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占地面积 150.2 亩(已规划增加校园面积 323 亩),现建筑面积 74846 平方米 ,现有 2 个校区,老校区位于抚州市赣东大道 1111 号,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风景秀丽。新校区位于抚州市金巢经济开发区,新的学校规划蓝图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
其中教学实验用房 41845 平方米 ,学生宿舍 26266 平方米 。 学校现有藏书 14 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1000 万余元,校内有附属医院 2 个、实验药厂 1 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78 个。
学校面向全国 19 个省市招生,现有各类学生 5400 余人,其中大专生 1089 人,高职生 2493 人,中专生 863 人,成人教育生近 1000 人。
学校设立 3 个系(即中医系、中药系、护理系),开设大专专业有 9 个(即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制剂技术、医疗美容技术、中医骨伤、药物制剂技术、针灸推拿、中药、护理)。
学校现有教职工 236 人,其中专任教师 180 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 164 人,其中研究生学历 40 人,硕士研究生 13 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30%。教授18人,副教授41人,具有教学和临床资格的双师型教师占60%,共120 人。高级职称教师占30%,同时,学校加强与知名院校的联系,先后聘请了包括中科院院士陈可冀、*中西医结合副会长危北海、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琦等 10 余位国内著名教授、专家为我校名誉教授。
仅 2005 年,学校申报了各级各类课题 48 项,立项 23 项,其中省级 8 项,发表论文 41 篇,参编著作 68 部,其中主编或副主编全国规划教材等著作 17 部。仅 2006 年,学校获立项的省厅级课题近30项,其中江西省卫生厅立项 10 项,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1 项,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 5 项,有 3 项课题由省卫生厅上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批。
学校先后获得“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园林化单位”、“江西省人事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校实行以普通专科教育为主、本科专科并举的办学体制,有医疗系、药学系、护理系、医学基础部、公共与社会科学部、临床部、成教部等教学单位,开设了中医学(中医临床方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方向)、中医骨伤、针灸推拿、中药制药、医学美容技术、中药学、药物制剂技术、护理等多个专业。同时我校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联合办学,承办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药等本科层次教学任务。学校现有附属医院 2 个、药厂 1 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88 个。
学校面向江西、广东、海南、浙江、山东、辽宁、海南、新疆等24个省市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 4000余人。学校就业前景广泛,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北京、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就业基地近百个,形成了辐射中部地区和东南沿海省市发达的就业信息网。
现任领导/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
黄华
校长
何哓晖
校长 党委书记
龚玉秀
党委副书记
杨海旺
党委委员、副校长
陈建章
党委委员、副校长
涂国卿
副校长
傅淑青
名誉校长
王普发
副调研员
肖振辉
校长助理
王砥
陈可冀
危北海
王琦
朱兵
王灵台
沈庆法
李其忠
范崔生
佘运初
李宾孙
同时,学校加强与知名院校的联系,先后聘请了包括中科院院士陈可冀、*中西医结合副会长危北海、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琦等 10 余位国内著名教授、专家为该校名誉教授。
院系设置/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设立 3 个系
1)中医系
2)中药系
3)护理系
大专毕业证
2. 远程教育——参加考试进入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学习。
3. 函授教育——参加考试进入江西中医学院成教学院本科学习。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中医骨伤学
中药学
中药制药技术
药物制剂技术
护理学
医疗美容技术
针灸推拿学
“ 五年一贯制 ” 大专 ( 高职 )
1. 远程教育——参加考试进入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学习。
2. 函授教育——参加考试进入江西中医学院成教学院本科学习。
中药学
中药制药技术
药物制剂技术
护理学
普通中专
1. 远程教育——参加考试进入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专科学习。
2. 函授教育——参加考试进入江西中医学院成教学院和我校成教部专科学习。
护理学
医疗美容技术
大力实施“双证制”教育,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可获得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学校积极拓展教育方式,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建立联合培养模式,承担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药等本科专业继续教育。据2013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中医学、中药学2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基础、中医筋伤学等3门省级精品课程,有思政理论课、中医基础理论、病原与微生物学、英语等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有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学、中药、护理等5个省级特色专业。
就业实习
据2013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有在校生8000余人。学校大力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通过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带薪实习、实习就业一体化等培养模式,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2010年和2012年先后荣获江西省教育厅2007-2009年度和2010-2012年度“江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
学校有直属和非直属附属医院各一所、附属药厂1个,省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30多个,先后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北京、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建立100多个稳定的就业网点,形成辐射中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就业信息网络;组织优秀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和“大学生应征入伍”;学校积极探索“走出国门”就业思路,开拓国外就业市场。已选派7名优秀毕业生赴英国带薪实习。近四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居全省专科学校和医药类高职双*。[1]
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学校建立了解剖实验中心、形态学实验中心、机能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语音室、临床实训中心、针推骨伤实训中心(含大世界休闲中心和康复保健部)、护理学实训中心、药学实训中心(含茅排中草药基地、校内药苑、中药研究所和附属药厂)、美容实训中心等11个实训(实验)中心和1个临床实训基地(含附属医院、新建临床大楼),共101个实训(验)室,总面积40031m。多数专业都具备了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软硬件配套的校内实训基地。其中针灸推拿和康复保健教学基地、附属药厂和附属医院等在同类学校中处于先进水平。“中药技能实训中心”获批2012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项目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先后与省内外113家单位或机构签订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协议书,其中有上海曙光医院、江西省中医院、省内县级二甲以上的人民医院和中医院等医疗单位69家;有上海珍奥药业、广东万方药业、江西汇仁集团公司等31家通过了GMP认定或通过GSP认证的医药企业;有常熟雅芳美容院、南京明水整形中心、南昌梦婷医学美容院等13家具有专业美容资质的美容机构。
学生获奖
据2013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学生在省市各类大赛上屡创佳绩,2007年获得全国中医药行业文艺汇演优秀节目奖、江西省大学生电视歌舞大赛优秀节目奖、江西省健美*赛一等奖、江西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团体三等奖等;2008年我校学生在第五届“挑战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口语竞赛(江西赛区)中获得一等奖,2010年全省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说课比赛“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学术研究/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科研机构
截止到2013年5月22日,学校建有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中医基础实验室、胸腹部网络多媒体综合教学仿真诊断学实验室、ICU模拟监护病房、中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科研成果
据2013年学校官网显示,2005年以来,学校教师主持科研课题200余项,其中*课题子课题2项,省级以上课题17项;主持省教改课题33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发表论文280余篇,编写教材、著作80余部;2007年学校正式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依托单位。近几年在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二版修订编写工作中,学校14名教师担任主编,18人担任副主编,40多人参编,参编人数位列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学院荣誉/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西省园林化单位”、 “全省教育系统‘规范管理年’活动先进集体”和“江西省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原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舒晓琴,江西省副省长孙刚、省教育厅厅长虞国庆等领导先后到校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