内就可在信息的作用下,赚取近千元的差价。”指尖串门——传递现代生活
进入二十一世纪,虚拟社区悄然兴起,“指尖串门”开始流行。虚拟社区的兴起,弥补了邻里沟通不足之憾。业主们团购、拼车、互助、维权,使邻居间的感情更进一步,有助于健康、和谐社会的形成。比如网站的热线栏目,就办得特火爆。其包罗万象的内容、互动真诚的沟通,对话参与者的隐身功能、发表话题者的无拘无束、腔调习惯的五花八门以及方便快捷的回应答复,均让人充分感受到一种人本的、和谐的、亲民的“形象”。这种网络聊天“结构”,为百姓提供了一个说话的舞台,使大家得以站在同一个层面,以隐匿或公开的身份,对城市建设、道路交通、供电供水、情感婚姻、小区物业等问题评头品足。 文化节日广济寺庙会
时间:每年农历七月三十(农历七月三十为地藏菩萨诞辰日,月小为廿九)
地点:广济寺
主要内容:民间传统习俗,四方信徒、香客云集进香朝拜,民间艺人献艺,寺庙举行隆重仪式,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守地藏肉身塔,历时七天

凤凰美食节
时间:每年10-11月间
地点:凤凰美食街
主要内容:风味小吃展、文化论坛、民族音乐会,已成功举办九届,现正在举办第十届美食节

官陡庙会
时间:每年正月十五
地点:官陡门街道
主要内容:明清以来一直传承至今,舞长龙、耍狮子、跑旱船、敲腰鼓、折子戏 重大活动2001年04月28日-2001年05月03日 2001*(芜湖)国际茶业博览交易会
2005年05月13日-2005年05月15日 2005第四届*(芜湖)国际茶叶博览交易会
2005年12月10日-2005年12月12日 2005第六届*(芜湖)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交易会
2006年06月02日-2006年06月05日 2006第二届*(芜湖)汽车博览会
2006年09月22日-2006年09月24日 2006第二届*(芜湖)国际医药及医疗器械博览交易会
2006年10月01日-2006年10月08日 2006*(芜湖)首届奇石博览会
2006年11月18日-2006年11月20日 2006*(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
2006年12月08日-2006年12月10日 2006首届*(芜湖)机械装备制造业博览会
2006年12月22日-2006年12月24日 2006*(芜湖)青少年文化体育产品博览会
2007年05月31日-2007年06月02日 2007*(芜湖)国际口腔设备材料博览会
2007年05月31日-2007年06月02日 2007*(芜湖)医院采购招标博览交易会
2007年10月19日-2007年10月22日 2007第七届*(芜湖)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
2007年11月18日-2007年11月20日 2007第二届*(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
2008年10月26日-2008年11月02日 2008*(芜湖)名优农产品博览交易会
2008年12月12日-2008年12月14日 2008第三届*(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会
2009年04月15日-2009年04月18日 2009*医疗器械长江沿岸(芜湖)博览会
2009年04月15日-2009年04月18日 2009*机械工业沿江(芜湖)博览会
2009年05月15日-2009年05月18日 2009第五届*(芜湖)国际城市建设及建筑装饰材料博览会
2009年05月29日-2009年05月31日 2009第五届*(芜湖)汽车博览会
2009年07月24日-2009年07月26日 2009第八届*(芜湖)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
2009年10月23日-2009年10月26日 2009第二届*(芜湖)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
2009年11月13日-2009年11月15日 2009第三届*(芜湖)装备制造业博览会
2010年05月07日-2010年05月09日 2010第五届*(芜湖)国际茶叶博览会
2010年05月21日-2010年05月23日 2010第六届*(芜湖)汽车博览会
2010年06月04日-2010年06月06日 2010第四届*(芜湖)国际医药及医疗器械博览交易会
2010年09月28日-2010年09月30日 2010首届*(芜湖)中小企业创业博览会
2010年11月12日-2010年11月14日 2010第四届*(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
2010年11月26日-2010年11月28日 2010*(芜湖)国际电力装备博览交易会
2010年12月25日-2010年12月27日 2010首届*(芜湖)名酒博览交易会
2011年01月14日-2011年01月23日 2011*(芜湖)迎春食品博览会暨采购交易会
2011年05月20日-2011年05月22日 2011第七届*(芜湖)汽车博览会
2011年06月04日-2011年06月06日 2011第七届*(芜湖)国际城市建设暨家居博览会
2011年06月16日-2011年06月18日 2011首届*(芜湖)国际大米产业博览会
2011年09月23日-2011年09月27日 2011第三届*(芜湖)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
2011年10月20日-2011年10月22日 2011第五届*(芜湖)机电产品博览会
2011年10月28日-2011年10月30日 2011首届*(芜湖)休闲文化暨休闲服装博览交易会
城市建设/芜湖市 城市绿化覆盖2006年末面积达到37.75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0.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56平方米。环境保护。2006年末,拥有国家三级及以上环境监测站4个,其中二级站1个;烟尘控制区14个,控制面积145.77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13个,面积69.78平方公里。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Ⅱ类标准。长江和青弋江干流芜湖段水质 分别以Ⅱ类和Ⅲ类水质为主。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9.6%,工业废气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为98.7%,烟尘排放达标率为97.6%。城市建设。2006年末,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16.61平方公里。全市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1330公里,车辆955辆;拥有出租车3130辆,其中市区2530辆。城市日供水综合能力76.37万吨。城市天然气利用二期 工程和三县天然气利用工程投入使用;朱家桥 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全年管道燃气供气总量7846万立方米,用气人口35.73万人;液化气家庭用量3.76万吨,用气人口76.05万人,城市气化率95.4%。全年居民用电量5.56亿千瓦时。年末, 城市绿化 覆盖面积达到37.75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0.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56平方米。2006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8.48亿元,比上年增长8.9%。交通运输。全年公路客运量4230万人,比上年增长11.8%;公路货运量3283万吨,增长15.4%。铁路客运量286万人,铁路货运量174.7万吨。水路货运量8306万吨。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3934万吨,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04万吨,增长42.6%;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0万标准箱,增长56.1%。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4.98万辆,比上年增长19.8%,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2.38万辆,增长25.7%。年末民用船舶3241艘。全市公路里程476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4054公里。在等级公路中, 高速公路77公里,一级公路28公里,二级公路360公里。邮电 业。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9.07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49亿元,增长12.0%;电信业务总量17.59亿元,增长22.1%。全年发送信函500.5万件。年末 电话交换机 容量184.53万门,增加10.77万门;本地固定电话用户85.12万户,新增7.64万户;移动电话78.46万户,新增0.98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37部/百人。年末 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3.02万户,其中宽带用户9.11万户。 教育/芜湖市

2015年末,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0所,专任教师0.67万人,在校学生16.29万人,招生5.12万人,毕业生4.60万人;普通中学205所,专任教师1.27万人,在校学生15.2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0所,在校学生5.03万人;小学313所,专任教师1.18万人,在校学生18.73万人;幼儿园476所,在园儿童8.7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

本科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专科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
著名中学
芜湖一中安师大附中芜湖十二中
繁昌一中芜湖二中安师大附外
芜湖三中无为中学南陵中学
芜湖县一中芜湖市第三十三中学无为一中
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芜湖市城南实验中学

注:表中数据截止2015年

体育卫生/芜湖市 体育

2010年,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我市运动员共获得奖牌205枚,其中金牌94枚。向省级及以上专业队和体育院校输送运动员58人。举办市级全民健身活动30次,参加活动人员达10万人次。全年共销售体育*1.14亿元。我市运动健儿获得广州亚运会2块金牌1块铜牌。我市运动员在安徽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上获得总分3799分,其中金牌90枚、银牌46枚、铜牌56枚,实现金牌数和总分历史双突破,总分位居全省第二。承办了第十五届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教育总决赛、首届全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
芜湖曾举办过2009年*足球甲级联赛开幕式以及2011年东芝*足协杯杯赛。

卫生2010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460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94个,疾病控制中心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92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0838张,其中医院、卫生院9994张。有卫生技术人员1246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生5024人,注册护士5140人。弋矶山医院、市二院、市四院门诊住院楼投入使用,新增病床1525张。市中医院门诊、医技、住院楼主体封顶。实施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开展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组建了市三大医疗集团。2011年10月,芜湖市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市属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
芜湖的医疗机构:芜湖市*人民医院、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芜湖市第三人民医院、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芜湖市中医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芜湖市妇幼保健院、芜湖市红十字医院、芜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芜湖市红十字急救中心、宣城地区人民医院(其中弋矶山医院、市二院和中医院为三甲医院)。
建置沿革/芜湖市 春秋时,名鸠兹,属吴国
战国时,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灭吴,属越国,名鸠兹。周显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楚灭越,属楚 国,名鸠兹。秦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芜湖属鄣郡,仍名鸠兹。西汉时,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改鄣郡为丹阳郡,领17县,芜湖为其中之一,芜湖县名始于此。东汉沿袭之三国时,吴黄武二年(223),芜湖县城由鸠兹迁至今市区东南鸡毛山一带,仍属丹阳郡。西晋时,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分丹阳郡置宣城郡(驻宛陵)。移丹阳郡治于建业(今南京)。芜湖仍属丹阳郡。东晋时,为安置中原南渡的百姓,在沿江一带侨置郡州县。成帝咸和四年(329),芜湖县属丹阳郡,侨立豫州于芜湖;哀帝兴宁元年(363),芜湖属宣城郡(郡址移驻芜湖);孝武帝宁康二年(374)芜湖仍属宣城郡,并侨立上党郡。孝武帝太元年间(376-396)侨郡为县,省阳毂(今繁昌)入芜湖县,后又省芜湖县入襄垣县。自此芜湖县置被撤销,襄垣、上党两县均属淮南侨郡。东晋咸和初年侨置淮南郡于丹阳的于湖(今当涂县南19公里处)。南北朝时,刘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并上党县入襄垣县,属淮南郡;孝武帝大明六年(462)并淮南郡入宣城郡(郡址移驻于湖),襄垣县属宣城郡。大明八年(464)复立淮南县属南豫州,襄垣属之。明帝泰始三年(467)属扬州淮南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撤销丹阳、淮南二郡,置蒋州驻石头城(今南京),并襄垣等县入当涂县,县治迁驻姑熟(今当涂县城),原芜湖(城)降为当涂县属镇。唐时,将全国分为十道后又改分为十五道,芜湖一直为当涂县的一个镇,只是属道州有变动。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属江南道宣州;玄宗开元廿一年(733)属江南西道宣州。肃宗乾元元年(758)属江南东道升州。上元二年 (761)属江南西道宣州;德宗贞元三年(787)属江南东道宣州。五代时,南唐李弁升元年间(937-943)复置芜湖县属江宁府,自此以后到民国,芜湖县置未断。
宋时,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平江南,芜湖属宣州。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升南平军为太平州,芜湖属江南路(后为江南东路)太平州。元时,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升太平州为太平路,芜湖属江浙行中书省太平路;惠宗至正十五年(1335)改太平路为府,芜湖属太平府。明时,明洪武元年(1368)建都金陵,芜湖属中书省太平府;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芜湖直属六部太平府;永乐十八年(1420)改京师为南京,芜湖属南直隶太平府。清时,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定江南,改南京为江南省,芜湖属江南布政使司太平府;顺治十八年(1661),芜湖属江南省左布政使司太平府;康熙六年(1667)改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从此安徽省正式成立,芜湖属安徽省太平府。太平天国年间(1857-1864)府、县属浙江省兼辖,后属安徽省徽宁池太广道。民国时,民国元年(1912)废府、州、厅而存县、道,芜湖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至十七年(1914-1928)设芜湖道(驻芜湖),辖皖南地区二十三县,芜湖为首县甲等;民国二十一年(1932)芜湖县属安徽省第二专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日军侵占芜湖,撤销第二专区,改属第五专区,同年10月25日又改属第九专区;民国三十年(1941)8月,属第六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9月,抗战胜利后属安徽省皖南行署,并为第六专区驻地。1949年4月24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三十军八十八师解放芜湖。4月27日成立芜湖军事管制委员会,直属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 1949年5月10日 ,成立芜湖市人民政府。从此芜湖市、县分置。5月13日设皖南行署驻芜湖市,辖芜当、池州、宣城三专区,芜湖市直属皖南行署。芜湖县属皖南行署芜当专区。1950年撤销芜当专区,芜湖县直属皖南行署。 1952年2月4日 ,芜湖县改属皖南行署芜湖专区。 1952年8月27日 ,撤销皖南、皖北行署,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芜湖市直属安徽省。芜湖县乃属芜湖专区,芜湖专区及芜湖县均驻芜湖市。 

1958年2月27日,和县裕溪口镇划入芜湖市。6月21日芜湖市改属芜湖专区领导,同年11月27日专区和市合并,以芜湖专区名义出现,直属安徽省。1959年3月12日并芜湖县入芜湖市。1960年1月14日专区和市分开设置,市属省和专区双重领导。1961年4月26日,芜湖市直属安徽省。同年12月5日复置芜湖县,属芜湖专区,专区与县仍驻芜湖市。1965年7月19日又划芜湖市归属芜湖专区。1971年3月芜湖县迁驻湾址镇。同年3月29日芜湖专区改名为芜湖地区,芜湖市、芜湖县同属芜湖地区。1973年2月25日芜湖市直属安徽省。1980年1月29日,芜1983年7月1日,当涂县的大桥公社划入芜湖市。同时将原属宣城地区的繁昌、南陵、青阳三县及九华山管理处划归芜湖市管辖 。

行政区划/芜湖市
县区面积人口邮编政府驻地
镜湖区16.255.5340202北京路街道
弋江区232 32.8241002利民路街道
鸠江区820 61 241000 官陡街道 
三山区 319.8 15 241080 三山街道 
芜湖县 670 29.9 241100 湾沚镇 
繁昌县 59026.8 241200 繁阳镇 
南陵县 1263.7 55.05 241300 籍山镇 
无为县 2206 103.3 238300 无城镇[3]  

截至2011年末,芜湖市辖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 、三山区4个市辖区,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无为县4个县,共有31个街道、40个镇、4个乡,拥有2个*开发区,11个省级开发区。市人民政府驻芜湖市鸠江区政通路66号。

人口民族/芜湖市 人口

 芜湖 2015年末,芜湖市常住人口365.4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3.7万人,增长1.02%,增幅比上年提高了0.44个百分点,人口总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人口增速有所加快。
分县区看,镜湖区常住人口55.5万人,弋江区32.8万人,鸠江区(含经开区和江北集中区)61.0万人,三山区(含大桥开发区)15.0万人,无为县103.3万人,芜湖县29.9万人,繁昌县26.8万人,南陵县41.1万人。
记者从市住建委了解到,作为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我市坚持产城融合、城乡统筹,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按照“十二五”新型城镇化工程蓝图,我市将着力打造芜湖1个主城,建设江南城区、龙湖新城和江北新城3个主城区,大力发展无城、湾沚、繁阳和籍山4个副城,加快建设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产业新城等12个产业新城,重点建设高沟等7个新市镇,全面实施千村综合整治,最终形成城市组团发展的新格局。

民族

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除汉族外的少数民族人口1310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37%。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下同),少数民族人口增加964人,增长7.67%,比全市总人口增长水平高5.50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74%,比总人口高0.52个百分比;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0.02个百分点。

2010年,全市共有47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口最多,为6152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46.96%;其他人口在5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5个,依次为:苗族(2099人,占16.02%)、壮族(1055人,8.05%)、彝族(744人,占5.68%)、土家族(575人,占4.39%)、满族(521人,占3.98%)。其他41个少数民族共有1954人,占14.92%,分别是:布依族(438人)、蒙古族(264人)、侗族(226人)、瑶族(126人)、藏族(92人)、黎族(83人)、傣族(80人)、哈尼族(77人)、朝鲜族(75人)、畲族(57人)、维吾尔族(52人)、佤族(50人)、仡佬族(48人)、傈僳族(46人)、土族(29人)、白族(28人)、高山族(23人)、水族(17人)、纳西族(17人)、拉祜族(14人)、哈萨克族(13人)、景颇族(11人)、羌族(10人)、京族(10人)、布朗族(9人)、锡伯族(7人)、仫佬族(6人)、怒族(6人)、毛南族(5人)、赫哲族(4人)、普米族(3人)、俄罗斯族(3人)、德昂族(3人)、东乡族(2人)、阿昌族(2人)、鄂温克族(2人)、撒拉族(1人)、塔塔尔族(1人)、独龙族(1人)、鄂伦春族(1人)和基诺族(1人)。[1]

芜湖十景/芜湖市

1、塔晴岚赭

色双峰拥古塔,宛如玛瑙饰奇葩。临轩听雨数滴翠,登阁望晴歌缀嘉。
深水浅溪腾瑞气,繁花秀木吐丹霞。泠然钟鼓声声远,归又魂牵小九华。
“赭塔晴岗”系古“芜湖作景”之首,久负盛名。赭塔坐落在赭山公园的“九华行官”后院,始建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系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依山拥寺,气势雄伟;四周茂林修竹,芳草萋萋,“每当雨后,岚光飘缈”,景致分外绮丽。雨后斜阳,登临远眺,领略古人“大江烟外动,春鸟渚边鸣”的诗情画意;尽览江城广厦栉比,大道纵横,山水环绕,花树繁茂的一派生机勃勃的现代都市风光,令人如入画中。

2、镜湖细柳
步月观岚已出神,满堤烟柳更迷人。游丝袅袅齐摇浪,飘絮盈盈竞逐尘。山欲飞来同入画,客当归去复回身。镜湖本是梳妆镜,装扮江南*春。镜湖细柳”系古“芜湖八景”之一,处于市中心,历来“为邑中风景*处”。镜湖是开放式风景区,亭台楼阁相望,曲桥长廊互通;细柳掩映下,芜湖籍文化名人萧云从塑像、阿英、洪?藏书室、王步文纪念亭等点缀其间;各式现代化建筑群环湖矗立,使“镜湖细柳”这一著名历史景观又平添浓郁的都市情调,现代风光。

3、赤铸青锋
沉沉雾霭笼逶迤,赤水赤山拥赤旗。一柄青锋平地起,万丛翠柏接天齐。
神如隐约风流画,雄似巍峨铁铸诗。北望群山迷乱势,而今更喜雨逢时
赤铸山们于市东北郊,与神山、火炉山、马鞍山连绵一体,因“山势逶迤”、“曲径幽邃“,为近郊之胜境。赤铸山充满历史古韵,极富传奇色彩。相传春秋时干将在此设炉造剑,三年成雌雄,其剑青光闪烁,锋利无比。至今山上仍存“淬剑池”、“砥剑石”、“铁门槛”等遗迹,“淬剑池”位于山巅,池不大,水不深,但终年不枯,水清鉴人,颇为神奇。

4、玩鞭春色
满亭春色百花开,临水登高敞醉怀。尚忆强臣惊梦起,尤闻飞骑落荒来。
愚军玩宝徒劳乐,明帝遗鞭幸免灾。纵有宝鞭无老妪,争留今日此亭台
玩鞭春色”系古“芜湖八景”之一,千百年来以其动人的历史典故为世人所传颂。玩鞭亭始建于北宋元丰七年(1085年),后毁;明代重建,清代重修,又废;现亭于1984年新建于市北郊汀棠公园内。亭高10米,二层,八角八柱,金碧辉煌。亭内绘有晋明帝遗鞭脱身的壁画四幅,栩栩如生。汀棠公园系全国*家农民依次修建的公园,水面广阔,景色天然。春游玩鞭亭,“风暖云闲上此亭,亭花烂漫鸟丁宁”,无边春色,令人陶醉。

5、双江塔影(原名:双流夕照)
大河澎湃小河姣,际会双流在楚皋。共映夕阳荣宝塔,独擎彩笔绘今朝。
千年古韵翻新韵,万里歌潮涨浪潮。绝似蓬莱仙圣境,流连忘返任逍遥。
中江塔巍然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半依闹市半偎江,古人誉之为“江上芙蓉”,系芜湖市重点文化保护单位。中江塔为砖石结构,高35米,每层每间均有一门,门两边各有一窗,专供夜间置灯,导航来往船只,故中江塔堪称为芜湖地域位置的标志。
该塔雄视双江,影映二水,晨曦夕照,塔影长长,朝映浩浩大江,夕移清清弋水,波光塔影,美不胜收。入夜,月华皎皎,渔火点点,月升影移,波荡影晃,伴之涛声铃声,更令人陶然悠然。

6、天门烟浪
一挽长河气不收,天门双柱扼吴洲。波惊碧落风云急,雾笼黛横山水幽。
两岸欢歌摩峭壁,满江溢彩绿平畴。更凭造化无穷力,喝令东流向北流。
天门山雄踞市北郊长江畔,距芜湖市区约15公里,系“夹江对峙”的东梁山、西梁山(和县境内)之并称。因李白望天门山一诗而天下闻名。诗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被评为“芜湖十景”之一的“天门烟浪”意境,正缘于此。

7、西山灵石
千古南陵形胜地,西山美景袖珍藏。云烟缭绕由慷慨,峰路盘旋信倘佯。
妙石夹间花艳丽,甘泉流处竹幽篁。清明山水清明世,国色天香比洛阳。
西山风景区位于南陵县丫山镇境内,距县城约34公里。西山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1987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西山风景区面积约为20余平方公里,区内奇峰异石和溶涧、清泉、瀑布融为一体,景色十分秀丽。有形态各异的奇峰60余座,如丫山峰、美人峰、狮子峰、蝙蝠峰等;也有数不胜数的异石遍布各处,如大神龟、八戒石、蟾蜍朝天、犀牛望月等更是妙趣横生。西山石景的袖珍性、盆景堪称一绝。

8、马仁云壁
赤沙云壁夺天工,万马行空九子雄。百丈神岩拥圣地,千年秀气孕奇峰。
仙人摆渡迎香客,佛殿鸣钟颂古风。松柏杉楠檀槭竹,繁荣昌盛郁葱葱。
马仁山,位于繁昌县赤沙镇境内,距县城约12公里。马仁山因其山峦秀丽、植被良好,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马仁石壁”曾列为繁昌县古十景之一。该山石壁形状多样,雄伟峻峭。仙人摆渡、和尚朝圣、玉猫回头、一线天、擎天柱、月亮洞等景点,形象生动、鬼斧神工。始建于唐代的马仁寺,如今仍香雾缭绕,香客不断。马仁寺的南麓尚有乌霞寺,两寺隔峰相对,更添千年佛地光彩

9、陶辛水韵

鸠兹素以水乡誉,更有陶辛水韵殊。两岸小荷争斗艳,弋江么调竞相娱。
井田光大千秋说,圩垸弘扬万亩图。陶令后人今再会,举杯同庆在香湖。
陶辛镇,位于芜湖县,距市区约20公里处。青弋江蜿蜒而过,境内沟渠纵横,碧水环绕,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江南水乡风韵。在陶辛圩内,有一香湖岛公园是主要景点之一。岛上建有香荷亭、垂钓亭、强陶亭、九曲长桥和香湖宾馆,为万亩水系的自然美又平添了古朴、典雅的情韵。

10、褐山揽胜
芜湖美景不胜看,欲览全城上褐山。古邑风光收眼底,中江虹韵感心端。
千年烽火生青草,百亩沙洲唤客船。取蟹助樽歌一曲,停舟信步共跻攀。
褐山,地处芜湖市北郊,离市中心12公里,海拔132米,是芜湖市的*点,与天门山遥遥相望。褐山林木茂盛,绿荫葱笼,是我市绿化覆盖率*、苗圃种植面*,野生药材最丰富的天然宝库。褐山脚下,江水滔滔,江心岛曹姑洲与褐山一衣带水,相映成趣。登临山巅,远眺扬子江,数十里码头历历在目,长江大桥近在咫尺;俯瞰曹姑洲,白墙红瓦,良田千亩,一派田园风光。

名人/芜湖市

焦蹈(?-1085)无为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乙丑科状元
苏轼(1036-1101)元丰七年(1084)应邀为玩鞭亭和梦日亭题诗
黄庭坚(1045-1105)曾携家寓居芜湖两年,因欣赏芜湖山水,题咏颇多,在芜有多处读书遗迹
米芾(1051-1107)著名书画家。崇宁年间(1102-1106)知无为军
王之道(1093-1169)无为人,始任西扬县丞,后任京官,晚年被封为魏国公
张孝祥(1132-1169)宋绍兴四年(1134),张孝祥随父母避乱于芜湖升仙桥(今长街状元坊)。乾道五年(1169)归休祭祠抵芜湖,增建“归去来堂”,修“观澜亭”。其子遵嘱将莲湖产业一百余亩捐给地方,汇今日之镜湖

杨杰,无为人,北宋大臣。学者、诗人
贾易,无为人,派至常州任司法参军。宋朝大臣
王蔺(?-1202)无为县人,宋朝大臣
陶居仁(?-1275年)芜湖人,官为南宋镇江录事参军
欧阳玄(1274-1358)任芜湖县尹三年,对芜湖名胜古迹,多加保护修葺
朱昂,无为人,做官30年,廉洁闻于世
邢宽(?-1454)无为人,官授翰林院修撰
薛远(1414-1495)无为人,为官40年
吴廷斡(1491-1559)无为人,明朝大臣
沈士柱(?-1659)字铜,号惕庵,芜湖人
肖云从(1596-1673)字尺木,芜湖人,明末清初芜湖著名画家,姑熟画派创始人。云从晚年结识铁匠汤天池,指导天池创制铁画
朱万春,无为人,明朝大臣
吴光义,无为人,明朝大臣
刘汝佳,无为人,明朝大臣
渐江(1610-1663)名画家。寓居芜湖多年,日与萧云从琢磨诗画
汤鹏(1644-1722)字天池,幼年来芜湖学铁匠,后来创制中华一绝——铁画
王墅,芜湖人,清康熙年间戏剧作家
顾世澄,清芜湖人,三世业医。乾隆二十五年(1760)著有《疡医大全》
韦谦恒(1715-1792)芜湖人,为官四十余年
宋佑,无为人,清朝大臣
汪有典,无为人,清朝大臣
黄钺(1750-1841)先祖迁居芜湖,在芜湖赭山滴翠轩创建中江书院
王泽(1759-1842)芜湖人,画承萧云从风格,笔墨古厚,卓然成家,与黄钺齐名
缪阗,芜湖人,清朝琴师
徐文达(1825-1890)南陵县工山镇山峰村人
安心儒(1827-1901)无为人,清朝画师
杨光淮(1834-1909)年近而立,携眷由峏山来芜湖,挂牌行医30余年,声名远播,主治妇科
洪锡璜(1838-1903)芜湖人。少年即为将,洪锡璜工篆书,驰名江南。我国首批习军事之留日学生
袁昶(1846-1900)袁在芜时,著文申言“停棺”“悬葬”旧俗之害,劝导摈弃,掩埋火化多年“悬棺”
章维藩(1858-1921)在芜筹建益新面粉公司、家具厂等
沈国华(1863-1924)十八岁来芜湖学艺,其铁画技艺得自铁画创始人汤天池后代所传,与汤风格酷似,几可乱真
汤善福(1864-1928)任芜湖商务总会的协理、总理、会长等职长达20余年
吴兴周(1868-1941)开“明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
李光炯(1871-1941)筹办芜湖公立职业学校。晚年专注于职业教育,特别是乡村教育
刘希平(1873-1924)1916年受聘于芜湖省立五中,1920年任五中校长
李辛白(1875-1951)无为人,*同盟会首批会员
卢仲农(1877-1942)无为县无城镇人
钟寿芝(1877-1959)弋矶山医院工作20余年,芜湖西医界名医
何许人(1882-1940)南陵人,*陶瓷美术大师
鲍实(1882-1940)生于芜湖,才华横溢。曾全面收集芜湖近百年来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史料,民国《芜湖县志》编纂,曾任芜湖市交际处处长
苏曼殊(1884-1918)文学家,能诗文,善绘画,通梵文。曾在芜湖皖江中学、安徽公学执教多年
刘师培(1884-1920)曾为光复会芜湖地区的组织负责人,倡导筹建国粹学堂,编国学教科书,创议各州县编乡士志、书籍志,建藏书楼等
谭明卿(1885-1938)芜湖早期报界知名人士。创办《皖江日报》,谭任社长
郝耕仁(1885-1939)清末秀才,善诗文,谙书法,为《皖江日报》主笔
张秋人(1889-1928)曾先后来芜指导地方团的工作,任新民中学教师,担任团特支的宣传委员
程振基(1890-1940)在芜创办地方银行
齐宗濂,芜湖市齐落山人。创办《鸠江日报》《风月谭》《芜湖日报》
徐庭瑶(1892-1974)无为县先锋乡人,指挥了昆仑关战役
刘麟生(1894-1980)无为人,抗战期间辗转四川等地,1959年后任职于台湾“驻美大使馆”
恽代英(1895-1931)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大烈士。推动芜湖的反帝爱国斗争
薛卓汉(1898-1931)开创了安徽现代历史上最早的工人运动;倡导组织了安徽*工人组织:“芜湖劳工会”
王步文(1898-1931)先后在芜湖建立了县委机构,主持成立了皖南特行委,中共安徽省委在芜湖正式成立时任代理书记,后任书记,主持建立中共芜湖市委
阿英(1900-1977)芜湖人,现代早期杰出的革命家、文学家
杨仲书(1900-1972)生于芜湖,为杨光淮之孙。中年声名大振,俗称“真峏山杨”
蒋光慈(1901-1931)革命家,与阿英发起组织“太阳社”
沈德金(1901-1951)沈国华之子,得其父真传,技术上更胜乃父一筹,名盛芜湖
陈原道(1901-1933)在芜举办夜校、义务识字班,在工人中传播文化,启发觉悟
吕惠生(1902-1945)无为县十里乡人,抗日英雄
储炎庆(1902-1974)新*铁画艺术事业创始人,主持创作巨幅铁画《迎客松》
戴安澜(1904-1942)无为县练溪乡人。著名抗日英雄,1948年卜葬于小赭山
卢春山(1905-1925)S·Y芜湖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
王稼祥(1906-1974)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纪念园位于芜湖11中的狮子山上


谢立惠(1907-)无为人,大学教授
张恺帆(1908-1991)无为人
许侠农(1909-1969)芜湖人,我国航空事业先驱
王叔澜(?-1960)芜湖人,安徽省近代体育运动的开拓者之一
俞昌准(1909-1928)南陵谢家坝人。曾任中共芜湖特支书记
张昌忠(1910-1931)无为县忠台乡人,革命烈士
王莹(1913-1974)芜湖人,*电影女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作家
鲍光民(1913-1936)生于芜湖,毕业后服役空军,为芜湖最早的空军飞行员,参加多次重大战役
卞仲耘(1916-1966)无为人,原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党总支书记、副校长,她是“文革”发生后北京*被红卫兵打死的教育工作者
黄纬禄(1916-)芜湖人,导弹与控制技术专家,中科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田间(1916-1985)无为县羊山乡人,著名诗人
洪沛霖(1917-1989)无为县鹤毛乡万年台人,前江苏省公安厅厅长、江苏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副省长
周光春(1917-)无为人
蒋天然(1918-)无为人,空军将领
王道宏(1919-1941)芜湖鸠江乡新庄村人
濮之珍(1922-)芜湖人,复旦大学教授
刘正昌(1923-1976)无为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西藏平叛战争中屡建战功
奚小彭(1924-)无为人,著名建筑设计师
钱毅(1925-1947)芜湖人,文学家阿英的长子
金光祖(1926-)无为人,*科学院遗传所党委书记,*遗传学会副理事长
戴复东(1928-)无为人,建筑学与建筑设计专家
侯家驹(1928-)无为人,曾任美国耶鲁大学客座研究员,东吴大学系主任,教授
赖竹岩(1928-2011)无为人,曾任广州市市委书记
徐惟诚(1930-)芜湖人,中宣部副部长,*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
吕其明(1930-)作曲家,*音乐家协会理事,*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
张海鹏(1931-2000)曾任安师大校长,从教40余年
杨光辉(1932-)市铁画艺术研究所所长,*工艺美术大师
卞立强(1932-)无为人,*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全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及秘书长
年广久(1937-)“傻子瓜子”的创始人,*最早的百万富翁之一
储金霞(1945-)储炎庆之女,芜湖铁画的第五代传人,*工艺美术大师
萧瀚(1945-)芜湖人,旅德画家
卞小贞(1946-)芜湖县人,海政歌舞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唐贤明(1949-)芜湖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
应天齐(1949-)芜湖人,著名版画艺术家
吕向阳(1962-)无为人,广州融捷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尹同耀(1962-)奇瑞汽车董事长、总经理
张旺熹(1962-)芜湖人,语言学家。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主任
吴琼(1962-)繁昌人,国家一级演员,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
何帮喜(1963-)无为人,*保龄球业的开拓者,希玛集团董事长
诗阳(1963-)芜湖人。*首位网络诗人
吴亚玲,芜湖人,国家一级演员,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
袁玫(1964-)芜湖人,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
王传福(1966-)无为人,2009年胡润*财富榜*首富
尤月林(1974-)无为人,建筑专家
赵薇(1976-)芜湖人,*著名影视演员
裴蓓(1984-)芜湖人,*少有的国际超模之一
骆飞(1984-)繁昌人,画家、运动员
王慧(1985-)繁昌人,新思路模特
宋超(1985-)芜湖人,足球运动员,现效力于中甲广东日之泉
吴莎(1985-)芜湖人,撑杆跳高运动员
甘婷婷(1986-)芜湖人,著名影视演员
周吕鑫(1988-)芜湖人,跳水运动员
蒋梦婕(1989-)芜湖人,著名影视演员
蓉荣(1985-)芜湖人,知名写手,“小月月”“神马都是浮云”创作者。 名人诗篇/芜湖市 《望天门山 》

(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南陵道中》

(唐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过芜湖县》

(北宋林逋)诗中长爱杜池州,说着芜湖是胜游。山掩县城当北起,渡冲官道向西流。风稍樯碇网初下,雨摆鱼薪市未收。更好两三僧院舍,松衣石发斗山幽。

《赭山》

(北宋黄庭坚)读书在赤铸,风雪弥青萝。汲绠愁冰断,村醅怯路蹉。玉峰凝万象,绿萼绕群螺。古剑摩空宇,寒光启太阿。

《蝶恋花怀于湖》

(南宋张孝祥)恰则杏花红一树,捻指来时,结子青无数。漠漠春阴缠柳絮,一天风雨将春去。春到家山须小住,芍药樱桃,更是寻芳处。绕院碧莲三百亩,留春伴我春应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