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认领)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http://www.gues.edu.cn/)
网站类型:贵州高校
运营单位:公司
建站时间:2025-04-21
发布信息数量:不限制
keywords/关键词:
description/描述: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详细说明
历史沿革/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毕节县立初级中学创建。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毕节县立初级中学更名为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
1950年,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更名毕节师范学校。
1958年,毕节师范专科学校创建(合署)。
1961年,贵州省毕节民族师范学校并入毕节师范学校。
1953年,贵阳民族师范学校创建。
1958年,贵阳民族师范学校更名贵州省毕节民族师范学校。
1962年,毕节师范专科学校改建毕节中学教师进修学校。
1975年,毕节师范学校升格毕节地区五七师范大学。
1978年,毕节地区五七师范大学改建贵阳师范学院(毕节大专班)。
1981年,贵阳师范学院(毕节大专班)升格为毕节师范专科学校。
1993年,毕节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80年,毕节三中更名为贵州省毕节师范学校。
2005年,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节教育学院、毕节师范学校合并升格为毕节学院。
2012年,教育部决定增加*矿业大学(北京)对口支援毕节学院。
2014年5月23日,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办学条件/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院系专业

据2017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设有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生态工程学院、矿业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体育学院等15个学院,开设46个本科专业。

院系专业(专业方向)
人文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
汉语言文学
历史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
人力资源管理
会计学
教育科学学院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外国语学院 英语
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移动通信3G、4G方向)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学院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非师范)、物理学(师范)
应用物理学(应用电子技术方向)
数学与应用数学
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化学
生态工程学院旅游服务与管理(非师范专科专业)
地理科学(师范)
生物科学(师范)
矿业工程学院地质工程(非师范)、采矿工程
测绘工程(非师范)、安全工程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土木工程
艺术学院舞蹈表演、视觉传达设计
美术学(师范)、音乐学(师范)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师范)、体育教育(师范)
师资力量

据2017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914人,其中博士49人、硕士409人、正高职称57人、副高职称260人。教师中有省管专家3人、市管专家10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有行业兼职教师、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97人、外籍教师3人。

省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带头人审批时间
逻辑学教学团队[张学立2011
省科研创新团队
团队名称带头人审批时间
贵州省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梁杰2010
学科建设

据2017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

省级重点学科生态学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应用化学
省级重点支持学科应用化学、逻辑学、特殊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教学建设

据2017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拥有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2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有*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农业部“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毕节综合试验站”1个,省级产学研基地2个。

省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精品课程复变函数论、无机化学
校级精品课程
序号所在院部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立项时间
1人文学院古代汉语卢凤鹏2007年
2外国语学院综合英语王乔英2007年
3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夏蔚兰2007年
4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王延斌2007年
5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磁学王朴2007年
6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复变函数金瑾2007年
7人文学院逻辑学张学立2008年
8人文学院*古代文学母进炎2008年
9政治与法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漆国江2008年
10政治与法学学院毛邓三理论刘晓红2008年
11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物理化学杨玉琼2008年
12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篮球王祯义2008年
13教育科学学院基础心理学李舒波2009年
14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有机化学刘高赋2009年
15人文学院文学概论刘代霞2009年
16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高等数学张云艳2009年
17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陈坤浩2009年
18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光学彭双艳2009年
19政治与法学学院伦理学李萍丽2009年
20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矿山岩石力学刘玉成2011年
21人文学院*现代文学刘克礼2011年
22经济与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陈兴才2011年
学术研究/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科研机构

据2017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有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14个校级科研机构。

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实验室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中心毕节学院化学化工技术开发中心 
序号机构名称所属部门成立时间
1夜郎文化研究所毕节学院2003年
2毕节学院岩溶山区生态建设研究所毕节试验区研究院2005年
3毕节学院毕节试验区研究院毕节学院2006年
4毕节学院彝学研究院毕节学院2006年
5黔西北民族艺术研究所美术学院2006年
6毕节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2006年
7毕节学院黔西北民族民俗文化研究所人文学院2006年
8毕节学院逻辑与文化研究中心毕节学院2007年
9毕节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毕节学院2007年
10毕节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所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2008年
11毕节学院循环经济研究院毕节行署、贵州大学2008年
12黔西北民族工艺服饰研究所美术学院2008年
13毕节学院草地生态研究所毕节试验区研究院2010年
14毕节学院毕节试验区经济发展研究所毕节试验区研究院2010年
科研成果

2011年,全校发表学术论文325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72篇,SCIE、EI、ISTP、CSCD、CPCI-SSH收录人大复印资料共35篇;出版专著11部、成果获奖15项。2013年学校共获得各级各类项目立项115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1年,学院图书馆有藏书近51万册,期刊700余种,内容包括领袖著作、哲学、法律法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图书,并拥有《大定府志》、《贵州通志》、《明实录》、《四库全书》、《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彝文古籍图书等珍贵文献;有包括清华同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大百科全书》电子光盘、《四库全书》电子光盘等电子文献近千种,基本形成与学院办学宗旨、办学特色相适应的能够满足学院师生教学科研需要的有本校特色的馆藏文献资源体系。

学术期刊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原名为《毕节师专学报》、《毕节学院学报》,1999年公开出版,是毕节地区惟一一家公开出版的刊物。1998更名为《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毕节学院,《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随之更名为《毕节学院学报》,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9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

文化传统/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校徽

校徽释义:
校徽标志以“蜂巢”为设计理念,结合螺母、化学分子、冰晶等六边形结构,将工程的“工”字、贵工程字母“g”“G”“C”巧妙融合于标志图形中,用简练的直线和面状分割构成寓意深刻的图形。
通过蜂巢结构象征建筑工程、以螺栓象征机械工程,以分子结构象征化学工程……,把工程的主要特征予以突显;在正六边形内变化组合出汉字“工”,直观表达“工程”之意;造型结构结合字母“g”“G”“C”,表达“贵工程”名称略语;图形结构特征与太极图形相似,蕴含万物互相转化、相对统一;循环相生、互动共生的哲学内涵;上下箭头及立体空间象征天、地、东西南北四方,构成完美“六合”①之意象。标志象轮船的锚,寓意沉着、厚重,夯实根基;向上的箭头,寓意贵工程欣欣向荣、发展创新,以及“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的办学精神。打开的书本以及笔尖造型,象征知识、学习,突出学校特征;标志形似现代建筑,具空间感,突出“工程”印象。开放性的空间,体现贵工程开放式的思维理念。
采用海天蓝和麦田黄两种色彩搭配,动静相宜,突出睿智、理性、宽广、活泼等特点。
标志把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基本要素以简练、独特的图形展现,整体造型沉稳、和谐。准确传达地域、工程和知识等特征信息,蕴含深厚文化内涵,集中展现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良好形象。

校训

明德笃学、弘毅力行
校训释义
“明德笃学弘毅力行”是对毕节学院办学理念的高度概括,体现学校的办学方针,培养目标,又体现教师治学和学生学习的应有态度,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八字校训既独立成意,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浑然一体,涵盖了教育思想、治学精神、品格修养等方面。同时,校训与毕节学院“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的办学精神和“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毕节试验区精神的紧密结合。
校训解读
明德,就是要明晓事理,涵养品行。语出《礼记·大学》,是*传统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精华。“德”为一切之根本,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体现。“明德”不仅要修个人之身,养个人之德,还要心怀天下。
笃学,“笃”,一心一意、坚持不懈;“笃学”,专心好学。语出《三国志·吴志》。寓意学生敏而好学,博闻强识;教师诲人不倦,刻苦钻研,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弘毅,“弘”为宽广;“毅”为强忍,有毅力,志坚不拔,持之以恒。语出《论语·泰伯》。“弘毅”指宽宏坚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是师生为人、为学、为事的基本精神追求和人格力量,是成就事业的根本保证。寓意学校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广大师生“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的信心和勇气。
力行,意为努力实践,竭力而行。语出《礼记·中庸》。意为在求学向善的过程中不仅要专心好学,还要尽力践行。“力行”是学的结果,就是要努力实践,学以致用,做到知行合一。“力行”就是全力以赴去实现愿景的自觉行为。体现了地方高校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明德笃学,弘毅力行,秉承“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的办学传统,用以教导师生注重品德修养、具有刚强的意志力、敏而好学、刻苦钻研、不断实践、知行合一,努力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

校歌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校歌》,1939 年杨友群作词,汪秋逸作曲。
毕节的土地连锁川滇,毕节的民风诚朴勇敢,毕师的同学一个个要做顶天立地的英雄汉。听太平洋的波浪汹涌澎湃,看大陆上莫测的风云变幻。五千年的历史责任正担在我们双肩,莫退后、莫退后、退后就是灭亡,要胜利只有向前、向前、向前、向前!建立青年的新*,我们是*的新青年,*的新青年,*的新青年。[1]

学校领导/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陈永祥
校长(暂缺)
院长,党委副书记李奇勇
纪委书记索绍新
副校长杨保华、向贤礼、卢凤鹏、池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