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在批复中将校名定为“延吉大学”。筹委会向东北行政委员会递交报告,建议将“延吉大学”校名改为“延边大学”。3月开始招生。 延边医科专门学校并入延吉大学。3月20日,在斯大林剧场举行开学典礼。4月1日定为校庆日。4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复同意将“延吉大学”改名为“延边大学”。
建校初期,学校设有文学部、医学部和农业专科,后来经过院系调整,将原有的学部和农业专科发展成为师范学院、医学院和农学院。
1957年9月前曾隶属于国务院高教部,之后划归吉林省所属。建校初期,学校设有文学部、医学部和农业专科,后来经过院系调整,将原有的学部和农业专科发展成为师范学院、医学院和农学院。
1958年8月,为了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医学院、农学院、工学院从延边大学中分离出来,成为各自独立的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工学院。
1959年3月,延边工学院又并入延边大学。
1964年7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同志和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同志来学校视察,并由朱德委员长亲笔题写“延边大学”校名。
1966年6月,党委成立了“延边大学文化革命领导小组”。7月,延边州委“文化大革命”工作队进驻延边大学、延边农学院。8月,受席卷全国的“红卫兵”运动的影响,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都成立了群众组织,大批学生去北京串联。
1969年12月,吉林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撤消延边农学院。后又几经改动,校名定为延边农业专科学校。根据中央文革“复课闹革命”的指示,正式复课。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召开全校大会、宣布*批下放插队落户的干部、教师名单。
1970年至1971年,延边艺术学校停办。
1972年1月,州委常委讨论决定:将原延边医学院和延边人民防治院合并为延边医学专科学校。州委决定恢复延边艺术学校。
1973年1月,经外交部批准,延边大学恢复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央国立图书馆、金日成综合大学、科学院、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图书馆互赠书刊。8月,州委决定延边医学院与延边医院分立。
1976年,吉林省委同意将延边医专改为延边医学院。
1980年11月,国家教育部发通知,确定将延边艺校列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之一。
1981年11月,延边大学被列为首批授予硕士学位单位。
1983年1月成立了延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88年6月成立了吉林艺术学院延边分院。
1995年被列为吉林省重点综合性大学。
199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吉林艺术学院延边分院等延边五所高等院校正式合并为新的延边大学,同年10月,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延边科技大学(筹)并入。学校先后通过了“211工程(21世纪100所重点学校)”部门预审和立项审核,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2001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
2005年被确定为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2011年5月13日,学校发展史上规模较大的校区扩建工程宣布竣工,实现了集中办学的目标。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董必武代主席等老一辈领导人以及胡耀邦、江泽民、贾庆林、张德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学校视察工作,朱德委员长亲笔题词:“学习毛泽东思想,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胡耀邦总书记也曾为学校题词:“努力培养民族人才”。1991年1月7日,江泽民总书记亲临学校视察,并写下:“办好延边大学,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寄语。
学术研究/延边大学 科研建设学校组建了东北亚研究与图们江流域开发、朝鲜族历史与文化、长白山天然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等三大学科群,使50多个二级学科实现了交叉与合作,带动了国际文化、人类社会学、光量子信息等新兴学科、专业的发展,并催生了新的学科优势与学科生长点。
学校现设有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朝鲜-韩国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朝鲜语言文字信息化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汉办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心;*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与延边大学共建东北边疆历史与社会研究基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与延边大学共建*朝鲜族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吉林省转基因动物与胚胎工程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延边黄牛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朝药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新型节能环保建材工程研究中心;免疫生物学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图们江区域开发研究中心;吉林省特色文化建设基地—渤海文化研究中心、朝鲜族文化研究中心;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与延边大学共建吉林省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与延边大学共建亚洲研究中心以及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民族研究院等几十所科研机构。
学校依托区域优势和特色,搭建起创新学科平台,“十一 五”至2012年,学校科研经费达到30883.13万元。学校先后承担了承担国家“973”前期重大专项、科技部重大专项、农业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9项,省部级项目113项,地厅级项目111项,国际合作项目225项,其中“抗口蹄疫转基因猪新品种培育”项目组2012年6月成功克隆出我国首例红色荧光转基因五指山小型猪,使学校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延边黄牛肉用新品系”项目组培育出了被农业部认定的**肉牛品种——延黄牛。“十一 五”至2012年,学校科研经费达到30883.13万元。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农业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58项,省部级项目312项,地厅级项目861项,国内外横向课题231项,发表学术论文13193篇。其*际三大科技文献检索论文(SCI、EI、ISTP)1112篇,CSSCI论文580篇,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科研奖项165项,著作445部,获得专利116项。同时,通过“211工程”三期建设,在东北亚研究和图们江流域开发、长白山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民族历史和文化研究等三大领域搭建了若干研究平台,产生了“*朝鲜族通史”、“韩国诗话全编校注”、“气流式微富集”方法及“ME-101多功能微萃取仪的产业化”等一批标志性成果。
此外,学校主办了国家核心期刊《汉语学习》、《东疆学刊》,并设有*朝鲜语学会等4个*学会,成为学科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2013年年底,由*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完成的“2013*较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名单正式公布,延边大学主办的《汉语学习》成功入选该名单。
除《汉语学习》外,入选“2013*较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的*语言学/汉语类期刊还有《*语文》、《世界汉语教学》等。其中《汉语学习》各项统计数据如下:国际影响力指数CI为237.531,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为112,国际他引影响因子为0.054,在入选“2013*较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的*语言学/汉语类期刊中排名第三。
另据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公布的消息,《汉语学习》再次入选CSSCI(2014-2015)语言学学科扩展版来源期刊拟收录名单。
学术期刊 | |
---|---|
延边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延边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
东疆学刊 | 汉语学习 |
科研机构
中朝韩日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 东北亚研究院 |
民族研究院 | 女性研究中心 |
朝鲜—韩国学研究中心 | 语言研究所 |
高教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 | 亚洲研究中心 |
东北边疆地区国情调研基地 | 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医药开发研究中心 | 精细化工研究所 |
学术交流
学校坚持国际化战略,与22个国家和2个地区的296所院校和科研机构或国际学术组织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充分发挥语言、学科与地缘优势,打造了长白山论坛和图们江论坛两大国际学术论坛品牌,每年交流互访的专家学者近1,000名。在保持与东北亚国家和地区交流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与欧美国家高校合作交流。先后与俄罗斯远东大学、日本明治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学校在韩国忠北大学建有一所孔子学院。
办学条件/延边大学 规模概述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3,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700余人,本科生18,000余人,专科生800余人,以及来自34个国家的留学生600余人,构成了多元文化荟萃的大家庭。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完全学分制,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与自主学习,注重中外联合合作培养的海外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建立了具有跨文化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建校65年来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具有跨文化素质与能力的各民族高级专门人才,为区域经济振兴、国家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发展史上规模较大的校区扩建工程已经竣工,集中办学的宏伟蓝图全面实现,延边大学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时期。展望未来,全校各民族师生员工将继续秉承“求真、至善、融合”的校训精神,认真践行“边缘觉醒,质量为本,突出特色,学术立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从边缘走向中心,团结奋斗,锐意进取,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国外有一定影响、国内有重要地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院系设置延边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除军事学之外的12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21个学院,73个本科专业,6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含50多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149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重点学科、12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延边大学院系设置
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经济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于2003年7月。设有7个本科专业。 |
延边大学护理学院 | 护理学(含本科和专科以及中专) | 延边大学于2001年8月正式创办了护理学院,是国内较早开*护理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 |
延边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建筑学、工业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英语、韩国语、德语和护理学专业 | 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已跻身成为推动东北亚地区繁荣与发展的“科学圣殿”,校园内汇聚了来自世界1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优秀教职员工。学生的组成也呈现多国性,除了*学生以外,还有来自韩国、美国、日本、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以及蒙古的留学生和交换学生。为了突出国际化教育特色,学院用中、韩、英三种语言授课,并通过每年暑期组织开展的“英语寝室/韩国语寝室/德语寝室”活动,切实提高了学生们的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 |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社会学(社会人类学方向)、历史学(含师范、非师范)、汉语言文学(含师范、非师范)(简称中文系) |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正式成立于 2005 年 4 月。她是以原师范学院政治系、历史系和中文系为主体组建的新学院。 |
延边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政治学类(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政治) | 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12年3月,原延边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原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系更名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科专业合署共建。 |
延边大学马克思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原政治学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基础教研部合并) | 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2年3月。 |
延边大学理学院 | 物理学(光通信与信息、物理教育)、化学教育、应用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 学院成立于2005年4月,是由原理工学院的化学系、物理系和师范学院的数学系、地理系组建而成。设有化学、应用化学、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地理科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等7个本科专业;有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基础数学、理论物理、光学、人文地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有机化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延边大学工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电气信息类(通信工程、电子信息与工程)、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工业设计、建筑学 | 延边大学工学院创建于1993年1月,其前身是1949年创办的延边大学理工学部。 |
延边大学农学院 | 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园林、园艺、动物科学、食品科学、农学、农林经济管理、环境科 | 延边大学农学院,座落在风光旖旎的*旅游名胜区长白山北麓,东北亚金三角腹地--素有“苹果梨之乡”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北与俄罗斯接壤,南与朝鲜毗邻,东与日本隔海相望。 |
延边大学医学院 | 临床医学(免费定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预防医学 | 延边大学医学院前身是1948年10月1日成立的延边医科专门学校。1949年4月成立延边大学时,合并成为延边大学医学部。1958年8月从延边大学分立为独立的延边医学院。1996年,延边地区五所高校正式合并,延边医学院成为延边大学医学院。 |
延边大学药学院 | 药学类(药学、药物制剂) | 延边大学药学院前身延边医学院药学专业创建于1976年10月,是吉林省最早设立的高等药学院校。 |
延边大学中医学院 | 中医学 | 延边大学中医学院成立于2005年4月,其前身为延边大学医学院中医系(1991年成立)。 |
延边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延边大学法学院创建于2003年7月,其前身是1986年建立的延边大学经济法律系。 |
延边大学师范学院 | 教育技术学、心理学、小学教育 | 师范学院是延边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是一所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管理人员、研究人员为已任的学院,是一所兼具朝鲜族以及延边地区教师培养与培训的教师教育机构,是*朝鲜族以及延边地区教师培养与培训中心、基础教育研究与服务中心。 |
延边大学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 体育学院的前身为1958年建系的体育系。五校合并后于1998年成立体育学院,由师范学院代管;1999年11月从师范学院拨离出来,正式独立,受学校直接领导。 |
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学学院 |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朝鲜语言文学)、新闻学、朝鲜语 | 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学学院成立于2005年。其前身是1949年延边大学成立时的朝鲜语言文学系和成立于1972年的朝鲜语系。 |
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 对外汉语、汉语言(汉韩翻译方向) | 汉语言文化学院成立于2000年4月,其前身为汉语系,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已发展成为拥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心、华文教育基地、《汉语学习》编辑部等在内的教学和科研实体。 |
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英语(零起点)(招日语生)、日语、日语(零起点)(招英语生)、俄语 | 外国语学院是一所专门培养语言类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学院,是师范教育和综合教育为一体并且担负着全校大学外语教学的学院,外国语学院前身为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一部分 |
延边大学艺术学院 | 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舞蹈学、表演(戏剧表演,含播音主持方向) | 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创建于1957年,是**培养朝鲜族专门艺术人才的高等学府。学院设有音乐系、舞蹈系、美术系、戏剧系、文化基础部、体育教研部等6个教学机构。 |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美术学(师范)、绘画(雕塑、国画、摄影、油画) | 学院设有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等3个专业,开设有油画、*画、雕塑、美术教育、装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摄影等8专业方向。 |
延边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 延边大学成人教育工作开始于1956年7月,专业结构方面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的39个本、专科门类。 | |
延边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班 | 少数民族预科班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培养更多少数民族人才而举办的。学制:一年 |
师资力量截至2015年3月,学校有教职员工2327人,其中专任教师134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619人,占46%;具有硕士学位的571人,占42%;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831人,占62%;聘请了包括杨振宁博士在内的300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担任该校的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7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教指委成员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7人,*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3个,全国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7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劳动模范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2人。获得宝钢教学奖特等奖提名奖1人,优秀奖13人;获得曾宪梓教师奖和霍英东教师奖19人。吉林省省管专家7人、长白山学者4人、特聘教授、首席教授等省部级各类专家、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100余人。该校引进、推荐的1名韩国籍科学家成功入选第二批“外专千人计划”。学校还建设了1个*教学团队、13个省级教学团队。
教学设施学校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础设施完备。学校数字化建设成绩显著,建设了完善的教务管理、科研管理系统,以及教育在线、学生在线、实验室与设备信息网等业务网站,提高了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学校拥有教学用计算机6376台,多媒体和语音室座位19308个;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共15000余台件。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32000余平方米,有普通阅览席位4500个,电子阅览席位550个。拥有各类纸质图书212万余册,中外期刊3000余种,电子图书236万余册。多功能体育馆、游泳馆以及各种球类运动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教学成果截至2015年3月,学校近三年共承担国家“973”前期重大专项、科技部重大专项、农业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4项,省部级项目127项,地厅级项目200项,国际合作项目33项,其中“抗口蹄疫转基因猪新品种培育”项目组2012年6月成功克隆出*首例红色荧光转基因五指山小型猪,使该校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延边黄牛肉用新品系”项目组培育出了被农业部认定的**肉牛品种——延黄牛。近三年共发表学术论文6239篇,其*际三大科技文献检索论文(SCI、EI、ISTP)1733篇;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科研奖项243项,获得专利59项。
校园环境/延边大学 校园占地276.5公顷(包括扩建校区占地52.7公顷),总建筑面积为74.4万平方米(包括建筑面积36.0万平方 米的扩展校区)。
学校校区扩建工程由公共教学区、专业教学区、学生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四个区域组成。其中公共教学区配备功能齐全的各种功能教室,以满足集中授课的需要。它将为各学院共同课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专业教学区规划合理,功能完善,能够满足各个学院的专业教学需求;学生生活区建有16幢多层公寓,供本科生住宿,4幢高层公寓供研究生住宿,以满足学生住宿需要,并设有3座学生食堂和1个学生活动中心。体育运动区设有宽敞的户外篮球、排球运动和田径运动场。
新校区由36栋单体建筑组成,包括科技信息中心、东部教学楼、西部教学楼、艺术学院教学楼、农学院教学中心、护理学院教学楼、基础医学院教学楼、药学院教学楼、学生食堂、多栋高层学生公寓。新校区建成后,搬迁调整了18个学院、30余个机关与部门,整合了31个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和研究室;新建多媒体教室104个,新配置计算机室、语音室和同声传译室22个。
文化传统校徽延边大学学校校徽由一组中心图案和三组文字组成:中心图案中的红色圆圈图形象征太阳,蓝色几何图形象征腾飞的巨龙,两个图案相结合构成延边大学朝文校名简写“??”的艺术字体,并以奔向太阳腾飞的巨龙意喻不断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奋斗精神。三组文字分别为学校创建年份“1949”,朱德委员长亲笔题写的汉文校名“延边大学”,英文校名“YANBIAN UNIVERSITY”。
校风“自强”:边缘觉醒,发愤图强。“和合”:贵和尚中,融合共兴。“日新”:天天更新,努力向上。
校歌共有朝汉两个版本,充分体现了延边大学的民族特色与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展示了延边大学的浓厚历史底蕴与风采。
汉文歌词 | |
---|---|
校训求真、至善、融合 “求真”即指崇尚学术,追求真理。“至善”即指完善人格,造福人类。“融合”即指多元共存,融汇创新。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 金 雄 | 校 长 | 朴永浩 |
党委副书记 | 梁仁哲 | 副校长 | 盖同祥 崔炯谟 郭文君 张 寿 陈 铁 |
纪委书记 | 吴健 | ||
纪委副书记 | 姜万浩 | ||
党委常委 | 金 雄 朴永浩 盖同祥 崔炯谟 张守发 郭文君 梁仁哲 张寿 陈铁 李昌善 崔成日 | ||
党委委员 | 金雄 朴永浩 盖同祥 崔炯谟 郭文君 梁仁哲 张寿 陈铁 吴健 李昌善 | ||
政界英才 | 张德江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全哲洙 | 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
李德洙 | 曾任国家民委主任、统战部副部长 | 李龙熙 | 中共吉林省延边州州委副书记、州长、州政府党组成员(副部级) | |
金振吉 | 中共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吉林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 | 马忠生 | 原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亚洲局局长、少将 | |
叶晓阳 | *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外事局局长 | 张廷延 | 曾任*驻韩国大使 | |
吴玉珩 | 吉林省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党组副书记 | 安玉祥 |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 | |
知名学者 | 朴键一 | *社科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所长助理、外交与安全研究室主任 | 郑判龙 | *朝鲜族杰出学者、教育家、作家、文学评论家 |
金熙德 | *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教授、博导 | 陈清奇 | *著名旅美化学家、药学家 | |
杨永平 | 著名肝病专家 | 洪延姬 | *人民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博导、教育部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学名师 | |
赵玉民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学科专家 | 张云影 | 吉林省星火科技专家特派员、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项目首席专家 | |
安炳浩 | 原北京大学东方学系教授、著名朝鲜语言专家 | ............. | ............ | |
企业英才 | 赵云清 | 著名企业家、成功学大师、云清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裁、我要成功网CEO | 李秀林 | 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秦占国 | 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公司总经理、新华社主任记者 | 金弼 | 日本石田商事株式会社总经理 | |
孙镇锡 | 北京爱博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39] | 孟志强 | 北京时代兴邦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清华北大客座教授,特聘讲师、著名培训师[40-41] | |
文学界 | 金英金 | 著名朝鲜族女作家、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获得者 | 权吉浩 | 著名作曲家、*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 |
赵成日 | *首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优秀著作奖获得者 | ............... | .................... | |
医学界 | 吴立格 | *首支维护警察防暴队医疗负责人,联合国和平勋章、公安部和平荣誉奖章获得者 | 李威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神经病学学科带头人 |
李红梅 | *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一实验训练基地后勤部521医院院长 | 董方言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副院长兼中药研究所所长 | |
郑权 | 吉化总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 | ................ | ................. | |
文艺界 | 金德万 | *杰出人民艺术家 | 李承淑 |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一级舞蹈编导 |
全顺子 | 国家一级编剧 | 张律 | 电影导演 | |
咸顺女 | 国家一级演员 | 朴瑞星 | 国家一级作曲 | |
林晶 | 著名歌唱演员 | 金美儿 | 2008年CCTV星光大道总冠军 | |
金龙珠 | 国家一级演员、文化部“文华奖”获得者 | 卞英花 | 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赛原声民歌独唱组金奖获得者 | |
王生宁 | 青年词作家、歌词评论家、策划撰稿人、第十六届亚运会亚残运会音乐主创,主题歌《你让世界从此不同》词作者等 | 阿里郎(又名阿里郎组合) | 青歌赛专业组“观众最喜爱歌手奖”、*金唱片奖“较佳组合奖”香港TVB8金曲榜“内地较佳组合奖”等,被誉为“内地音乐*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