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         (认领)

网站类型:甘肃政府
运营单位:公司
建站时间:2025-04-21
发布信息数量:不限制
keywords/关键词:
description/描述: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站·甘南
详细说明
历史沿革/甘南藏族自治州

甘南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在三河一江流域就有人类开发这块亘古荒原,甘南的羌部逐渐建立自己的部落联盟或依附中原王朝。

秦时部分地方已属临洮管辖。西汉时,东部属陇西郡、北部属金城郡,设白石、羌道两县。

隋时的临洮郡、桴罕郡、宕昌郡分别管辖今甘南的西北和东南部部分地区。

唐朝初年废郡置州,甘南境内曾为洮州、芳州、迭州的全部和河州、宕州的部分,西北部属吐谷浑、吐蕃的范围。

元代属宣政院管辖,吐蕃等处宣慰司统领。

明代属陕西都司管辖,清乾隆时,州境大部属巩昌府,夏河由循化抚番厅管辖。

1913年废府设道,临潭县属兰山道,西固县(今舟曲县)属渭川道。1928年建立夏河县、改属甘肃管辖,1937年成立卓尼设治局。

1949年9月~12月,临潭、卓尼、夏河、西固相继解放。1952年7月设立甘南藏区委员会,1953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7月1日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设在合作市,是甘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行政区划/甘南藏族自治州

截至2012年,甘南下辖夏河、玛曲、碌曲、卓尼、迭部、临潭、舟曲七县和合作市,99个乡(镇、街道办)

,其中玛曲、碌曲、夏河、卓尼、合作五县(市)为纯牧业县(市),迭部、临潭、舟曲三县为半农半牧业县。

区划 面积 下辖区域
夏河 6274平方千米 拉卜楞镇、王格尔塘镇、阿木去乎镇、桑科乡、甘加乡、达麦乡、麻当乡、曲奥乡、唐尕昂乡、扎油乡、博拉乡、吉仓乡、科才乡
玛曲 10191平方千米 尼玛镇、欧拉乡、欧拉秀玛乡、阿万仓乡、木西合乡、齐哈玛乡、采日玛乡、曼日吗乡
碌曲 5299平方千米 郎木寺镇、玛艾镇、尕海乡、西仓乡、拉仁关乡、双岔乡、阿拉乡
卓尼 5694平方千米 柳林镇、木耳镇、扎古录镇、纳浪乡、喀尔钦乡、刀告乡、尼巴乡、完冒乡、阿子滩乡、申藏乡、恰盖乡、康多乡、勺哇土族乡、洮砚乡、藏巴哇乡
迭部 5108平方千米 电尕镇、益哇乡、卡坝乡、达拉乡、尼傲乡、旺藏乡、阿夏乡、多儿乡、桑坝乡、腊子口乡、洛大乡
临潭 1557.7平方千米 城关镇、新城镇、冶力关镇、初布乡、古战回族乡、卓洛回族乡、长川回族乡、羊永乡、流顺乡、店子乡、洮滨乡、三岔乡、王旗乡、石门乡、羊沙乡、八角乡
舟曲 3010平方千米 城关镇、大川镇、曲瓦乡、巴藏乡、大峪乡、立节乡、憨班乡、峰迭乡、坪定乡、江盘乡、东山乡、南峪乡、果耶乡、八楞乡、武坪乡、插岗乡、拱坝乡、曲告纳乡、博峪乡
合作 2670平方千米 当周街道、伊合昂街道、坚木克尔街道、通钦街道、卡加曼乡、卡加道乡、佐盖多玛乡、佐盖曼玛乡、勒秀乡、那吾乡
地理环境/甘南藏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长江、黄河上游,东与定西、陇南地区毗邻,南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西与青海省果洛、黄南州相连,北靠临夏回族自治州。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0°46′~104°44′,北纬33°06′~36°10′之间。东西长360.7公里,南北宽270.9公里,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境内海拔1100—4900米,大部分地区在3000米以上。甘南分三个自然类型区,南部为岷迭山区,山大沟深,气候温和,是全省重要林区之一;东部为丘陵山地,高寒阴湿,农林牧兼营;西北部为广阔的草甸草原,是全省主要牧区。

气候特征

甘南地处高原,常年气温较低,年平均气温只有4度。高原天气多变,经常风雨骤至,昼夜温差大,日照强烈。

自然资源/甘南藏族自治州 矿产资源

截至2009年,甘南共发现有铁、铜、铅、锌、贡、锑、金、银、铂族元素、钒、钛、钴、钨、锡、钼、铋、锗、镓、铈、镧、硒、铀、钍、镭、铍、硫、砷、白云岩、硅石、冶金灰岩、化工灰岩、煤、泥炭、大理岩、饰面石料、冰洲石、石墨、绿松石、玛瑙等45种矿种。已经探明的有23种,其中金、铀、砷、汞、铋、泥炭储量为甘肃省*位;铁、锡为第二位;铅、锑为第三位;铜、硫铁矿为第四位;银、磷为第五位。

水电资源

地处长江、黄河上游,境内有以黄河、洮河、大夏河、白龙江为代表的120多条干支河流。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61万KW,占全省的1724.15KW的20.94%;可开发量为215万KW,占全省1062.54万KW的22.42%。

药材资源

甘南州地处青藏高原北半坡,是甘肃省主要的药材区之一。境内蕴藏的纯天然野生中藏药材850余种,中藏药材蕴藏量为5243万公斤。大多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经过多年驯化,现已有部分中藏药材进行人工栽培种植阶段,截至2003年底,甘南已种植的中藏药材600多种,种植面积为6.95万亩,产量达到13621.1吨,占全国主要中藏药材数62.5%。

畜牧资源

甘南州是甘肃省主要的畜牧业基地,拥有亚高山草甸草场4084万亩,占甘南总面积的70.28%,草地可利用面积3848万亩,占草场面积的94.22%。是青藏高原和甘肃省天然草地中载畜能力较高,耐牧性较强的草场,理论载畜量621万个羊单位。

人口民族/甘南藏族自治州

2010年,州内有藏、汉、回、土、蒙等24个民族,总人口68万,其中藏族34万,占总人口的50%;农牧业人口56.04万,占总人口的82%。2012年年末甘南常住总人口69.3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01万人,增加1.0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71‰,比上年上升0.02个千分点;人口出生率14.74‰,上升0.03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7.03‰,上升0.01个千分点。0-14岁人口16.29万人,占全部人口的23.5%;15-64岁人口48.50万人,占全部人口的70.0%;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4.52万人,占全部人口的6.5%。

交通运输/甘南藏族自治州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铁路、航空、水运还处于起步阶段,甘南交通运输仅靠公路,而且技术等级和网络化程度低;1764个自然村不通村道,农村公路上缺桥少涵的现象十分突出。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道213线临夏至合作二级公路改造建成通车,达九滩至赛尔龙公路基本建成,兰郎高速公路临夏至合作段在建,合作至和政、碌曲至青海河南县公路进入路面铺筑,迭部至九寨沟公路、铁尺梁隧洞及6条通乡公路均已开工建设,建成临潭古战至术布等6条通乡油路。

2011年12月2日,临夏至合作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引洮入潭”“引洮济合”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甘南州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等方面的项目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截止2013年5月17日,甘南机场建设进度过半,临夏至合作高速公路、合作至冶力关二级公路建设进展顺利,岷合二级公路、尕秀至玛曲公路、冶木峡隧道及接线工程基本建成。

经济/甘南藏族自治州 综述

2013年甘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8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其中:*产业增加值24.34亿元,增长5.6%,对经济的贡献率为11.9%,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8.55亿元,增长12.9%,对经济的贡献率为32.6%,拉动GDP增长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6.01亿元,增长10.4%,对经济的贡献率为55.5%,拉动GDP增长5.5个百分点。

2013年甘南人均生产总值15658元,比上年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2年的22.2∶26.9∶50.9,调整为22.3∶26.2:51.5,*产业比重上调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降低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调0.6个百分点。

*产业

2013年甘南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34亿元,比上年增长5.6%。2013年甘南完成农作物种植面积106.48万亩,比上年增加1.42万亩,增长1.4%。粮食作物53.24万亩,减少0.67万亩,下降1.2%。经济作物39.08万亩,增加4.98万亩,增长14.6%,其中,油料18.01万亩,增加0.17万亩,增长1.0%;中药材19.31万亩,增加4.59万亩,增长31.2%;蔬菜1.52万亩,增加0.26万亩,增长20.6%。青饲料14.16万亩,减少2.89万亩,下降17.0%。粮、经、饲比重由上年的51.3:32.5:16.2调整为50.0:36.7:13.3,粮食作物比重降低1.3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比重上调4.2个百分点,青饲料比重降低2.9个百分点2013年甘南粮食总产量8.81万吨,增长1.9%;油料总产量2万吨,增长5.3%;药材产量3.51万吨,增长24.6%;蔬菜产量1.94万吨,增长21.2 %。

2013年各类牲畜总增数129.44万头、只,增加2.91万头、只,总增率33.7%,提高1.4个百分点;出栏各类牲畜164.20万头、只,增加4.50万头、只,出栏率42.8%,提高1.9个百分点;商品畜141.20万头、只,增加4.84万头、只,商品率36.8%,提高2个百分点。年末各类牲畜存栏380.96万头、只,比上年减少2.85万头、只。其中:大牲畜存栏132.21万头,增加0.92万头;绵山羊存栏225.09万只,减少4.56万只;猪存栏23.66万头,增加0.79万头。2013年甘南肉类总产量6.54万吨,比上年增加0.24万吨,增长3.8%,其中:牛肉3.24万吨,增加0.09万吨,增长4.8%;羊肉1.90万吨,增加0.09万吨,增长5.0%;猪肉1.35万吨,增加0.06万吨,增长4.7%。牛奶产量8.71万吨,增加0.09万吨,增长1.0%;绵羊毛产量0.22万吨,减少44吨,下降2.0%。

2013年甘南造林面积8.16万亩,比上年增加1.57万亩,增长23.8%。封山育林面积192.17万亩,增加6.44万亩,增长3.5 %。当年零星(四旁)植树208.18万株,增加20.09万株,增长10.7%。实有育苗面积3.06万亩,增加2.01万亩,增长91.4%,其中:2013年新育面积1.94万亩,增加1.15万亩,增长2.5倍。

2013年末甘南农业机械总动力37.86万千瓦。拖拉机5256台。农用化肥施用实物量8364吨,增长2.2%。甘南耕地灌溉面积6.35万亩,林地灌溉面积0.08万亩,园地灌溉面积0.02万亩,牧草地灌溉面积4.91万亩。

第二产业

2013年甘南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2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2.95亿元,增长10.2%。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12.84亿元,增长14.5%。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完成增加值1.59亿元,增长8.4%;股份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1.05亿元,增长10.4%;私营经济完成增加值0.31亿元,下降5.1%。

2013年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27亿元,增长10.0%,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1.68亿元,增长10.3%,轻重工业比为9.8:90.2。

2013年甘南生产鲜冻畜肉7752吨,比上年增长93.1%;发电量28.83亿千瓦时,增长19.7%;水泥145.03万吨,增长18.7%;黄金4695千克,增长5.3%;乳制品6427吨,下降17.4%。

甘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98亿元,下降1.9%;利润总额4.07亿元,下降41.7%;税金总额1.58亿元,增长14.5%。亏损企业7户,增加1户,增长16.7%,亏损企业亏损额0.45亿元,增长68.8%。

第三产业

2013年甘南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城镇零售额为24.59亿元,增长14.1%;乡村零售额5.16亿元,增长10.2%。

2013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3.63亿元,增长12.4%;住宿餐饮业6.12亿元,增长17.8%。2013年甘南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442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出口总额14422万美元,增长11.0%。甘南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20.20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单位存款105.10亿元,增长10.0%;个人存款106.96亿元,增长16.4%;财政性存款7.63亿元,增长47.7%。各项贷款余额为138.90亿元,增长28.4%。其中:短期贷款33.92亿元,增长62.4%;中长期贷款104.98亿元,增长20.3%。

2013年存贷比由上年的56.1%,上升到63.1%,上升了7个百分点。2013年保险费收入31620万元,比上年增长39.8%,其中:财产险收入26881万元,增长51.9%;寿险收入3587万元,下降5.2%;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1152万元,增长1.5%。2013年赔付额15461万元,增长34.5%,其中:财产险赔付14970万元,增长39.1%;寿险给付491万元,下降9.9%。

社会/甘南藏族自治州 教育事业

2013年甘南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5所,其中:小学439所,普通中学42所,职中9所,中专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17744人,其中:小学66548人,初级中学29029人,高中20378人,职中210人,中专1479人,特殊教育学校100人。幼儿园129所,在园幼儿12600人。各级各类学校校舍面积1355307平方米,危房面积84014平方米。

2013年中小学及幼儿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和幼儿78927人,其中:藏族学生和幼儿63876人,占80.9%。开设藏文课的中小学141所,占甘南中小学数的29.3%,实行藏汉“双语”教学的中小学生45053人,占甘南中小学生数的38.9%。寄宿制学校197所,占甘南中小学数的41.0%,寄宿学生87478人,占甘南中小学生数的75.4%。甘南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78.0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6.02%,高考升学率达到91.88%,学前一年、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9.89和44.27%。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为353元,中学为560元;生均图书小学19册,初中26册;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3.78平方米,生均体育场地面积6.41平方米。8310名学生参加了全国中小学各科竞赛活动,159名小学生获得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奖项,124名初中生获得全国初中数学、物理、化学竞赛奖项。共申报52项甘肃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10项课题参加甘肃省集中鉴定。2013年落实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879万元,受益学生5860人,资助面达到30%以上。落实中职学校免学费资金197万元,助学金135万元,受益学生分别为983人和899人,向5750名学生发放助学贷款3000余万元。落实学前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资金407万元,6526名农牧村幼儿吃上了营养餐。落实高中免费教育资金1611万元,受益学生达20063人。

文化事业

2013年末甘南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演出574场,观众29.63万人次,其中:农牧村演出261场,观众15.14万人次。甘南群艺(文化)馆9个,组织文艺活动26次,举办展览21个;博物馆(纪念馆)12个,藏品4433件、套;公共图书馆9个,总藏量37.09万册、件,接待读者7.21万人次。2013年甘南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1.29亿元,占GDP的1.2%。文化产业法人机构143个,增加34个,从业人员3017人,增加564人。

2013年广播综合复盖率100%。无线广播综合复盖率89.95%,电视综合复盖率100%,无线电视综合复盖率87.29%。广播电视农村直播卫星用户151951户。有线电视用户32465户,比上年增加5621户,其中:模拟电视用户7504户,减少6465户;数字电视用户24961户,增加12086户。2013年出版发行藏汉两文报纸275.93万份,下降9.4%。其中:藏文报26.88万份,下降19.2%;汉文报249.05万份,下降8.2%。

医疗事业

2013年末甘南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98所。各类医疗卫生技术人员3578名。藏医药专业人员807名。664个行政村已建村卫生室476所,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420所,占已建村卫生室的88.24%。有村医的行政村152个,占行政村的22.89%。

体育事业

2013年甘南组队参加了甘肃省青少年田径、摔跤、柔道、篮球、武术、跆拳道、乒乓球和足球锦标赛等八个大项的比赛,共获得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3枚。甘南共培养发展2、3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00余名。2013年批授国家二级运动员27名。14所中(小)学确定了网点教练员14名,常训运动员321名。新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健身气功协会、篮球协会、自行车协会4个协会。

社会保障

2013年甘南城乡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60.10万人,参保率86.6%。其中:城镇五项保险参保人数24.09万人,参保率92.3%。城镇五项保险参保人数中,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0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66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50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1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8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0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91万人。

2013年城镇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3.44亿元,增长6.2%,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14亿元,增长6.1%。甘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6.01万人,参保率98.4%。2013年征缴个人养老保险费0.32亿元,为7.45万名60周岁以上人员发放养老金0.63亿元。甘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2.33万人,增长1.2%,参合率98.8%。201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集基金总额1.78亿元,增长18.7%,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40元。新农合基金支出1.76亿元,增长22.2%,参合农牧民收益85.53万人次,下降6.6%。

甘南共有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156家,130家已完成刷卡机具的布放,完成率为83%。各县市与省级新农合平台对接“一卡通”已启用。甘南城市低保对象38436人,发放低保资金11615万元。农村低保对象168041人,发放低保资金21494万元。农牧村五保供养对象4378人,发放供养资金990万元。城市医疗救助24864人,发放救助资金520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39724人,发放救助资金2324万元。临时救助4655人,发放救助资金146万元。

文化习俗/甘南藏族自治州 地方文化

传记文学

从整个藏族文学史上来看,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就是传记文学尤为繁多。

素有“安多地区藏族政治、经济、宗教以及文化之中心”的拉卜楞寺,就是一个典范,它是古代安多地区藏族文化之大成,不仅是文学艺术的宝库,也是一个历史资料、文物的博物馆。这座保存着卷帙浩繁的藏文经典、历史档案和名着经版宝库,为当今世界所瞩目。据《拉卜楞寺总书目》统计,现存经籍六万五千余部,其中传记类就有380种之多。

史志典籍

文史不分,是藏族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特点。藏族史志典籍,既记述了古代藏族的历史,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又有很高的文学性。其中有些史志,本身就是很好的散文作品,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对藏族文学语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整体看,流传于世的这些史志记录了安多藏区各大寺院的高僧、各地历史、民族风情、风物传说、历史变革、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不但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甘南风俗

甘南藏族的风俗习惯是甘南藏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甘南藏族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和心理感情,是藏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藏族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服饰

甘南藏族由于长期生活在气候寒冷的高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喜欢穿用羊皮缝制的藏袍,藏袍宽大肥长、耐磨保暖,白天束带为衣,夜晚解带当被。藏袍一般样式是领宽,腰肥、袖管长出手面1尺多,下襟长出脚面2—3寸,开右襟。

饮食

安多藏族人家每日3~4餐,有奶茶、油条、糌粑,还有酸奶、肉饺、肉包、面条和手抓羊肉等,调剂花样甚多,以肉食为主。

蕨麻是藏族人民喜欢吃的食品。每到秋末,人们去挖蕨麻,晒干后储存。比较普遍的吃法是将大米和蕨麻熬成粥,并加糖和酥油,称“蕨哲”。只把蕨麻煮熟,加糖和酥油液,也是群众喜食的美味,将蕨麻炒熟后与干奶酪一起磨碎,用糖和酥油液拌匀,倒在圆形浅底器皿中,以红枣镶嵌在表面,凝固后就成了“星”。它是甘南牧区藏族的糕点。

民居

甘南藏族的住室有两种。牧民住的是帐房,农民住的是土木结构的平房。帐房是牦牛毛加工而成的,均为黑色,结实耐用。帐篷中间是长形土灶,左右两侧住宿,上席供奉佛像及经典,并陈设用铜、银制成的净水碗和酥油灯。一般帐篷呈四方形,用8根立柱支撑着,有10数根牛毛绳的一端与篷顶拴结,牵另一端至帐外,拴在约一丈远的木橛上,使得帐篷平展、稳固。帐篷面积一般为20平方米,顶高1.7至1.8米。顶部正中留一道宽一尺、长丈余可以开合的空隙,打开可以通风、排烟、散热,合盖则能防风雨、保温暖。

行路和运输

甘南藏族主要以牛马为交通工具。马是藏民的翅膀,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在藏区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婚姻家庭

一般甘南藏族的未婚男女,恋爱婚姻比较自由,但是正式结婚要聘娶,要双方父母同意。通婚范围,父系亲族严禁通婚;母系亲族经过几代以后方可通婚。藏族婚姻恋爱,虽然也讲究门当户对,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一般说来,较为自由。

抢婚是又一种婚姻形式。男女青年相爱,但女方父母不同意,男方便约好伙伴3—5人,夜间在女方的家门或帐篷柱上悄悄挂上一条哈达,瞒着女方家长把姑娘领走,第二天清晨托媒人到女方家求婚,待女方父母应允后,再举行结婚仪式,这就叫抢婚。招女婿也是甘南藏区常见的一种婚姻形式。有一些家庭,在女儿相中对象后,便托媒说亲,经对方父母同意,招为女婿。赘婿,不论在家庭和社会上,都受到尊重。

丧葬

甘南藏族认为人体是由土、水、火、气4种物质形成的,死后尸体仍要化为4种物质,所以甘南藏族的葬式分为土葬、水葬、火葬、风葬四种,最普遍的是风葬(也叫天葬)。

往来礼俗

甘南地区的藏族,重礼节、讲友谊、热情好客。见面时伸出双手,掌心向上,笑脸相迎。尊卑之间礼节极为严格,不能稍事疏忽。

遇婚丧和主要节日互送礼物。春节前杀牛宰羊,按户分成份子,相互赠送,对贵客则用带羊尾的脊骨肉做成手抓款待,表示格外尊敬。在家中同席饮酒、喝茶、吃饭,自觉地按年龄排序,长者上坐,如年长者迟到,则全体起立相迎。

禁忌

甘南藏族过去长期受到宗教的束缚,在生活上的禁忌特别多。有的禁忌属于卫生范围,如禁忌用自己的茶缸、饭碗在水缸内舀水;忌讳对着人面咳嗽等。有的属于礼貌等道德范畴,如禁忌背对着人,禁忌反手用勺添茶倒水等等。有的禁忌反映出宗教的影响,认为与生死祸福息息相关,如不用刀宰杀牲畜,忌吃马、驴、骡等圆蹄牲畜的肉,禁食狗、猫、老鹰、麻雀、乌鸦等有爪子动物肉,也不得借用他人的工具、炊具宰杀和煮食这些肉类。在家中,不能用脚踩踏锅灶,不能向着供佛的方向和老年人伸腿,不能跨越别人置放的衣帽,从别人身上跨过,不能吹口哨。家有病人或遇不幸事件,抑或是生孩子,家门口都得放火堆、贴红布、插柏枝,这些都是忌门的象征,生人不得入内;家中煨桑的火或酥油灯上,禁忌接火吸烟或燃蜡烛;家中不能唱情歌,不能讲爱情或与恋爱有关系的事情,在寺院里忌讳不尊重喇嘛、经典和寺院的言行。信仰佛教的人,在路上遇到玛尼堆或宝塔要下马、下车,顺时针方向绕一周;走进寺院要脱帽,表示对喇嘛和寺院的尊重;不准用手抚摸经典、佛像和法器,更不能跨越。灶火门前禁忌烤脚,烤鞋袜,也禁忌把鞋袜放在高处;禁忌对死者家庭成员再提死者的名字,更禁忌打杀鹰雕等等。

节日

甘南藏族的主要节日有春节、六月会,四月佛月节,五月端午节和十月燃灯节等。其中*闹的是春节和六月会。

甘南藏族传统的节日很多,地区性的节日更不计其数,内容繁杂,

生产习惯

甘南农区的藏族背土、送粪、春耕、夏耘、秋获等,多由妇女操作。解放前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工具较为原始。对水、旱、虫、雹等灾害无能为力,一般求之于宗教,-进行念经,煨桑活动。山地轮歇、作物倒茬等则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畜的适合当地情况的生产经验。在农业生产中一般都有自然形成的劳动组织形式,如“送粪组”、“耕种组”、“修渠组”、“收割组”等。

节庆活动

碌曲玛艾乡插箭节

插箭节是藏族草原上独特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是僧俗共同举行的一项宗教活动。意义是在离天最近的地方,将战争时使用的武器交给天神,以祈祷和平,所以插箭节都在各个村落*山上举行。因为是与战争相关的节日,所以女人都是不被允许参加的。

东部藏区特别是安多地区,各个部落、各个地域都有着自己的保护神。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些神是与众生命运息息相关、关系部落生死前途的救世主。因此,各部落对保护神的供奉十分丰厚。在供品中,箭镞便是最重要的一种。这一意识促成了甘青川一带牧区、半农半牧区的插箭节的产生。

某一部落、地域、村庄的"保护神",均设在这一地域*山巅或扼守交通要冲的山垭隘口上。人们以五彩的箭垛作为供奉的象征,每年为这些"保护神"举行供奉仪式--插换新的彩箭。

藏传佛教/甘南藏族自治州

玛曲县寺院

采日玛寺,全称为"采日玛赛德林,称帐篷寺活动点",是由原来的帐篷寺改为定居寺院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跟玛曲县采日玛乡向东约17公里。该寺是第二世喇嘛洛桑盖西丹贝尼玛的于参让部洛解体时,在当地佛教敬敌德奉献的处参让哇玛垢地方的两顶帐篷的基础上建立真情煌帐篷寺。1958年由于平判,反封建斗争的影响,活动点游脚僧人各归各队参加劳动,帐篷寺自动解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散落在各年由玛曲县人民政府仳准开放。

西合强寺院全称西合强寺格丹夏珠曲阔林,由第四世色拉仓于1906年创建军,当时有40多名僧侣,是一所帐篷寺。现在的西合强寺位于木西合乡赞格奥梅唐的右侧山包,归属格鲁派,寺院奉行近续传承仪轨。于1983年开始修建。

外香寺坐落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向北3公里处,外香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之一.也是最初按照六世班禅大师的嘱托由二世嘉木样大师久美昂布创建军于公元1780年,此间大师授胜乐金刚灌顶,并创建了密宗学院,此后三世喜木样创立了哲学院,任命嘉堪钦为该寺寺主。公元1909年四世嘉木样成立了时轮的修法仪轨。1936年五世嘉木样大师又成立了密集金刚之修法。所以该寺显密修学风气逐渐形成。

萨日玛寺全称为萨日玛扎西华丹林,原称萨日玛日朝培林,位于阿万仓乡玛宁扎西曲隆之地,始建于1873年,该寺系拉卜楞寺院108座属寺之一,寺主为开仓传承统. 寺院占地面积为53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76平方米。,

娘玛寺院于藏历第十四月出生水跎年(公元1834年)由康区多智钦寺奥达喇嘛创建,1937年正式搬迁至扎西贡赛滩,当时有僧人80多位,已修建经堂1座囊钦3座,僧舍70封佘院。在1957年之前寺内有多平。拉嘎旺,让召,样日三位喇嘛活佛。1958年平叛。反封建斗争中,寺院被关闭,"文革"期内全部僧舍,囊钦都被拆除,只保留了大经堂。1981年7月,玛曲县政府批准恢复开放,载止2008年4月全寺有僧侣228名。寺院现已恢复到:有大小经堂内有莲花生大师金像1座,释迦牟尼,无量寿佛,大悲观音菩萨等佛像,师君三尊等佛以壁画,唐卡60多幅,<甘珠尔>>大藏经2套,《丹珠尔》1套,金汁书写的《解脱经》,银汁写的《般若八千颂》及《贤动经》,《大宝伏藏》等千佘卷,黄铜铸宝塔8对等。该寺重新批准开放后,由法师负寺院全部务。多智钦.更桑久美丹贝尼玛成来为*任法师.让召为第二任法师,华桑为第三任法师,奥坚龙珠为第四任法师;西热加措遵照第四世多智钦仓.久美图旦成来任为第七任法师(1990年去逝),桑青为第七任法师(1994年6月逝世),此后由珠阿旺罗周为第八任法师。

乃日玛寺,藏语全称为"桑俄塔尔哇朗",意为"密乘脱洲",位于玛曲县采日玛乡境内黄河南流段岸向西约14公里,该寺于藏历十六统迥金马年(公元1930年)由甘赤哇罗桑华旦创建。属拉卜楞寺的属寺。1981年由玛曲县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僧侣60多院,目前正修大经堂。寺内供奉有甘丹哇索活佛所赐《甘珠尔》大藏经及霍尔藏仓活佛,大法台华旦加措所赐吉祥天女唐卡。寺院的主要法会有:每年举行密集,十三尊大妻德,普明等自入法会七次;夏季举行坐夏法事。

木拉寺由西铁活佛嘉贡·仁青加华道吉于1692年创建,当时有45名僧侣,是一所帐篷寺。是一座宁玛派修行禅院,归属西康宁玛派噶陀寺,寺院奉行近续传承仪轨。现位于木西合乡木拉村噶曲河与交宗杂玛山之间黄河之滨鲁卫隆哇之地。

齐哈玛扎西曲朗寺位于齐哈玛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96公里,始建于1918年,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欧拉乡年图寺位于克勤村岗尔隆沟口,距乡政府2公里,始建于1781年(当时为帐篷寺),全称为年图寺格丹达木贡吉林,第二世嘉木样·贡去乎久美昂吾授意并由*世年图交巴仓创建。

参智合寺,全称参智合噶丹扎西曲沛林寺,位于曼日玛乡毛然大山南边,创建于藏历第十四胜土免年(公元1819年),由第三世参智合堪布.贡曲陈来华桑布创立。系藏传佛教格鲁派。此后该寺年扩建,至公元1957年诋成为玛曲县*一座寺院。1996年4月1日由玛曲县人民政府批准并登记。

碌曲县寺院

郎木寺院位于碌曲县郎木寺镇郎木村,藏语全称"郎木寺噶丹雪珠皖嘎昭吾林",意为"郎木寺具喜论修白连花解脱洲",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寺主是郎木赛赤活佛。该寺由第五十三任噶丹赛赤坚赞桑盖大师于1748年创建,历经五世赛赤活佛的护持和扩建,成为甘·青·川交界地区规模宏大,建筑雄伟的名寺。1958年前,该寺设闻思、续部、时轮、印经、医学等五个学院,建有大经堂、金瓦殿等殿堂囊欠近二十座,静修院两处,信教群众分布在碌曲郎木寺、阿拉及卓尼、迭部和四川江岔热瓦等地。该寺在1958年和"文革"中先后被拆毁,1981年5月批准开放复建。

西仓寺院位于碌曲县西仓乡新寺村,藏语全称"西仓噶丹曲科林",意为"西仓具喜*洲",由第二德哇仓活佛加洋士旦尼玛于1839年创建,寺主是德哇仓活佛,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清道光皇帝御赐"智度寺"、"松额寺"铜质和木质匾额。1958年前设有闻思学院,建有大经堂等殿堂10座,大小活佛囊欠19院,僧舍197院,常住活佛5位,僧侣497人。1933年曾遭鲁大昌兵匪洗劫,烧毁了除大经堂和3座囊欠以外的所有建筑,后逐步复建。该寺1958年"民改"中得到保留,"文革"中被毁,1981年6月批准开放复建。

拉仁关寺院位于碌曲县拉仁关乡唐科村,藏语全称"拉仁关旧寺噶丹琼培林",意为"拉仁关旧寺具喜法兴洲",该寺创建于1712年,由*世嘉木样大师的亲传弟子云旦然降巴创建,是拉卜愣寺院的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1958年前设有续部学院,建有大经堂1座,佛殿、护法殿2座,大佛塔1座,活佛囊欠4院,活佛寝宫3院,僧舍42院,住寺僧侣近百人。该寺院在1958年及"文革"中先后被毁,1981年批准开放复建。

毛日寺院位于碌曲县双岔乡毛日村,藏语全称"毛日寺噶丹桑培林",意为"毛日寺具喜依仁洲"。该寺创建于1780年,由二世萨察仓.吉美南木卡活佛创建,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寺主是萨察仓活佛。清朝嘉靖皇帝御赐"依仁寺"匾额。新*成立前该寺的佛事由四川格尔底寺院管理,委派赤巴(法台)。该寺1933年遭国民党军阀鲁大昌兵匪洗劫,烧毁了2座囊欠及许多文物。1958年前设有上续部学院、红教扎仓,建有大经堂1座,佛殿4座,囊欠3座,僧舍29院,僧侣96人,红教教职人员40余人。"文革"中寺院被拆毁,1981年9月批准开放复建。

旺藏寺院位于碌曲县双岔乡落措村,藏语全称"旺藏桑钦曲培林",意为"旺藏寺大密法盛洲"。该寺创建于1844年,由依拉文布创建,后将寺院献给郎木赛赤,成为郎木寺院属寺,寺主是郎木赛赤活佛和依拉久美活佛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1958年前设有上续部学院,建有大经堂1座,佛殿2座,活佛囊欠2院,大小佛塔10座,僧舍70余院,僧侣130余人。寺院在"文革"中被毁,1981年6月批准开放复建。

松多寺院位于碌曲县双岔乡多松多村民小组,藏语全称"娘仓多松多寺噶丹雪珠彭措热吉林",意为"娘仓多松多寺具喜论修圆满兴盛洲"。该寺创建于1305年前后,由娘官人罗哲及达温波官人二人创建,寺主是娘仓活佛,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1958年前设有下续部学院,建有大经堂1座,活佛囊欠1院,僧舍23院,住寺僧侣60余人。寺院在1958年及"文革"中被毁,1981年9月批准开放复建。

吉扎寺院位于碌曲县阿拉乡吉扎村,藏语全称"吉扎寺彭措盖派林",意为"吉扎寺圆满善盛州"。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该寺由卓尼昂毛罗藏毛兰木于1738年创建后献给郎木赛赤活佛,成为郎木寺院的属寺,寺主是郎木赛赤活佛。1958年前设有下续部学院,建有大经堂1座,佛殿2座,佛塔1座,囊欠5院,僧舍43院,由郎木寺院委派的常住赤哇1人,僧侣80余人。寺院在"文革"中被毁,1981年9月批准开放复建。

丁果寺院位于碌曲县阿拉乡田多村,藏语全称"丁古噶·德钦塔哇林",意为"丁古寺大乐起安洲",属藏传佛教格鲁派。该寺始建于1734年,由卓尼吊主·罗藏毛兰木将原有的四处小寺及静修院合并建成,后将寺院献给郎木寺赛赤,成为郎木寺院的属寺,寺主是郎木赛赤活佛。1958年前设下续部学院,建有经堂两座,佛殿3座,活佛囊欠3院,佛塔1座,嘛呢经轮房四处,茶房公房各1院,僧舍92院,僧侣190多人。寺院"文革"中被毁,1981年批准开放复建。

旅游景点/甘南藏族自治州 景点列表

甘南可供开发利用的景区景点有7大类33种153处。

自然景观
莲花山 迭山 翠峰山 太子山 白石崖溶洞
腊子口溶洞 黄河母亲石 象形山石 则岔石 扎尕那石
六字真言石 黄河首曲 冶木峡 尕海湖 达宗湖
冶海湖 桑科草原 甘加草原 尕海候鸟保护区 阿夏沟熊猫栖息地
赤壁幽 常爷池 鸭蛋岛 大海沟 大峪沟
人文景观
拉卜楞寺 郎木寺 禅定寺 贡巴寺 远古苯教甘加佐海寺
华年古城 汉零王国天子珊瑚城遗址 砖瓦窑遗址 苏维埃旧址 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
甘加八角城堡遗址 唐蕃边塞重镇汉百石县旧址 明代城墙 羊巴古城 桑科古城
茨日那村毛主席居 天险腊子口 唐蕃古道 中央政治局俄界会议
民族风情
正月十三晒佛节 正月十四跳神节 正月十五酥油灯会 七月和十月的大法会
博峪采花节 黑水沟朝水节 元宵节松棚灯会 莲花山花儿会
插箭节 万人拔河 草原香浪节 赛马会
旅游贴士

甘南地区是宗教影响力极大的地区,切记要尊重当地不同民族的风俗和宗教习惯。比如,参观清真寺前,需征得寺里管理人员的同意。参观时,*有穆斯林的带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不要随便拍摄寺庙、僧侣,不要随便摸喇嘛的头等。

旅游线路

甘南四日游

1、线路特色:四天的游览时间基本可以复盖甘南的各主要景点。

2、线路设计:

*天

桑科草原--拉卜楞寺--贡唐宝塔

桑科草原辽阔无际,是一处极为宝贵的自然旅游景区。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佛学学府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贡唐宝塔位于拉卜楞寺西南角,因塔内供有从尼泊尔迎请来的无量光佛(阿弥陀佛)像而享誉海内外。

第二天

米拉日巴佛阁--合作森林公园--当周草原

米拉日巴佛阁反映藏传佛教内容的各类壁画规模巨大,绘画技法高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合作森林公园地处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南郊,杉树、杨树连片成林,藏式佛塔、亭、阁掩映其间,花团锦簇,曲径通幽。当周草原阴坡地带绿树成荫,阳坡地带绿草连天,高山、森林、草原和亭台帐篷融为一体,是一个地势平缓开阔的自然风景旅游区。

第三天

则岔石林--尕海湖

则岔石林全长10公里,是一处由地壳变化上升造成的硅灰岩石景观,经过长年累月的风雨剥蚀和流水的侵蚀,形成各异的奇峰怪石,巍然屹立,远远望去,如一片岩石森林。尕海湖是甘南*大淡水湖,是青藏高原东部的一块重要湿地,被誉为高原上的一颗明珠。

第四天

黄河首曲--格萨尔广场--郎木寺

黄河流经玛曲大草原时,突然一个回湾,形成了秀美绝伦的“天下黄河九曲十八湾”之首曲景观。观赏完黄河首曲后,前往玛曲县城,参观格萨尔广场的格萨尔神马雕塑。之后前往郎木寺镇,参观佛教寺院。

政府供养/甘南藏族自治州

2015年8月,*政府加大对藏区僧人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力度,甘南州9成以上的僧人都纳入医保,4成左右的僧人纳入低保,并且所有在册僧人每人每月还能领取150元的补助金。

藏区僧人群体老龄化,仅就甘南藏区来说,共有70岁以上老年僧人700多名,分布在123个寺院。西仓寺是甘南藏族自治州规模较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拥有僧人332人,但像贡去嘉措这样的老年僧人就占了将近三分之一。

政治经济/甘南藏族自治州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甘南藏族自治州辖1个县级市、7个县。即合作市,夏河、碌曲、玛曲、临潭、卓尼、迭部、舟曲7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