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         (认领)

新疆医科大学 (http://www.xjmu.edu.cn/)
网站类型:新疆高校
运营单位:公司
建站时间:2025-04-22
发布信息数量:不限制
keywords/关键词:
description/描述:新疆医科大学。
详细说明
学校简介/新疆医科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鲤鱼山脚下。1998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新疆医学院和原新疆中医学院合并成立,同年9月10日正式挂牌成立新疆医科大学,时任国家主席江 泽 民亲自为新疆医科大学题写了校名。原新疆中医学院的前身是由前苏联在伊犁援助自1946年开始的卫生专科班,1950年迁至原新疆省二医院(现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并更名为乌鲁木齐卫生学校,1961年改称为新疆中医学校,1986年11月成立新疆中医学院。原新疆医学院始建于1954年,1956年建成开院,为前苏联援助下**五年计划156个重点项目之一,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认可的国际医学教育机构。

办学条件/新疆医科大学 办学规模新疆医科大学自1998年挂牌成立以来,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等各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学校有4个校区,共占地130万平方米。有15个学院,2个教学部,现全校占地面积130.2万余m2(13020亩),建筑面积61.59万m2(含六所附属医院),教学、医疗、科研设备总价值49.54亿元(含六所附属医院);校图书馆拥有馆舍5452m2,藏书40.8万册;学校教职工5432人(含六所附属医院,其中民族1565人,占28.81%),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404人(其中民族1368人,占31.06%),本科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员1935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人数的43.93%:硕士以上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349人,占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总人数的18.03%;专职教师442人(其中民族158人,教授48人,副教授106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784人,占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总人数的40.7%;现有博士生导师27名,硕士生导师259名。全校有55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6位同志被授予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各类在校生26770余人,其中统招博士研究生247人,统招硕士研究生2859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学生174人,普通本科生9008人,普通专科生1372人,留学生421人,成人教育学生11557人(专科7102,本科4455)。[1]
办学目标新疆医科大学今后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教育法》、《高等教育法》 、《*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核心,认真贯彻党的新时期教育和卫生工作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走以内涵发展为主并突出中西医特色和区域特色的道路,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以教学改革为核心的各项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性运行机制,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高职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成人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培养适用型、复合型、创造性医学人才,并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努力把新疆医科大学建设成为教育思想先进,教育体制健全,具有较高办学水平、办学条件效益和管理水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现代医学模式,能够为新疆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提供完备服务,学科门类齐全,专业层次结构合理,中西医并重,具有新疆特色,融自治区医学教育中心、医疗保健中心、医学科研中心、医学信息中心和继续医学教育中心,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科大学。
师资力量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校教职工15205人,校本部教职工1653人。专任教师924名,临床教师1250人。全校教授212人,副教授645人,7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获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5位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获*教学名师奖,2人获国家何梁何利基金奖,31人获得自治区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12名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009年、2010年连续获得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各类在校生2677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30人,硕士研究生3043人,普通本科生7919人,普通专科生3002人,留学生606人,成人教育学生7804人,独立学院学生3612人。在自治区各高校中,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总数居第二位。 学科专业新疆医科大学现设有十四个学院(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维吾尔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护理学院、高职学院、医学工程技术学院、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新疆学院),两部(人文社会科学部、体育教学部),四系(口腔医学系、中医系、中药系、针灸骨伤系),六所附属医疗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第四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疆铁路总医院),第六附属医院,)。学校共开设23个本科专业,22个专科专业,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门*精品课程,18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1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自治区级思政重点课程。学校有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训基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疾病医学),有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新疆维吾尔族高发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有地方病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包虫病基础研究实验室、新疆心血管病研究实验室、新疆名医名方与特色方剂学实验室4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有中维西医结合临床、中医骨伤科学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有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麻醉学、病原生物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生药学、药理学、肿瘤学、中医方剂学(培育)等11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有15个自治区级研究所(中心)。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药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我校是全国第三批、新疆*家博士授权单位(1986年),是新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MD)培养单位,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学、药学、中药学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自治区级重点学科5个(内科学、外科学、劳动卫与环境卫生学、药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包虫病实验室),自治区级研究所(中心)8个,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暨自治区肿瘤研究所)、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暨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第五临床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第六附属医院)、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和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等九所医疗机构为本校临床教学医院。

此外,在全疆拥有37所非隶属关系的地、县级医疗、卫生实习基地(经教育厅、卫生厅认可)。新疆医科大学于1986年被授予西北地区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学校(心血管内科博士点),1992年获得劳动卫生与环境卫学专业博士点,1996年获得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被授予药理学专业博士点。

2008-2012年期间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5项、44项、65项、66项、7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08-2012年期间分别获省部项目69项、64项、113项、147项、159项。各类科研经费额由1998年的26.8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8421.2万元。连续12年高居新疆高校榜首。 学校的六所附属医院中有五所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现能开展肝移植、试管婴儿、冠脉搭桥、骨髓移植、PTCA、三腔(心室再同步化CRT)及ICD起搏器植入技术、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成功植入全国*例三腔双室ICD(INSYNC SENTRY)[14] 、采用全国首例经心外膜左室电极植入三腔CRT-D[14] 、首款可用于核磁共振系统的心脏起搏器等多项先进医疗技术。学校是获得2亿元资助的全国16个*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之一,是教育部认定全国外语授课培养医学留学生的25所大学之一。

专业介绍/新疆医科大学 本科一批次专业
临床医学(七年制)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掌握对各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做出分类鉴别的能力,能从事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学生毕业时医疗技术水平应基本达到三级甲等医院高年资住院医师的技术水平。
学位授予:医学学士和医学硕士
就业方向:在各级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保健机构等部门从事临床医疗、预防工作,或在医学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临床医学(五年制)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能够处理疑难和危重病症,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并能了解国内外医学科学的较新进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符合社会职责、能进行社会参与及自我更新要求的初级临床医师。
学位授予: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在各级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保健机构等部门从事临床医疗、预防工作,或在医学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中西医临床医学
培养目标:培养热爱中医事业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有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技能、必要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技能、一定的中医科研能力;能从事中医科研、医疗及中西医结合医疗和教学等工作,达到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水平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学位授予: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主要到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
口腔医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口腔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在医疗机构中能较熟练地掌握口腔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修复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成为具有初步科研能力的口腔医师。
学位授予: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各级口腔医院、口腔诊所、口腔门诊及社区服务单位。
麻醉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具备创新理念和科学研究能力,符合社会需要,并能从事临床麻醉、复苏和急救工作的高素质临床麻醉师。
学位授予: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主要到医疗卫生单位的麻醉科、急诊科、急救中心,重症监测治疗病房(CU)、药物依赖戒断及疼痛诊疗等领域从事临床麻醉、急救和复苏、术后监测、生理机能调控等方面的工作。
医学影像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础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核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医学影像学高级人才。
学位授予: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各级医疗机构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科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影像介入及治疗工作,各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中医学
培养目标:培养热爱中医事业,具有较扎实的中医知识和技能,掌握必要的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能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具有解决常见病医疗问题和做出医疗决策的响应能力。
学位授予: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主要到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
药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药学知识和技能,能在医疗服务、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物研究和药物营销等单位及高等医药院校从事药物合成、天然药物研究、药品检验、临床药学、新药研制开发与质量控制、药物制剂等工作的药学科研、管理和教学高级人才。
学位授予: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各级医疗机构、科研院所、药厂、医院药剂科、社会连锁药房、药品流通企业。
的管理、决策,能在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等单位从事管理工作。
预防医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卫生检测技术、疾病控制的基本训练,具有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与职业病、改进人群环境卫生条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专业方向:环境医学、妇幼卫生、临床营养等。
学位授予:医学学士
就业去向:国家卫生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海关检疫、环境保护局、职业病防治院、妇幼保健所、健康教育所、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等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工作。
针灸推拿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综合型医院作为学术骨干后备力量从事中医针灸推拿医疗和科学研究工作。
学位授予: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在各级中医院、综合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及医学科研机构、教学单位从事以针灸、推拿为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本科二批次专业
中药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受到系统的中药学专业的基本训练,具有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备、质量控制评价的基本能力。
学位授予: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或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
维医学
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维吾尔医药事业,具有系统的维医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坚实的维医临床诊疗技能,必要的现代基础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能从事维医临床工作和维医科研工作的高级医学人才。
学位授予: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自治区各维吾尔医院;各医院维医科;维吾尔医药教学科研部门;康复保健及社区医院;各药厂;维医药经营管理;药品检验与行政管理机构。
护理学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现代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能,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发展潜力的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社区护理和护理科研的高级护理专门人才。
学位授予: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够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研究等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医院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等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位授予:管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参与医院、医疗事业单位的管理、决策,能在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等单位从事管理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独立从事医药卫生科技信息管理、信息服务、信息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位授予:管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在各级医疗单位或卫生行政机构从事医疗卫生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也能胜任大、中专院校本专业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需要。
高职(专科)专业
护理
培养目标:适应21世纪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较牢固的基本知识及较强的临床操作能力的临床高级护理师。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够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与保健服务、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研究等工作。

院系设置

教学部教学院系
校本部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医学工程技术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维吾尔医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体育教研部
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
鲤鱼山校区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友好路校区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暨自治区肿瘤研究所) 三甲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暨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 三甲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三甲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对外交流在对外合作交流方面,新医大一直积极参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中南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吉林大学为我校全面对口支援大学,同时,我们同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等20余所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国外,与美、日、英、法、德、俄、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国际教育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学历被阿联酋、沙特、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认可,学历教育人数包括博士、硕士、本科层次近600人,学校在周边国家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被教育部授予首批接受政府奖学金的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2011年,我校被批准成为自治区首批来疆留学高校示范基地。

学术研究/新疆医科大学 学科建设学校共开设23个本科专业,22个专科专业,其中包含6个*特色专业。有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门*精品课程,19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自治区级思政重点课程。
科研成果在科学研究上,多年来新疆医科大学始终围绕新疆重大疾病、特高发疾病防治及区域特殊药物资源开发展开科学研究工作。在新疆少数民族特高发疾病学、中维西医结合学、包虫病学等特色学科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学校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不断增,2009-2013年期间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项、65项、66项、77项、8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09-2013年期间分别获省部项目64项、113项、147项、159项、189项。各类科研经费额由1998年的26.8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10300.6万元。
2013年科研项目立项数和层次:学校共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0余项,立项共746项,获得科研经费共1.029亿元。*中标96项,增长14.46%,获得经费6227.72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联合基金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项;面上项目2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72项,主任专项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5项,自治区社科基金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5项,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地研究中心招标课题项目1项。科技成果奖励:该校共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6项,中华医学科技奖1项,新疆医学科技奖18项,新疆药学奖3项。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入选*科技核心期刊后,再获“首届*民族类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横向合作方面:签订横向技术合同37项,合同总额649.17万元。申请专利22项,其中实用新型4项。授权专利3项。教育部公布了2013年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名单,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中心项目“新疆少数民族心血管疾病基础及综合防治研究”荣获该奖项并获得300万元经费资助。
学术资源学校有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新疆维吾尔族高发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训基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疾病医学);有地方病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包虫病基础研究实验室、新疆心血管病研究实验室、新疆名医名方与特色方剂学实验室、新疆医学动物模型研究实验室等5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有呼吸生理病理实验室、病原生物学实验室、新疆特色药材标准化重点实验室、新疆特色资源、环境与健康实验室、新疆代谢病重点实验室5个自治区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有中维西医结合临床、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各家学说、中医皮肤病学、中医老年病学、临床中药学、中医络病学(培育)、中医文化学(培育)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有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麻醉学、病原生物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生药学、药理学、肿瘤学、中医方剂学(培育)11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有19个自治区级研究所(中心)。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有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