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图书馆         (认领)

厦门图书馆 (http://www.xmlib.net/)
网站类型:图书馆
运营单位:公司
建站时间:2025-04-21
发布信息数量:不限制
keywords/关键词:
description/描述:厦门市图书馆
详细说明
简介/厦门图书馆

厦门市图书馆现有馆藏文献182万册,电子图书43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26TB,以闽南地方文献为收藏特色;全年365天开放,常年为市民提供书刊外借、阅览、文献检索、导读、参考咨询等服务;举办公益性培训、展览、讲座、电影,开展读书活动等各类型主题活动。设有IT体验、数字资源阅览、专家参考阅览、视障人士阅览、馆藏资源自助扫描等特色服务。

历史沿革/厦门图书馆 建国前厦门市图书馆创办于1919年,建立初期,因世事沧桑,经历了诸多变革,仅馆舍就动迁了九次。一批厦门文化名人周殿熏、余超、李熹等先后出任馆长,为图书馆的办馆经费、馆藏积累及业务发展奔走南北,鞠躬尽瘁。
建国后1954年12月,爱国工商业者郑忠益先生将思明北路一座大楼无偿借给图书馆做馆舍。1988年图书馆迁入公园南路2号原市政府办公楼;1991年12月,旅居香港的老读者杨贻瑶先生捐资450万元兴建的图书馆综合楼落成开馆。2007年,迁入厦门市思明区体育路95号厦门文化艺术中心。 场馆布局/厦门图书馆 厦门市图书馆现拥有位于厦门文化艺术中心的总馆以及分布于厦门市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和翔安区的17个分馆。并与厦门市6个区级图书馆共同构建厦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联合体。
服务理念/厦门图书馆 厦门市图书馆以“全方位开放、全公益服务、全社会共享”为服务方针,以社会化办馆为理念,以人性化的平等、免费、便捷服务为原则,形成在建筑设施、馆藏资源、读者工作等要素上实行全方位开放的办馆模式,为读者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多形式的服务,*限度地满足读者各种层次的信息需求。
全开放服务。主要包括服务对象开放、服务空间开放、服务布局开放和文献资源开放等方面。服务对象开放主要体现在读者进入各阅览区不用任何证件不用寄包,无论是本地市民、外来务工人员甚至外地游客,均可以不受限制地利用图书馆;服务空间开放主要体现在利用大厂房的开阔空间,以学科或主题划为阅览区,各阅览区之间利用通道隔断,保持了各阅览空间的独立性和开阔性。读者进入门禁后,可室内室外(中庭花园)、楼上楼下自由活动;服务布局开放主要体现在各阅览区采用“藏、借、阅、检、咨”一体化的全开放服务模式,在大厅设总服务台,读者办证退证、借书还书一站式完成,各阅览区设咨询台,提供现场导读服务;同时改变传统的以文献载体为划分标准的布局方法,采取各种载体资源并存的布局模式,便于读者综合利用;文献资源开放体现在所有利用率高的文献资源全部开架借阅,同时全面开放数字资源,总馆、各分馆及各区图书馆的读者均可远程访问我馆的数字资源,体现高度的开放性。
全公益服务。厦门市图书馆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实现基本服务免费,是较早实行公益性服务的公共图书馆之一。2007年新馆开馆后,几乎取消了所有收费项目,只保留图书馆超期罚款和复印两项收费项目,文献扫描、学生假期课业辅导、短信提醒等服务也全部免费。对残联人士和孤寡老人不仅免收借书证押金还提供免费送书上门服务。全馆的免费服务项目达28项,体现出高度的公益性。
全社会共享。厦门市图书馆自2008年起牵头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构建厦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联合体,以市图书馆为中心,各成员馆为网络节点,实现书目联合检索、文献集中编目、借书证通用、软硬件平台共享、文献通借通还、物流统一配送、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读者活动互联互动等联合服务。截至2014年底全市已建立起包含1个中心馆、1个市级少儿图书馆、6个区级图书馆、2个区级少儿图书馆、62个街区自助图书馆、70个联网分馆及30个联网流通点等共172个联网服务点的区域性图书馆联合服务网络。服务联合体的构建促进了各区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更新,提升了全市公共图书馆的总体服务能力,提高了图书馆的办馆效益。
全年365天开放,并实行全免费服务,日均接待读者近万人次。馆内无线网络100%覆盖,并配置了触摸屏导读系统和阅报系统、自助借书机、自助复印机、自助扫描仪,同时还提供图书外借预约、电话续借、网上续借、wap网站续借、短信续借、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多种开放性服务措施,使读者获取文献信息更为便捷、自由;全年开展公益性的读书沙龙、专题讲座、周末电影、故事会、展览等多种形式的读者活动;常年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图书馆服务宣讲活动,引导广大市民利用图书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2009年以来,年均举办公益性培训、展览、讲座,开展读书活动等各类主题活动820场。成为目前国内开放程度较高、较具服务特色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
厦门市图书馆常年坚持服务基层,以实现本地区公共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致力于构建一个以现代化网络通信技术为依托,以厦门市图书馆总馆为中心,各区图书馆为骨干,镇(街)、村(居)图书室为节点的公共图书馆联合服务网络。2010年,还与国家数字图书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国家数字图书馆厦门全覆盖”,有效地提升了厦门地区数字资源的服务能力。流通点,初步形成覆盖全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
“全方位开放、全公益服务、全社会共享”的服务方针和社会化办馆的服务理念为厦门市图书馆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4年,厦门市图书馆接待读者421万人次,外借文献399万册次。各项业务指标居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领先水平,获得了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文化部一级图书馆、厦门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被命名为*图书馆学会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福建省社科普及基地、福建省科普教育基地、福建省第七届文明行业创建工作示范窗口,成为融入社会、贴近民众的市民终身教育的知识殿堂和厦门市公共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中心。 图书馆特色/厦门图书馆

厦图有个特别之处——任何人均可自由出入,只有借书才需办证。借书证以社会保障卡替代,连工本费都省了。押金可多可少,读者可借出与押金等值的文献。

在功能布局上坚持藏、借、阅、检、咨一体化,各服务区域以主题划分,但各阅览区间无阻隔,读者可自由走动。开架借阅率占馆藏文献近60%,方便读者自由选择。读者还可上图书馆网站利用20个外购数据库和15个自建数据库,实现馆藏资源市民共享。

数字图书馆/厦门图书馆

厦门图书馆已建成数字图书馆,2010年与国家数字图书馆相连,市民可足不出家门看图书。

厦门市文化局局长罗才福介绍,厦门图书馆规划至2020年,全市人均公共图书拥有量达到2.0~2.5册。规划全市形成以市图书馆总馆、其余市级区级图书馆为中心馆、社区图书馆(室)为基层分馆、流动书车穿插服务的三级图书馆体系。

厦门数字图书馆与国家数字图书连接后,国家数字图书会向厦门图书馆提供1TB(1TB为1024GB)数字资源,这批资源主要包括视频、图片、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网络信息资源等多种类型。

开放时间/厦门图书馆 总馆:
周一至周四:8:00——21:00
周五:8:00——12:00(周五下午闭馆)
周末、节假日:8:00——21:00
总馆少儿借阅区:
周一至周四 12:00 -18:30(周五不开放)
周六、日、寒暑假 8:00 - 21:00(周五下午闭馆)
鼓浪屿中山分馆:
8:00-20:00周一至周日(周五下午闭馆)
杏林分馆:
周一至周四:12:00-18:00
周五至周日:8:00-12:00(周五下午闭馆)
周末、节假日:8:00——12:00 14:30——17:30
灌口分馆:
周一至周四:13:30-20:00
周五:8:00-12:00(周五下午闭馆)
周末、节假日:9:00——12:00 14:00——20:00
后溪分馆:
周一至周四:9:00-20:30
周五 : 8:00-12:00 (下午闭馆)
周末、节假日:9:00-20:30
火炬(翔安)产业区一期分馆:
周一至周四:12:00-20:00
周五:闭馆
周末、节假日:12:00-20:00
火炬(翔安)产业区二期分馆:
周一:闭馆
周二到周日、节假日:12:00——20:00
殿前街道分馆
周一至周四:8:00——21:00
周五:8:00——12:00(下午闭馆)
周末、节假日:8:00——21:00
马巷分馆:
周一至周四:8:00——20:00
周五:8:00——12:00(下午闭馆)
周末、节假日:8:00——20:00
新店分馆:
周一至周四:8:00——20:00
周五:8:00——12:00(下午闭馆)
周末、节假日:8:00——20:00
华夏职业学院分馆:
每日:8:00——22:00
周二:14:00——17:00(闭馆三小时)
新圩分馆:
上课时间均对校内学生开放,周末及节假日闭馆。
市行政服务中心分馆:
周一至周五:9:00——17:00
周末及节假日:闭馆
五通分馆:
周一到周四:12:00——18:00
周五:8:00——12:00(周五下午闭馆)
周末、节假日:8:00——12:00 14:30——17:30
集美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分馆:
周一到周四:13:00——21:00
周五:8:00——12:00(周五下午闭馆)
周末、节假日:9:00——12:00 14:3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