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台州学院 台州学院的前身为台州师范专科学校,系1949年7月由浙江省立台州师范学校(该校发轫于1907年,初系三台中学堂的简易师范科)和临海县立师范学校(该校始建于1913年秋,初名台属联立女子师范学堂)合并而成。
1954年1月,台州师范学校改名为临海师范学校,隶属临海县,招生范围仍为台州地区各县。
1958年6月,临海师范学校改办台州师范专科学校。
1959年6月,该校被撤并,改校名为临海师范。
1967年7月改校名为台州工农师范。
台州学院建筑1970年7月,浙师院一分为三,部分教职工来校再次创办台州师范专科学校。
1974年11月,学校复名为台州师范学校。
1974年12月,原浙师院教职工返回浙师院。同时,台州师范三峰分校建立(即现临海师范前身)。
1978年4月,浙江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改台州师范学校为浙师院台州分校,自此,学校从中专升格为大专。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台州师范专科学校。根据省、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先后于1995年和2000年,把台州教师进修学院和临海师范学校并入台州师专。
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 台州师专升格为台州学院。
办学条件/台州学院 学校在临海和椒江两地办学,校园总占地面积1500亩,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现有馆藏纸质图书175万册,数字资源总量41984G,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312万元,建有标准田径运动场、游泳池等先进设施。
学校下设14个二级学院,开设了41个本科专业,其中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优势)专业12个,约占三分之一,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4675人。有市级以上重点学科1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重点实验室等各级各类平台10多个,是浙江省10大教师教育基地之一。
师资力量
学校通过内培外引,建立了一支学术深厚、教书育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260余人,专任教师860人,正高级职称80人,副高级职称230人,博士152人,硕、博士占73%,还聘请3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教师中有6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30多人次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各类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10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1人被评为省功勋教师,1人被评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重点资助人员,4人入选省“151”人才工程,6人被评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1人受聘担任国内名校的研究生导师。学校还聘请了3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
人才培育
台州学院风景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性、综合性、高教性”的办学定位,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学生在各类省级以上竞赛中屡创佳绩,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4%左右。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德国、韩国、新西兰、瑞典等国的近20所高校开展交流合作,已培养多批外国留学生,在校学生可以出国留学。
学校秉承“澡身浴德、修业及时”的校训,致力于培养“专业的人、文化的人、世界的人”。学校曾获全国绿化和先进模范单位、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省平安校园、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单位等多项荣誉。
台州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狠抓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生在省大学生英语歌咏比赛和美术比赛等屡创佳绩。
历经了百年风雨历程的台州学院,正沐浴着21世纪的阳光,乘势而上,朝有影响有特色的地方大学昂首迈进。
学科设置
所在学院 | 专业 | 层次及学制 |
---|---|---|
台州学院人文学院(2个)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四年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本科,四年 | |
台州学院经贸管理学院(6个)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本科,四年 |
市场营销 | 本科,四年 | |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方向) | 本科,四年 | |
工商管理(旅游管理方向) | 本科,四年 | |
财务管理 | 本科,四年 | |
财务管理(财务信息方向) | 本科,四年 | |
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2个) | 英语(师范) | 本科,四年 |
英语 | 本科,四年 | |
台州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5个)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本科,四年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 本科,四年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四年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四年 | |
台州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6个) | 材料物理 | 本科,四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本科,四年 | |
物理学(师范) | 本科,四年 |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四年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四年 | |
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5个) | 生物科学(师范) | 本科,四年 |
生物科学 | 本科,四年 | |
环境工程 | 本科,四年 | |
科学教育 (师范) | 本科,四年 | |
生物工程 | 本科,四年 | |
台州学院医药化工学院(5个) | 化学(师范) | 本科,四年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本科,四年 | |
制药工程 | 本科,四年 | |
材料化学 | 本科,四年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四年 | |
台州学院体育科学学院(1个) | 体育教育(师范) | 本科,四年 |
台州学院艺术学院(3个) | 音乐学(师范) | 本科,四年 |
美术学(师范) | 本科,四年 | |
艺术设计 | 本科,四年 | |
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3个) | 小学教育(综合方向)(师范) | 本科,四年 |
小学教育(特教方向)(师范) | 本科,四年 | |
学前教育(师范) | 本科,四年 | |
台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3个)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本科,四年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本科,四年 | |
工业工程 | 本科,四年 | |
台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3个) | 土木工程 | 本科,四年 |
给水排水工程 | 本科,四年 |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本科,四年 | |
台州学院医学院(4个) | 临床医学 | 本科,五年 |
护理学 | 本科,四年 | |
护理学(助产方向) | 本科,四年 | |
医学检验 | 本科,四年 | |
台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部(2个)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本科,四年 |
历史学(师范) | 本科,四年 |
人文与社会学院下设中文系、社会学系、社科部三个教学机构,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天台佛学研究所、语文教育研究所、台州人文研究室、语言研究室等五个研究机构。共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3个本科专业与中文教育、文秘、社会工作与服务3个专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为浙江省重点专业,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为省重点学科。现有29个班级,898名在校生。2004年2月开始招收韩国留学生。
人文与社会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台州学院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4人,博士后1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18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3人,"*优秀教师"2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3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跨世纪人才"1人,"浙江省功勋教师"1人。
人文与社会学院教师科研实力强,学术研究成果丰厚。截止2002年底,共出版专著29部,主编或参编教材100余部,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1100多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社科基金或其它省级课题8项,校级重点和一般课题几十项。蒋承勇教授主编的《新编外国文学》被指定为全国高等师范专科院校统编教材,曾其海教授的天台佛学研究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学院还积极开展与校外的学术合作与交流活动,近两年举办了省级学术会议如省中学语文教育研究会年会、省写作学会年会等若干次。人文与社会学院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等学校语文、政治、历史教师和服务机关、公司企业、社区、街道工作的管理人才为目标,以厚基础、宽专业为宗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传授和学科知识面的拓宽,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行文理渗透,跨专业选修,突出应用性、实践性、高教性特点。目前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体系完备,结构合理,大部分课程已通过课程建设合格验收。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人文与社会学院形成了良好的教风与学风。学生思想活跃,综合素质好,已形成争相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氛围,目前已有多人考上浙江大学等名校研究生。学院建立了“史学社”、“社会学社”、“鹿路文学社”、“邓小平理论读书会”,出版多份学生刊物及多份报纸,每年都有学生在国内各类学术刊物和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与作品。第二课堂活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丰富多彩,成果显著。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人文与社会学院拓宽办学新路,面向社会办学,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举***函授、专科函授、初高中教师继续教育、公务员考试等各种层次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受教育人员遍布台州及全国各地。 人文与社会学院具有良好的育人基础与条件,随着学校的发展,计划在今后几年内,开设社会管理、法学、人文教育、对外汉语、广告学等新专业。目前,台州学院领导与师生正在开拓奋进,努力实现新的跨越,力争在人才培养、师资素质、学术水平、办学条件等方面再上新台阶。
成立于2003年4月,其前身为台州师专社科系,办学历史可上溯到1984年开设的台州师专政史系。学院现在下设经贸和管理两个系,2个研究所(经济研究所、临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共有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3个本科专业,经济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学、公共关系4个专科专业。省级重点学科1个,校重点专业1个,扶持专业1个,校级优秀课程建设2门。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共有班级37个,学生1148人。
该学院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与开拓意识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43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中青年专家1人,教授2人,副教授7人,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生1人,讲师1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21人(在读博士2人)。同时,还聘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5人为客座教授,企业界专家6人。教师中有省“151”工程*层次人才1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双师型”教师6人。此外,该院还长期聘请政府经管部门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家来校授课、交流。
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改的工作方针,围绕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特色办学,紧贴市场育人,坚持高层次、应用型、有特色的办学方向,崇尚严格管理,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台州学院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在教学条件的改善和利用方面,十分重视实习基地、实验室和图书资料的建设。目前,校内建有经贸管理学院商务实验室1个,实习客房2套,餐饮实验室6间,会计实验室1个,资料室1个,同时根据台州学院多层次实习的实际需要,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践基地50多个,其中已与海正、飞跃、钱江、伟星、苏泊尔、德仁、开元、国际大酒店等30多个企业单位签定协议书,建立了校企结合的重点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毕业生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许多用人单位来校提前预定台州学院毕业生,近年来,台州学院毕业生前景十分看好 外国语学院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7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5人,讲师28人,学生共1118人。目前已基本形 成了以 教授、副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担负着本校外语教学以及科研任务,并长期聘请外籍教师来校讲课、交流。外国语学院科研实力雄厚,教学经验丰富,多人次荣获曾宪梓奖、省政府和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等各级奖项。2003年经省教育厅批准,英语专业为浙江省普通高校重点建设专业。下设英语本科、商务英语专科专业。 开设语种有: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
英语本科(师范)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 21世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等学校英语教师,使其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竞争力,较全面、踏实的专业文化知识,能较准确、流畅、得体地使用英语,具有初步运用第二外语的能力,具有一定科研能力,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并具有一定的教学、文字处理能力和较扎实的教师基本功。
主干课程:综合英语、听力、会话、阅读、写作、语音、语法、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语言学概论、高级英语、语用学、修辞学等。
英语本科 学制四年
设有商贸、翻译两个方向,采取分方向开班。培养模式:以“外语+专业方向”作为 21世纪英语专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模式。
该系现有专任教师31人。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讲师10人;博士3人,硕士13人。教师的职称、年龄、学历结构日趋合理,一支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队伍已初步形成。该系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基础数学学科为校级重点扶植学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该系下设基础数学部和高等数学部两个教学组织机构及数学研究室和数学教育研究室两个研究机构,同时该系建有大学生数学建模实验室。目前在校生480人。近年来,全系教师在《数学学报》、《数学进展》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主持并完成省教育厅等部门立项的各类科研项目十几项。由数学系负责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显著,多个参赛小组荣获全国一等奖和二等奖。学生考研成绩显著,多名毕业生考上全国重点或省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下设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解决若干实际问题,具有较强创造力和竞争力,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该专业毕业生适合于科技、教育和经济等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与管理工作及大中专院校、中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高等几何、概率统计、微分方程、初等数学研究、近世代数、复变函数、实变函数、计算方法、数学史、数学建摸、数理统计等。
该学院现有教师 56 人,其中教授 3 人,副教授 10 人;入选浙江省 “ 新世纪 151 人才工程 ”1 人,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1 人, 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教师 21 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1 人,“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1 人,获市校级各种荣誉称号教师 10 多人。 基本上形成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 7000 多平方米的实验大楼,建立了覆盖物理学与材料物理、电子与电气、现代教育技术三大模块实验室,较好满足了师生科研及实验教学需要。学院坚持教研结合,以科研促教学,下设功能材料研究室和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室(筹),积极开展各类应用、基础研究,近年发表论文 300 多篇, 其中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 SCI 收录)论文 20 多篇 , 出版著作、教材多部,承担多项国家、省、市及校课题。学院现有学生 1000 多人,成立了“创业就业协会”、、“家电维修协会”、“电教协会”等多个学生社团,创办了“电子设计创新园地”,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电子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曾获*一等奖和省级一、二等奖,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参加省多媒体作品竞赛获省级一、二、三等奖, 第二课堂活动较为活跃。学院下设 2 个系:物理与材料工程系(简称物理系)和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简称电子系),拥有物理学、材料物理、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 个本科专业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电子技术 2 个专科专业。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下设生命科学系和环境工程系,现有生物科学、科学教育(师范)和环境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科学专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37人,其中专任教师2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8%; 具有博士学位的有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有16人,占教师总数的80.77%;有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台州市211人才工程*层次人员1人、第三层次人员2 人,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
学院建有由12个实验分室组成的基础生物实验室和由7个实验分室组成的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以及动物标本室、植物标本室、植物组织培养室、动物细胞培养室和微生物无菌室等实验教学辅助实验室,截止2006年上半年,实验仪器总投入达1178.73万元,为开展教学和科研创新活动以及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创造了良好的培养条件。
医药化工学院下设化学系、医药化工系、材料工程系。建有1个校级研究所即应用化学研究所。
学院1978年开设化学教育专科专业,1999年开始开设本科专业。现共有本科专业5个,即化学教育(师范)、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科专业1个,即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化学教育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分析化学为市级重点学科。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03人,其中本科生1025人,专科生178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57人,其中专任教师40人,实验技术人员11人,学生管理人员3人,行政管理人员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各1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21人,高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5%。35岁以下青年教师2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20人,占青年教师总数的86.96%。教师中有1人被评校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3人入选台州市“211人才工程”;2人被评为校学科带头人,4人被评为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硕士研究生5人,师资力量雄厚,至2005年底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60篇左右。教学设施齐全,拥有人体解剖、生理及综合实验室,并配置血乳酸分析仪、测力台、尿十项、红外线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等多种贵重仪器,标准田径场(塑胶跑道)一个,室内体操馆、篮球馆、乒乓球馆、室外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游泳池等若干。现有在校学生467人。体育“达标”历年名列全省高校前茅,田径、健美操、篮球项目获全省同类高校前4名。学院推行多元化培养模式,重视实践环节的实施,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下设体育教育、社会体育2个专业。
艺术学院
艺术学院创建于2000年8月,下设音乐学、美术学、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装潢艺术设计五个专业,共 二十个班级,561名学生。全院现有教职工5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讲师18人。
新艺术楼建筑面积5486平方米,有音乐、舞蹈、美术、设计、数码钢琴室、电子琴房,排练厅、演练厅、欣赏厅,美术展览厅等,功能齐全。有数量充足的音乐教学设备,价值500元以上的音乐教学设备400多件,有钢琴、数码钢琴等各类西洋乐器和各类民族乐器,电视、录象机、数码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电脑、激光彩色打印机、摄影器材、各类写生道具。
艺术学院建立了音乐理论、钢琴、声乐、西洋画、国画、设计教研室和雕塑、摄影工作室。师资实力雄厚,形成了合理的学术科研梯队。已有出版专著 十一部,编著七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一人获全国美展铜奖,二人获省水彩画展银奖,多幅作品入选国内外展出。近几年来,近百人在*、省、市各类音乐、美术比赛中获奖。
教育学院下设初等教育系和师范教育基础部。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1人,副高职称12人,讲师12人,研究生学位学历的教师13人(包括在读),中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1﹪。多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三等奖,省先进教师荣誉称号,省政府颁发的教学成果二等奖,校教学奖,校科研成果奖。
学院设有小学教育本科、初等教育专科、学前教育专科三个专业。小学教育和初等教育分为中文和社会、数学和科学、英语三个方向。学院坚持以教学为心,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强化口语、书法、音乐、舞蹈、美术、计算机等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学生曾在全国书法大赛 、 省大学生健美*赛 、 省运会中分获一 、 二 、 三等奖.学院注重培养学生“一专多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力求为全省各地提供高学历、高水平的小学、幼儿园教师。
医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浙江省台州卫生学校,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31年恩泽医局创办的医学班。55 年来,医学院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培养了近 13000 名合格的大中专医学生,绝大部分学生现已成为医疗卫生单位的业务骨干和卫生行政管理者。
医学院下设护理系、临床医学系、医学检验系、基础医学部四个教学机构。设有护理本科专业和临床医学、针灸推拿、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 6 个专科专业。现有在校生 1132 名。
医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全院现有专任教师 81 人,其中教授、副教授 38 人,博士1 人,在读博士 2 人,硕士 14 人。教师学术研究成果丰厚, 2004 - 2005 年在二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65 篇。
历任领导/台州学院时间 | 姓名 | 职务 |
---|---|---|
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始(1908.2-1910.12) | 周继潆 | 官立台州府中学堂(简易师范科)监督 |
1911-1913 | 陈士干 | 省立第六中学校(简易师范科) 校长 |
1913年一个月 | 关鹏九 | 省立第六中学校(简易师范科) 校长 |
1914-1918 | 张 炘 | 省立第六中学校 校长 |
1916-1917初 | 陈 表 | 会稽道第三师范讲习所 所长 |
1917-1919年底 | 徐道政 | 省立第六师范学校 校长 |
1920-1921 | 罗志洲 | 省立第六师范学校 校长 |
1921-1923.1 | 郑鹤春 | 省立第六师范学校 校长 |
1923.2-1923.7 | 王镇雄 | 省立第六师范学校 校长 |
1923.8-1924.1 | 王祥辉 | 省立第六中学(简师部)校长 |
1944.秋-1949.6 | 许明远 | 省立台州师范学校 校长 |
1950.2-1952.9 | 沈芙荪 | 台州师范主委 |
1952.10-1954.5 | 徐 朗 | 台州师范校长 |
1954.6-1956.9 | 苏滋禄 | 临海师范副校长(主持工作) |
1956.10-1967.7 | 杨民奎 | 临海师范校长 |
1967.8-1970.12 | 台州工农师范校长 | |
1971.1-1977.1 | 王怀德 | 台州师范革委会副主任、副书记(主持工作) |
1971.5-1973.1 | 于克家 | 台州师专党委书记 |
1979.5-1989.2 | 邵全建 | 台州师专校长 |
1989.3-2002.5 | 名誉校长 | |
1984.4-1987.10 | 夏崇德 | 台州师专党委书记 |
1987.10-1989.2 | 林 青 | 台州师专党委书记 |
1989.2-1990.9 | 台州师专党委书记兼校长 | |
1990.9-1997.11 | 杨 森 | 台州师专党委书记兼校长 |
1997.11-2002.10 | 周康梅 | 台州师专党委书记 |
1997.11-2002.10 | 蒋承勇 | 台州师专校长 |
2002.10-2007.1 | 台州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 |
2007.1-2008.10 | 台州学院党委书记 | |
2007.1- | 龚建立 | 台州学院院长 |
2008.10-2012.1 | 陈 浩 | 台州学院党委书记 |
2012.3- | 潘璋德 | 台州学院党委书记 |
许杰
1919年考入省立第六师范,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
王观澜
1927.6师范科毕业,曾任中共中央土地部部长,农业部党组书记,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农业部顾问。
徐明清
1924年考入台属联立女子师范学堂就读。曾任陕甘宁边区妇联主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干部处副处长,农业部教育局顾问,享受正部级待遇。
郭凤韶
1925年考入台属联立女子初级中学堂就读,投身革命,就义于雨花台。
朱宣咸
朱宣咸1927—2002,台州椒江人,又名:浙人。杰出的*画画家、木刻版画家、漫画家与美术活动家。
1942—1944年就读浙江黄岩师范(后来的台州教师进修学院);1945年就读浙江温岭师范;1945—1946年就读浙江省立台州师范学校(以上学校台州教师进修学院、浙江温岭师范、浙江省立台州师范学校现合并为今台州学院);1946年下半年就读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今*美院);1946年底因参加进步学生 运动被开除。
20世纪40年代初起从事*画,*新兴木刻版画与时政漫画。后由浙江到上海直接参与了鲁迅发起的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以及海上画派和一系列进步美术运动,1946年加入中华全国美术协会,1951年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今*美术家协会前身)重庆执委,重庆市美术家协会首任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在*画、木刻版画、漫画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杰出艺术成就。
瞿素芬
浙江温岭人,1969年9月参加工作。1975年中文专业毕业。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曾任温岭县妇联主任、台州地区妇联主任、仙居县委副书记、书记、临海市委书记、浙江省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浙江绍兴市委副书记、、台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等职。2004年11月,任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党委书记。为第十二届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薛少仙
浙江温岭人。1977年数理专业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曾任台州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临海市(县)委副书记、书记、台州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台州地区劳动人事局局长、党组书记、台州行署秘书长、台州市(地)纪委书记、台州市委副书记。2005年5月,任台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朱贤良
浙江玉环人,1977年数理专业毕业,曾任台州市委副书记、现任中共温州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会长兼任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
陈才锜
浙江温岭人,1978年毕业于台州师范,后在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任教化学20多年,4次被省化学学会评为园丁奖,1998年受到*化学学会的表彰。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40多篇,有近10篇获*或省级一等奖。主编或参编教学专著8本。1999年主持研究的课题《新课堂教学目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和实践》,获省政府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重点课题负责人及全国协作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跃程
李跃程浙江温岭人。1980年物理专业毕业后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曾任台州师专团委书记、学生处副处长、共青团台州地委书记、三门县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三门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三门县委书记、台州市中心区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台州市水电局局长、党组书记、仙居县委书记等职。现任台州市副市长。为第十届省人大代表。
周五来
浙江宁海人,1980年中文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台州市政协副主席、台州市统战部部长。曾任温岭市委书记。
严秀平
浙江临海人,1981年毕业于台州师专化学系。1987和1993年分别获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析化学硕士学位及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德国Perkin-Elmer仪器公司应用研究部、比利时Antwerp大学研究院痕微量化学研究中心及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学地球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世宙
浙江临海人,1983年中文专业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现任台州市委常委,台州市委秘书长。曾任台州师专党办、校办主任,玉环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台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临海市委书记。台州市委秘书长
陈志高
浙江黄岩人,1982年台州师专中文专业毕业。曾任浙江日报驻宁波记者站站长、宁波日报社副社长、总编、副主任记者。现为雅戈尔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蕴华
浙江黄岩人,1981年化学专业毕业,台州市政协副主席、市体育局局长。
陈惠良
1979年中师数理专业毕业。台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台州市政协副主席。
学校荣誉/台州学院 建校以来,学校曾获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文明单位、省治安安全先进单位、省卫生先进单位、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为社会培养了41000余名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其中200多人被授予全国劳模、全国先进教师等荣誉称号,部分优秀校友已成为特级教师、博士及各级行政机关的主要领导。台州学院会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朝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区域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校办学设施优良,办学基础扎实,2003年以良好成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5月又以“19项指标17项A,2项B”的优良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