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政经学院         (认领)

伦敦政经学院 (http://www.lse.ac.uk/)
网站类型:国外高校
运营单位:公司
建站时间:2025-04-21
发布信息数量:不限制
keywords/关键词:
description/描述: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is unique in its concentration 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ross the full range of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ciences.
详细说明

伦敦政经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英语:TheLondonSchoolofEconomicsandPoliticalScience,多简称LSE),位于英国伦敦,成立于1895年,是一所专注于社会科学的大学,为伦敦大学的成员学院之一。它将自己定位为:“*社会科学教育及研究机构”。它对社会学科的专注在伦敦大学和全英国都是*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简称伦敦政经学院)一直以来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帝国学院伦敦大学学院一起并称为“英国G5大学集团”,它也是英国金三角名校和罗素大学集团的成员。《卫报》曾评价伦敦政经学院,称其与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和国王学院“在英国的的名声只有牛剑才能超越。”

政经简介/伦敦政经学院

伦敦政经学院的校园位于伦敦市的法律中心Holborn,毗邻皇室法庭、英国广播公司和伦敦四大法律学院,其中最著名的林肯法律学院就近在咫尺。伦敦政经学院教学与研究以社会科学为主,教学质素与研究成就在全球享负盛名。《星期日泰晤士报》和《卫报》的2006年全英大学排行榜中,伦敦政经学院排名第三,而在2005年11月发表的《泰晤士专上教育增刊》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伦敦政经学院排行第112004年12月更获同一机构列为全球排行第二的社会科学类大学。

伦敦政经学院是法律经济学国际关系政治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社会政策等方面研究的全球先驱。校友及教员之中包括15名诺贝尔奖得奖者、42名政府或国家元首、29名英国下议院议员及29名上议院议员。

学生国际化是学院的特色之一。全日制学生约有7500名,其中英国本地生占34%,另外18%来自欧盟成员国,44%来自世界其他120多个国家及地区。本科生占48%,研究生占52%。

政经历史/伦敦政经学院

伦敦政经学院在1895年由工人社会主义组织费边社成员韦伯夫妇(SidneyandBeatriceWebb)、格雷厄姆·华莱斯(GrahamWallas)和萧伯纳(BernardShaw)建立。建立之初,资金由私人慈善家提供,包括来自费边社成员HenryHuntHutchinson的20,000英镑的遗赠。由于其创始人都坚信由改良主义者,而非革命者来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伦敦政经学院的建立就是为了辅助费边社达到其建设更好社会的目的,因此它的研究课题一直专注于贫穷、财富不均等相关议题。这使得费边社和伦敦政经都成为影响英国工党的重要力量之一。

由于当时英国缺乏良好教授和研究——其硕士学生数量相比其他国家少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建立的目的在于重新教育培养英国的政商精英。就在学校建立前一年,英国科学促进会曾表示了系统学习社会科学的需要。韦伯夫妇考虑到伦敦政经学院的办学目的,实际上采用了当时巴黎政治学院的全面涵盖了社科领域的课程安排。1895年10月,伦敦政经学院在Adelphi的约翰街9号正式开学。

学校得到迅速扩张,在1896年9月就与新建的校图书馆英国政治经济图书馆一起搬到了AdelphiTerrace10号,并在后来几年继续发展的步伐。到了1900年,学校被伦敦大学认可为其所属的一个经济院系,并与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和博士生。与此同时,伦敦政经学院的学术范围开始扩展到其他社科学科,包括地理(1902年)、哲学(1903年),然后是国际关系历史法律心理学社会学。到了1902年,小小的AdelphiTerrace校区已经容纳不下整个学校,于是伦敦政经学院当年正式搬到了学校现在位于Aldwych和国王道的校址——离白厅近在咫尺。学校的老教学楼(OldBuilding)在1922年正式在HoughtonStreet落成,1920年得到英王乔治五世奠基,至今仍然是学校重要的办公和教学用地。

福利国家理论建立者和英国国民卫生保健系统的创立者,威廉·贝弗里奇做校长的几年里,伦敦政经重新定义了经济学,这一新构想即“(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科学”后来被作为经济学的标准定义。在这个标准上看,伦敦政经应该被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始祖。贝弗里奇任命弗里德里克·哈耶克为教授,而后者通过他与凯恩斯著名的争论将伦敦政经学院推上舞台。而伦敦政经与凯恩斯代表的剑桥大学的两钟思想形成了现代经济学两个主要的学派,至今还在争论福利国家和完全市场经济的优劣。另一方面,与此同时学校的政治学教授哈罗德·拉斯基,作为极左政策的倡导者,也对英国政治有巨大影响。很多知名的世界领袖,包括约翰·肯尼迪,在伦敦政经就学时都受到他的影响。

伦敦政经最初的倾向社会主义的声誉,在1960年代发生了变化。当时的校长WA努力抗争,使学校摆脱了费边社的影响。这在当时引发了许多学生抗议,甚至包括了当时服务学校多年,作为伦敦政经的校董会主席的昂内尔·罗宾斯

伦敦政经学院的前任校长安东尼·纪登斯是政治中间派“第三种道路”的创始人。托尼·布莱尔比尔·克林顿都是其追随者。托尼·布莱尔2005年在学校为费边窗的永久展示揭幕。

科系设置/伦敦政经学院

伦敦政经学院上大课的情景伦敦政经学院提供超过120个科学硕士(MSc)课程,2个公共管理硕士(MPA)课程,一个法律硕士(LLM)课程,30个科学学士(BSc)课程,一个法律学士(LLB)学位,2个艺术学士(BA)学位(国际历史和地理)。这些课程通过学校19个科系,超过30个研究中心和一个语言教学中心授课。主要科系及研究中心如下表:

经济学系法律系政府政治系雇佣关系与组织行为组(EROB)
社会学系地理与环境系社会政策系信息系统与创新组
人类学系国际关系系欧洲学会管理经济学与策略组
财经会计系国际历史系性别学会动作研究组
数学系管理系发展研究学会伦敦商务孔子学院
统计学系媒体与传播系社会心理学会哲学、逻辑与科学方法系


 

 

 

 

 

由于所授社会科学课程都紧密相联,所有本科生在*年和第二年都被允许选择至少一个专业以外的课程,以拓展他们的社科教育。此外学校也开放大课,不同科系的学生都可以旁听。学校主要以大课和小班两种方式授课,大课人数依不同课程而定,*大课(如基础经济学)一般由将近千人参加,而小班通常有10-20人一班。

进入伦敦政经的竞争十分激烈,其研究生的入学要求是必须取得英国本科的*(First)或第二等(UpperSecond)学位,或外国大学的同等学位。它的本科课程申请也是全英竞争最激烈的,平均13.4人才获得一个位置,超过牛剑。其中一些课程,比如法律经济,竞争更加激烈,超过20个人竞争一个位置。2007年,其入学要求为大学入学(UCAS)点数476,相当于在A-Level取得AAAA。由于伦敦政经申请人数众多,它和牛津剑桥一起,是全英三个从来没有进入大学入学(UCAS)较后清理录取程序(Clearing)的三所大学。

伦敦政经也和其他英国*大学一起卷入了“私立学校高接受率”的风波。而根据私立学校委员会(IndependentSchoolsCouncil)在2006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私立学校学生在伦敦政经取得一个位置的几率仅为29.7%,是罗素集团大学里*。

伦敦政经同时也与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和巴黎HEC管理学院,共同提供名叫“TRUIM”的MBA课程。时长为16个月的课程,将六个学习模块安排在全球5个商业区域。WhitefieldConsulting和金融时报,在2007年都将TRIUM商学院列为EMBA课程全球第二。

此外,伦敦政经暑期学校(LSESummerSchool)自从1989年成立以来也已经有所发展,2006年的申请人数超过3,000人。该课程提供超过50个科目,内容与本科类似,包括了会计金融法律国际关系和管理等等。在每年7月-8月,伦敦政经也与北京大学合办“伦敦政经-北大暑期学校”。

图书馆/伦敦政经学院

图书馆——英国政治经济图书馆,建立于1896年,是全球*社会科学类图书馆。始建于1896年,位于昂内尔·罗宾斯楼(LionelRobbinsBuilding)。作为英国*社科图书馆,其藏书有重要的国内和国际价值。图书馆一度24小时全天候开放,但这个计划于2007年停止,现在每天从早上8点到午夜都会开放,考试期24小时开放。图书馆每天大约有6,500人次访问。它还开设有特别国际研究藏馆,为每年12,000名校外读者使用。

图书馆在世界范围搜集书刊,但其藏书都是主要的欧洲语言写成。图书馆共藏书超过四百万册,涵盖了主要的社会科学领域。图书馆藏有大量19世纪初以来的政府出版物统计资料学术期刊。1946年以来,图书馆成为联合国指定的存档图书馆,用来存放联合国出版的文档和出版物。其他国际组织,包括OCED、国际劳工组织关税暨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官方资料在馆内均有收藏。

2000年,学院花费3500万英镑改造原有图书馆,新图书馆由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设计,采用了富有争议的螺旋型楼梯设计。新的图书馆现有450台PC台式电脑和226个笔记本电脑插座。四楼和五楼是专门用于学术的“LSE研究室”。新的图书馆仍然是师生们最喜欢去的地方,调查显示伦敦政经学院的学生年借书量是英国平均值的4倍(约350本)。

肖氏图书馆(ShawLibrary)是学院另一间图书馆,提供小说等休闲读物,位于学院老教学楼(OldBuilding)内,费边窗(FabianWindow)也在这里展示。此外学院的学生也可以使用伦敦大学学其他成员学院的图书馆,以及位于罗素广场伦敦大学议事大楼的额外设施。

学生公寓/伦敦政经学院

伦敦政经学院的住宿安排在其开设的学生公寓,学生公寓分布在伦敦市中心十个不同的区域。在学生公寓居住的学生超过3,400人。此外,*年本科生中大约有25%的学生居住在与伦敦大学其他学院共享的几个学生公寓里。学校保证所有的一年级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都可以住在学生公寓,但在校园内就没有住宿提供。最近的Grosvenor公寓离学校有步行5分钟的路程,而最远的公寓坐地铁和公共汽车都要花45分钟。大部分的学生公寓都是不同国家种族、男女在一起居住的。公寓一般提供31周,即不包括复活节和圣诞节假期,或者40周的住宿合约。

*学生公寓Bankside公寓于1996年开放,8层楼可以居住617名学生。该公寓毗邻泰晤士河南岸,在著名的泰特现代艺术馆后面,位置优越。1995年开放的HighHolborn公寓是第二大的学生公寓,离学校10分钟步行路程。其他公寓都分布在伦敦较好的地段,包括Butler'sWharf公寓坐落在敦塔桥旁边,Rosebery公寓位于繁华的Islington区,以学校前教授命名的Carr-Saunders公寓就坐落在富裕西区的伦敦电视塔旁。

2005年后,学校开设了三个新的学生公寓用来满足全部的*年本科生的需求。2006年开设的LilianKnowles公寓可以容纳360个学生。2006年10月新开放了位于诺森伯兰大街(NorthumberlandAvenue)的学生公寓。该公寓毗邻特拉法加广场和泰晤士河,离著名的商业区牛津街、皮卡底里圆环、伦敦唐人街、柯芬园和众多西区剧院都很近。公寓楼被列为二级建筑,在维多利亚时代曾经是豪华酒店,后来作为政府办公使用。

距学校最近伦敦地铁站是Holborn站,Temple站和柯芬园站(CoventGarden)。2007年11月14日之后,通往欧洲大陆的欧洲之星火车移到圣潘可拉斯车站,距离学校步行大约要25分钟。此外,到Aldwych和国王大道的公共汽车会直接停在学校的Houghton街。

经济影响/伦敦政经学院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对于对经济学的理解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很多都能通过以下个人和他们的作品所体现,这些人都曾经在伦敦政经或教授过,或研究过,或学习过。尽管以下大多数经济学家最终都因某个理论或作品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下面主要列出的是他们对于整体现代经济学模型和思想所做的重要影响:

约翰·希克斯,最著名的贡献是创造了IS-LM模型,成为现在所有大学学习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起点

弗里德里克·哈耶克,诺贝尔经济学奖1974年获奖者,是经济自由主义最主要的倡导者,他的文献可以定义英国和美国分别在撒切尔夫人里根总统时代的主要经济政策。哈耶克哲学的实施曾经导致了很多关键的经济结果,包括工会的减少。BeanandCrafts的论文称这一点成为两国过去25年里经济停滞的主要原因,而同一时期欧洲其他主要国家都实现了稳定的经济繁荣。他同时也对最终导致东欧共产主义瓦解的自由市场思潮产生重要影响。

詹姆斯·米德因其贸易理论的开创性研究获奖。

威廉·阿瑟·刘易斯,发展出经济学重要的“二元经济”模型,用来证明经济工业化理论的主要基础,也为Heywood对于英法工业化比较的“修正主义”观点垫下基础。刘易斯同时也对贸易理论中*贸易条件的重要性有尖端的研究。

默顿·米勒1990年因其在金融经济学的理论工作与他人分享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罗纳德·科斯因其对于交易成本重要的发现和分类,以及完善的产权界定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获得了199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阿马蒂亚·库马尔·森因其在发展经济学的诸多贡献在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工作包括了在性别平等方面的研究,他在作品中指代抽象的某人时总是用“她的”,而非“他的”。森后来离开伦敦政经,转往牛津教书,但在经济系他并没有被允许教授自己著名的关于贫困的课程。

罗伯特·蒙代尔,被称为欧元之父,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其主要研究领域是较优货币区。他的工作仍然是现在分析和评价单一货币有效性的主要支柱。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成为IS-LM模型的一个有效延伸,帮助研究国际平衡,同时也是分析浮动和固定汇率相对优劣的基本理论。

乔治·阿克洛夫,诺贝尔经济学奖2001年的获得者,他以1970年刊登在经济学季刊的文章《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而著名。在这篇文章中,他指出了会损害市场,被它称为不对称信息的问题。
同时,伦敦政经学院的威廉·菲利普斯,虽然从未获得诺贝尔奖,但其1958年提出的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成为政府经济政策关于失业和
通胀的重要依据。

除了学术上的贡献,大学及其毕业生不断对经济学界做出重要的贡献。2006年1月,IDEAS经济研究报告将伦敦政经学院列为全球第三的大学经济研究系,是非美国大学的*名。

耶鲁大学1999年分析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影响,分析了全球*100名经济学博士生。伦敦经济学院因为其毕业生名下发表的研究超过2000页而名列全球*。

英国科研评估考核(ResearchAssessmentExercise)将伦敦政经学院的经济系,在过去两次考核中(1996年和2001年)评为*5A级。许多非政府机构普遍都将伦敦政经的经济研究所和经济系列为全球前20,大多时候都是美国以外的机构中*。尽管其研究方向集中在经济学,伦敦政经还是世界前12名研究机构之一。

政策影响/伦敦政经学院

伦敦政经学院通过其与政界商界法律界的紧密联系,一直以来对国际社会一直有重要影响,卫报曾经提到:

“各个大臣们都再一次深切感受到(伦敦政经)学院的政治影响,这种影响渗入了议会、白厅和英格兰银行……伦敦政经学院的优势在于它与政治进程紧密相联: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是学校的前教授。下议院教育委员会主席BarrySheerman,与工党议员FrankJudd都位居校董会。校董会上同样也有保守党议员VirginiaBottomley和RichardShepherd的身影,当然不能不提的还有Saatchi勋爵和LadyHowe。

相关词条/伦敦政经学院

          
斯坦福大学爱丁堡大学
南安普顿大学 皇家霍洛威学院
布里斯托大学帝国理工大学

 

 

参考资料/伦敦政经学院

zh.wikipedia/wiki/%E5%80%AB%E6%95%A6%E6%94%BF%E6%B2%BB%E7%B6%93%E6%BF%9F%E5%AD%B8%E9%99%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