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北京经济学院
1954年9月,北京经济学院前身北京劳动干部学校、劳动部北京实验工人技术学校建立。
1958年10月,北京劳动干部学校与北京实验工人技术学校合并,升格为北京劳动学院。学院设劳动经济系、劳动保护系,并为二机部代设机械系和热能动力系。
1963年春,劳动学院继续办学,劳动经济系与劳动保护系保留并继续发展,增设物资管理系,校名改为北京经济学院。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院教职员工和学生被下放到河南息县五七干校参加劳动。
1974年春,原北京经济学院、原*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等4个管理类的系(1978年人大复校时退出)、北京工商管理专科学校三个学校合并,归北京市领导,校名仍为北京经济学院。学院设置8个系科,即劳动经济系、劳动保护系、物资管理系、工业经济系、财政贸易系、政治经济系、会计系、统计系等。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北京经济学院各系科面向北京市全面招生。
1986年北京市把经济学院列为市属重点学校。
原北京财贸学院
学院重视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1985年实行了有指导的学分制,增开了选修课。1989年选修课由1978年的10门增加到160门。学院从1992年实行主辅修制,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开设的辅修专业有金融专业(含国际信贷与投资)、贸易经济专业(含国际市场营销)、会计学专业、经济法专业。试点中,参加辅修的学生占了1992级学生的51.4%,增加了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学院重视校风、学风、考风建设,以院系干部的好作风、教师的好教风来促进学生的好学风、好考风。我们确定的校风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丰富扎实的科学技术知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确定的学风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1993年10月15日,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同志还专门为我校题写了学风的8个大字。学院重视实践教学,从1985年起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从1986年起始终不渝地实行第三小学期的教学制度。仅在1986—1991年的5年中,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就达9000人次,教师达500人次。我们还加强了实验室的建设,增加了课内的实践环节。90年代初我们建立了北京地区高校的*金融股票模拟市场,受到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围绕教学的需要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出版了全国*套工商行政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系列教材,为全国十几所院校所采用。我院教授主持编写了有西南联大、中央财大、武汉大学等高校参加的《农业保险》等教材,这是我国*本权威的农业保险教材。从1986年到1991年,我院完成的科研项目1250个,达3800多万字,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的36项。从1986年起,我院还招收了金融、会计、房地产经济专业的研究生。1992年我院校内外的史学家举办了《*近代史系列讲座》,河北廊坊卢村农民乐团还演出了1900年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祝捷乐章《神团颂》,激扬了师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使他们又受到一次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院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想、传统和办学特色。新*成立不久,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大批财经干部和专业人才。从1951年起,北京市委选派了一批从战争年代锻炼出来的革命干部到财贸战线担任领导并创办了银行、商业、供销、粮食等各类干部学校和训练班。1958年6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将6所干校和银行训练班合并为北京财政贸易干部学校。学校由市政府直接领导,北京市副市长程宏毅任校管委会主任。毛泽东同志的秘书田家英、红旗杂志社主编苏星、*人民大学教授卫兴华和北京市副市长王纯等都曾亲临学校授课。
为了“走出胡同办大学”,在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彭佩云、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局长金鑫、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李金华的关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88年把占地16.5亩、建筑面积仅有14000平方米的枣林前街68号院内的校舍出让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取得出让金4500万元。全校1200名本科生、700名教职工,携带上千吨的办学设备、32万册图书,迁址到远郊房山县窦店87403部队的军营办学。把部队低矮的抗震棚改造成教室,养鸡场改为图书馆、阅览室。教工日行百公里上下班,学生乘火车上学。历经3年,行程45万多公里(相当地球赤道11圈半),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没有增加国家一分钱投资的条件下,换来了地处丰台区花乡占地236.5亩、拥有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现代化的校园,使办学条件在市属院校名列前茅。这是全院领导与师生同甘共苦、遵照市领导“多困兴学”的指示,努力奋斗的结果,这就为学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这是北京财贸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对北京市高等教育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它也为“走出胡同办大学”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合校之后1995年,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合并成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0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2002年,成为北京市首重点学科单位之一。
2006年起,学校开展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对每位教师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和研究,帮助教师确定自己的较佳职业奋斗目标,并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成立了OTA(教师促进中心),得到了全校教师的支持和社会广泛关注,被称为“教师乐业工程”。
教学单位 | |||
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学院 | 经济学院 | 会计学院 |
劳动经济学院 | 文化与传播学院 | 信息学院 | 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
财政税务学院 | 法学院 | 金融学院 | 统计学院 |
外语系 | 华侨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国际经济管理学院 |
体育部 | 国际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 专业硕士教育中心 |
本科专业设置 | ||||
理学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 |||
管理学类 | 劳动关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城市管理、资产评估 | |||
工学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安全工程 | |||
经济学类 |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贸易经济、保险、税务 | |||
法学类 | 法学、社会工作 | |||
文学类 | 广告学、传播学、英语 | |||
其他 | 工商管理、金融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商务英语、公共管理、对外汉语 |
截止2014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396人,专职教师668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近52.7%,其中教授、教研员等正高职专业技术人员15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职专业技术人员290人。博士生导师56人,硕士生导师334人。学校拥有*教学名师1人,*教学团队2个,*“千人计划”学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3人,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短期项目获得者2人。
*教学名师:杨河清
*教学团队(2个):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群教学团队、经济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劳动经济学获批*重点学科,并入选教育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2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7个学科获批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统计学、安全科学及工程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建设等级 | 学科名称 |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劳动经济学 |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 应用经济学、统计学 |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 企业管理、会计学 |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 政治经济学 |
社会保障 | |
行政管理 | |
经济法学 | |
安全技术及工程 | |
西方经济学 |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经济学、统计学、劳动与社会保障
*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政治经济学、社会保障学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财务会计、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
国家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经济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区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色专业(4个)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负责人 | 单位 |
1 | 经济学 | 张连城 | 经济学院 |
2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杨河清 | 劳动经济学院 |
3 | 统计学 | 纪宏 | 统计学院 |
4 | 人力资源管理 | 杨河清 | 劳动经济学院 |
*精品课程(3门) |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单位 |
1 | 政治经济学 | 文魁(张连城) | 经济学院 |
2 | 劳动经济学 | 杨河清 | 劳动经济学院 |
3 | 社会保障学 | 张琪 | 劳动经济学院 |
学术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科研成果
学校鼓励、支持并积极组织专家、学者投身首都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探讨,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工作,为首都经济发展服务,为首都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努力发挥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学校承担了众多国家、各省部委和北京市的科研项目,取得了一大批有较高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重点打造了CBD发展研究、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都市国际化、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首都市情民意指数调查研究平台等10余个科研平台。设有人口研究所、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研究所、不动产研究所以及CBD研究中心、世界贸易组织(WTO)研究中心、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公司研究中心、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等27个研究机构。学校主办的《经济与管理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人口与经济》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经济与管理研究》、《人口与经济》是CSSCI来源期刊,《人口与经济》入选第二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学校主办的《当代经理人》等学术刊物面向国内外发行。
学校教研人员主编的学术专著有多项获得各部门的奖励,获省部级以上的奖项达30余项。其中《*农业保险与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企业理论五十年》、《*少数民族人口政策研究》、《公司治理结构运行与模式》、《博弈论应用与经济学发展》等众多成果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14届*图书奖、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重庆市第二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以及北京市第七届、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截止2014年3月,学校重点打造了CBD发展研究、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都市国际化、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首都市情民意指数调查研究平台等10余个校级科研平台。设有人口研究所、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研究所、不动产研究所以及CBD研究中心、世界贸易组织(WTO)研究中心、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公司研究中心、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等27个校级研究机构。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获批北京市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资源学术期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创刊于1991年,是由北京市重点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以经济管理类论文为主的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办刊重点是全面反映经济学、管理学的教学科研成果,特别是*和省部级研究项目的代表性成果。作为理论性刊物,该刊着力打造“理论述评”特色栏目。
该刊2002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北京市一级社科期刊,2002年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6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7年底入选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2008年跻身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12年10月,根据2010-2011年“*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论文综合评价数据和*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中心专家组评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入选2012年版“*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馆藏资源
截至2011年11月,学校本部图书馆馆藏量为90余万册,连同东馆馆藏,已达140万册;中文现刊2400余种,外文现刊26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资源以及新东方网络学习等视频资源40余个。
文化传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校训崇德尚能 经世济民
“崇德”:就是崇尚和发扬完美的道德品性,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它体现了学校德育为首的办学原则,寓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广大师生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为己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尚能”:是学校办学特色——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体现,意为重视能力培养、重视素质的全面提高。
“经世济民”:是*古代圣贤对“经济”一词的理解。“经邦济世,强国富民”是历代*有志向、有作为的知识分子的崇高思想境界。
校风自强不息 求实创新
自强不息,意为自尊自重,不断自力图强,奋发向上,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求实创新,是对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的要求,如江泽民所解释的:“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求实是科学之本,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以求实的态度,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真理,开拓创新。”
校徽骆驼——沙漠之舟,承载中西经贸交流的象征。
驼峰——长城形状,代表首都北京,同时展示*的特色文化内涵。
图形内含“CUEB”的缩写,展现国际化风采。
图形又如翘起大拇指的手掌,暗喻较好、精彩之意。
侧看,恰如笔山,体现高校深厚的文化底蕴。
笔触充实有力,象征学校扎实的学术基础、稳重的学校风尚。
知名校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政界张国祥: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该校1964届校友。
张彦生: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统计局局长,该校1966届校友
马延军:全国政协委员,校1968届校友。
包克辛:贵州省副省长,1981届校友。
马占平: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该校1981届校友。
尚福林:*证券监督委员会主席,1982届校友。
杨晓超:北京市审计局局长,该校1982届校友。
李颖津:北京市财政局副局长、北京奥组委财务部部长,该校1984届校友。
黄培: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司高级统计师、处长。该校1984届校友。
肖慧宗: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中心主任,该校1987届校友。
孟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办公室副主任,该校1988届校友。
程红: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北京市副市长。该校1988届校友。
虞伟萍:国家审计署外交外事审计局局长,,该校1988届校友。
李肇星: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吴振钧:中央副部级巡视专员
刘家琛:原较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工商界刘亚洲: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该校1981届校友。
卢东涛: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该校1981届校友。
徐英:*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该校1982届校友。
张力:可口可乐(天津)饮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该校1982届校友。
安振刚:中华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董事、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潘沛:北京经济发展投资公司董事长,该校1983届校友。
刘纪鹏:北京标准咨询公司董事长 ,该校1983届校友。
郑万河:王府井百货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该校1983届校友。
符学东: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该校1984届校友。
王力强:新燕莎集团副总经理,该校1984届校友。
刘冰:*黄金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该校1987届校友。
谭向东:海南航空公司董事、太平洋美洲公司总裁,该校1987届校友。
庄永志: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焦点访谈》主编,该校1988届校友
沈伟:*人寿舟山分公司总经理,该校1991届校友。
杨珊:康桥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该校1991届校友。
金鑫:学大教育创始人兼CEO,该校1995届校友。
孙璐:中信国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该校1996届校友。
王瑾:北京宝信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该校1997届校友。
王晨:“新禾传媒”董事长,该校2001届校友。
武卫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该校1988届校友。
学术界孙连捷:国家安全生产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安全科技专家,该校1963届校友。
陈宇:*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博士研究生导师,该校1967届校友。
刘金云:美国密歇根大学*劳动关系和就业研究中心主任,该校1981届校友。
贾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授,该校1981届校友。
付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院长,该校1982届校友。
文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该校1982届校友。
曲德森:北京印刷学院院长教授,该校1982届校友。
倪红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出版社副社长、研究员,该校1982届校友。
王坦:加拿大不大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该校1982届校友。
高永新:*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编审,该校1982届校友。
顾六宝:河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纪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系系主任、教授,该校1982届本科生、1988届硕士研究生。
王伯安: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该校1982届校友。
杨宜勇:国务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该校1988届校友。
杨禹: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
潘垚天: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员
易宪容:原社科金融研究所主任
蔡昉: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
知名学者
知名学者 | 研究领域 |
文魁 | 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经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
郑海航 | 企业组织理论 |
王文举 | 博弈论和经济仿真、数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 |
郝如玉 | 税收理论、*税务代理制度建设 |
黄荣清 | 人口统计、人口经济、*少数民族人口、城市人口 |
郝梅瑞 | 管理科学、微观数量经济、家庭经济 |
邹昭晞 | 企业战略管理、国际企业管理、运筹学 |
柴建设 | 事故应急救援,安全系统工程,矿山安全 |
赵仑 | 财政理论研究、税收理论研究、资产评估理论与实务研究 |
洪亚敏 | 土地经济、住房制度及不动产评价 |
丁芸 | 城市经济、财政税收 |
张强 | 区域经济、城市郊区经济 |
吴少平 | 经济运行效率、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管理研究 |
黄津孚 | 企业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 |
戚聿东 | 产业组织、公司治理、财务管理 |
蒋三庚 | CBD 研究、现代服务研究 |
汪平 | 公司财务理论与财务政策 |
贾墨月 | 国际金融、外汇改革 |
庹国柱 | 保险学、社会保障 |
王利 | 数量经济 |
张连城 | 经济增长、周期、政策 |
杨河清 | 劳动经济、人力资源管理、证券管理 |
纪宏 | 统计学 |
杨一平 | 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开发应用 |
杨世忠 | 会计学、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企业经济分析 |
丁立宏 | 统计学、投资分析 |
姜亢 | 噪声与振动控制、人类工程学 |
李晓安 | 法理学 |
王雨本 | 经济法学、公司法、企业法 |
吴冬梅 | 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司治理结构 |
张仁侠 | 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现代化管理方法、企业文化、技术经济学 |
李平生 | 产业经济、商务旅游 |
付磊 | 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实务 |
刘仲文 | 会计理论、会计推测、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国际会计理论 |
李树生 | 金融理论与金融政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
王曼怡 | 国际金融、金融风险管理 |
贾金思 |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世界贸易组织 |
祝合良 | 商品流通、期货贸易、品牌管理、黄金市场 |
刘雄 | 劳动经济、社会保障 |
童玉芬 | 人口与劳动计量 |
陈荣荣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
刘黎明 | 应用数学 |
安鸿章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王树新 | 老年人口学、老年人口问题、养老保障研究 |
姓名 | 任职 |
冯培 | 党委常委、党委书记 |
付志峰[1] | 党委常委、校长 |
孙善学 | 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 |
杨世忠 | 党委常委、 纪委书记 |
郝如玉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赵凤启 | 党委常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
丁立宏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王传生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朱玉华 | 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