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前身是运城师范学校和稷山师范学校,都曾是享誉河东、名扬三晋的老牌名校。一个世纪以来,为国家培养了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原国务院副秘书长郑思远,全国政协常委、*作协副主席、山西省副省长张平,原成都军区政委上将张志坚等一批著名党政军干部和数以万计的优秀中小学教师。改革开放后,两校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谋发展、以科研为先导、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科层次小学教师为根本,夯实高师基础,凸显师范特色,深化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改革,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为山西向东向西经济发展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社会经济和地方教育事业发展与全面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先后荣获“全国素质教育百面旗”、“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山西省优秀师范学校”、“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2]
校史沿革/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05--1948年解放前 学校概况(河东初级师范学堂创建 1900 年)
1948--1959年
建国后 艰苦创业
1959--1966年
调整中 迅猛发展
1966-1976年
“文革”时 步履艰难
1976--1984年
新时期 恢复整顿
1984--1997年
改革中 稳步前进
1997--2005年
跨世纪 再铸辉煌
2005--2012年
再创业 争取升格
2012--
新梦想 转型发展
办学思想/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积极探索融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为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师范特色,注重学生基本功培养。要求每个学生都要通过国家普通话测试、简笔画过关测试、规范字书写等级考核,并直接认定颁发小学教师资格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和专升本考试,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升入高一级院校继续深造。
教学设施/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有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图书馆、演播大厅、体育馆、办公楼、学生公寓楼、餐厅等15栋高标准建筑。配备有微机室、校园电视台、广播站、语音室、电子图书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理化实验室、塑胶操场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所有教室全部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
师资力量/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共有专兼职教师42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125人,外籍教师4人,特级教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7人,省级骨干教师8人,副教授107人,讲师203人,是*课题研究实验校。
学校机构/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共设10个职能处室,8个教学业务部门,3个教辅机构和3个群团组织。职能处室有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组织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总务处、财务处、就业指导处、老干处、保卫处;教学业务部门有教育科研处、中文系、数学系、英语系、音乐系、美术系、体育系、基础部;教学辅助机构有电教中心、图书馆、培训处;群团组织有工会、团委、妇委会。
校园文化/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生社团是对大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学生展示自我魅力的重要平台,为进一步夯实青年学生阵地,正确引导青年学生活动,学校团委对社团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要求各社团要充分发挥和发掘各社团的潜力,从自身特点出发,开展特色活动,并努力成为精品社团。截至目前,我校学生社团共有20个,参加学生的人数已达1000余人。根据社团的不同属性大致可分为文化宣传类2个(校园广播站、国旗班),专业学术类3个(语涵文学社、英语协会、电子信息技术协会),文娱艺术类14个(英语小广场、健美操协会、街舞协会、书法协会、美术协会、漫画协会、楹联协会、话剧协会、演讲协会、主持人协会、舞蹈协会、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轮滑协会),实践服务类1个(爱心社团),不同属性的社团分别在自己的特色领域内尽展风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演讲协会举办的“四季诵歌”朗诵会,展示语言魅力;舞蹈协会改变以往的风格,利用周末在校园内举办露天晚会,吸引了更多学生的观看;英语协会在讲座的基础上举办英语演讲比赛;爱心协会走向街头,进入社区,走近残障儿童……每年一届的社团风采周活动,更是极大的丰富了学生文化生活,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团委将本着“培育一流学生社团,打造精品校园文化”的目标,进一步规范社团活动,为社团的繁荣发展提供舞台,引导学生社团朝健康性轨道不断发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