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         (认领)

网站类型:广东政府
运营单位:公司
建站时间:2025-04-22
发布信息数量:不限制
keywords/关键词:
description/描述:潮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网址:.由潮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潮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南方新闻网承办。
详细说明
历史沿革/潮州[广东省地级市] 建制历史

潮州历史悠久,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隋朝设立潮州以来,长期是粤东潮汕地区郡、州、路、府治所在地。

? 建制之前

潮汕南澳象山文化遗址距今约8000年,是新石器时代早期南方海洋文化的代表,是目前粤东潮汕考古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

潮汕潮安池湖的贝丘文化,距今约6000年,潮汕在新石器时代繁荣时期的状况。

潮汕普宁虎头埔窑群代表了4000多年前潮汕文化发展的高峰期,证明潮汕地区在新石器时期就有着自己的先进文化,经过与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和综合,从而得以壮大。虎头埔窑群的发现推翻了以往所持的“粤东地区是蛮荒之地”的观点   。

潮汕饶平浮滨文化遗址距今3000年,是商代的商文化遗存。  

? 秦汉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潮州属南海郡揭阳县(一说揭阳戍),揭阳县因揭阳岭而得名。

西汉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制南海郡揭阳县,揭阳县统领今潮汕地区全境、梅州及福建闽南漳州的云霄、东山、诏安、漳浦、平和5县一带。

? 晋、南北朝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南海郡东部析置东官郡,揭阳县境析置海阳、潮阳、海宁和绥安4县,属东官郡。

东晋义熙九年(413年),东官郡海阳县北部五营地设置义招县,原揭阳县境设置义安郡,义安郡统领海阳、潮阳、海宁、绥安、义招5县,治所驻海阳县(今潮州市),管辖范围今潮汕地区全境、梅州及福建闽南漳州的云霄、东山、诏安、漳浦、平和5县一带。义安便是潮州的前身,义安名称共用了260年。

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义招县析置程乡县,义安郡统领海阳、潮阳、海宁、义招、程乡5县,治所驻海阳县。

? 隋唐

隋开皇十年(590年),原义安郡境立潮州,统领海阳、绥安、海宁、潮阳、义招、程乡6县,治所驻海阳县,管辖范围仍是今潮汕地区全境、梅州及福建闽南漳州的云霄、东山、诏安、漳浦、平和5县一带。因地临南海取“潮水往复之意”,首命名“潮州”,潮州成为潮汕地区的政区名称始于此,以后1400多年都沿用。

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全国罢州复郡,潮州复改为义安郡,隶东扬州,再次划入福建;唐武德四年(621年)第二次称潮州。

唐承隋制,仍称潮州,辖海阳、潮阳、程乡3县,治所驻海阳县。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割泉州南部(此时泉州州驻地为今福州)和潮州一部分合置漳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全国改州为郡,潮州因此易名为潮阳郡。唐开元十年,西元751年,从江南道改为岭南道管辖。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再度改称潮州,至此潮州之名完全定型。

? 宋元

宋代仍称潮州,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复置揭阳县,统领海阳、潮阳、揭阳3县合称“潮州三阳”,治所驻海阳县。

元至元十六年(1279 年)改潮州为潮州路,仍统领海阳、潮阳、揭阳三县,治所驻海阳县,属广东道宣慰使司,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梅州隶入潮州路。

? 明清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潮州路为潮州府,辖海阳、潮阳、揭阳、程乡4县,治所驻海阳县,属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县邑扩容,海阳、潮阳、揭阳3县析置了饶平(别称饶阳)、惠来(别称葵阳)、澄海(别称莲阳)、普宁(别称洪阳)、大埔(别称茶阳),合称潮州八阳也称潮州八邑,程乡县析置了平远、镇平2县,崇帧六年(1633年)潮州府统领海阳、潮阳、揭阳、饶平、惠来、澄海、普宁、平远、程乡、大埔、镇平共11县,潮州府商民经商于海内外各大商埠,并设立潮州会馆,名号潮州八邑。

清承明制,仍称潮州府,仍辖11县,治所驻海阳县(今潮州市)。

清康熙22年(1683年),潮汕商人在苏州建潮州会馆,在会馆正门口立碑刻文:“本馆系潮州府属8县商民所组织,专谋本帮商业之利益”。这是潮商和潮州八邑最早正式称谓书面体现之一   。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程乡县、平远县、镇平县3县另设立嘉应州,嘉应州统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4县加上本属的程乡县合称“嘉应五属”。

清乾隆三年(1738年)析置丰顺县,潮州府统领海阳、潮阳、揭阳、饶平、普宁、惠来、澄海、大埔、丰顺9县,均是从北宋潮州的海阳、潮阳、揭阳潮汕民系3县析置,名称均带有“阳”字,即海阳、揭阳、潮阳、澄海别称莲阳、普宁别称洪阳、惠来别称葵阳、饶平别称饶阳、丰顺别称新阳、大埔别称茶阳。由于北部山区的大埔县居民是客家人,故置丰顺县后仍称潮州八邑。丰顺建县的同时期,潮汕商帮达到一个鼎盛时代。随着潮州八邑的名号被四海口碑相传,潮州八邑成为了潮汕的代名词和界定标准。潮州八邑即是潮汕民系、潮汕商帮和潮汕地区,是今海内外潮汕人最广泛认同的界定标准。

1840年随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进入*近代史,1850年清代爱国政治家林则徐逝世于潮州府普宁县行馆。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定潮州府澄海县沙汕头为通商口岸,汕头港于1860年开埠,是近代*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20世纪30年代,汕头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国第3位,商业之盛居全国第7位,是粤东、闽西南、赣东南的交通枢纽、进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   。

1906年,从潮州府治所地直达汕头埠的潮汕铁路筑成,配置“潮汕号”机车头并通车,由此有“潮汕”新名词,潮汕名称广为人知是在1907年5月孙中山亲自领导的潮汕黄冈起义。1907年5月22日,因由孙中山指派华侨潮裔许雪秋及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等人领导发动的潮汕黄冈起义爆发,这次武装起义意义重大,但当时的《南洋总汇报》却大肆指责孙中山勾结“潮汕会党”,策动黄冈起义。 “潮汕”之名由此见之报端,逐步广为人知。

? 民国

民国初,废潮州府,改置潮州安抚使,驻汕头;后改潮梅镇守使、潮循道、东江行政专员公署等,曾一度改驻潮安县潮州城。

1921年之后,汕头建市设立市政厅,成了粤东地区继潮安县潮州城之后的另一地域亮点。

1936年改设为广东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6年改为第六区,1949年4月析为第七(和第八)区,治所均驻潮州城。

? 解放后

1949年解放后设潮汕专区、治所驻潮安县,管辖潮安、饶平、南澳、澄海、潮阳、惠来、普宁、揭阳8县。

1952年置粤东行政区,行政公署驻潮安县,管辖原潮汕专区所属潮安、饶平、南澳、澄海、潮阳、惠来、普宁、揭阳8县,原东江专区所属惠阳县、紫金、河源、龙川、海丰、陆丰6县,原兴梅专区所属的梅县、蕉岭、大埔、丰顺、五华、兴宁、平远7县等21县,范围今汕头、潮州、揭阳、汕尾、梅州、惠州、河源7市。

1955年9月,粤东行署治所由潮安县迁往汕头。1956年改粤东行政区设为汕头专区(汕头作为潮汕地区的政区名称始此),治所驻汕头市,汕头管辖潮安、饶平、潮阳、普宁、澄海、南澳、揭阳、惠来、梅县、丰顺、大埔、五华、兴宁、平远、蕉岭15县,范围今汕头、潮州、揭阳、梅州4市。海丰、陆丰2县1958年属汕头专区。

1965年07月,兴梅7县从汕头专区析置梅县专区,汕头专区管辖范围今汕头、潮州、揭阳、汕尾4市。

1970年改汕头地区专员公署设为汕头地区革命委员会,汕头地区管辖范围今汕头、潮州、揭阳、汕尾4市。

1983年改汕头地区革命委员会设为汕头市,同年9月海陆丰改属惠阳地区(1988年1月海陆丰设今汕尾市),汕头市管辖范围今汕头、潮州、揭阳3市。

1991年汕头市经济特区扩围批准,同年12月国务院调整潮汕地区行政区划,原汕头市分置为今潮州、揭阳和汕头3市(合称潮汕三市),统称潮汕地区,潮州市升格为地级市,管辖新设立的湘桥区(原潮安县析置)、新恢复的潮安县和原汕头市管辖的饶平县。

概念区分

潮汕自古称潮州,*1949年后二次大的疆域调整,潮州产生了二个概念,一个是指潮州民系的潮汕人(潮汕三市涵盖10区4县、1个县级市普宁),另一个是指潮州市政区(2区1县)。

潮州民系概念所指的潮汕地区,具有共同地缘、亲缘、族群、商帮、方言、民俗、信仰,前身是潮州府潮州八邑,自古同根同源、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商缘相联,是历史相承、山水相连、族群相同、潮语相通、利害相关的地区,同属潮州府管辖,同属潮汕方言区,同属潮汕文化圈,同属潮汕商帮,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具有显著的海洋文化特征,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族群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在海外潮州八邑籍的华侨华人中尤为显著。共同的生活习惯,共同的民风民俗,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语言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拥有了潮州人的称谓,即为大家所认同的潮汕人、潮汕民系。

今潮州市是在1991年12月原来汕头市拆分为潮汕三市(汕头、潮州、揭阳)时,将原来的县级市潮州升格而成的,成为潮汕地区三个地级市之一,管辖潮安区、饶平县、湘桥区2区1县,湘桥区就是通常民间称呼的府城、潮州城。潮州市民较为注意区分“潮汕”与“潮州”,例如说“潮州话”、“潮州工夫茶”等,都不称以“潮汕”二字。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关于潮州一词的概念,仍是潮州民系概念,海外和国内老一辈的潮汕人的迄今为止仍以潮州代称潮汕,海外各地潮汕会馆也都称为“潮州会馆”。(内容根据当地政府官网更新   )

行政区划/潮州[广东省地级市]

潮州市下辖2个市辖区(湘桥区、潮安区)、1个县(饶平县)及1个县级管理区(枫溪区),共设9个街道办事处、41个镇、891个村民委员会、120个居民委员会。枫溪区由枫溪镇、潮州火车站区,以及由湘桥区凤新街道分出的池湖、蔡陇两个管理区组成,辖5个社区、26个村。  

区划 面积(km2) 政府驻地 邮政编码 街道 居委会 村委会
潮州市 3145.93 湘桥区 521000 9 41 120 893
湘桥区 152.50 凤新街道 521000 9 4 46 51
潮安区 1261.34 庵埠镇 515600 16 35 487
饶平县 1732.07 黄冈镇 515700 21 39 355
注:潮安区数字包含枫溪区所辖枫溪镇,面积24.47平方公里。
地理环境/潮州[广东省地级市] 位置境域

潮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粤东地区韩江三角洲北部,东北与福建省诏安、平和县接壤,东面与台湾宝岛隔海相望。境内主要河流是韩江及黄岗河。

东西较大横距76.68公里,南北较大纵距79.92公里,陆地总面积3613.9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37.7平方公里,海域533平方公里。

地貌

潮州市总面积3600.9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山区约占潮州市陆地面积的65.2%。境内群峰起伏,河流纵横,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座。

潮州境内主要山脉,有粤闽交界的武夷山系—嶂宏山脉支脉和潮梅交界的莲花山系—凤凰山脉。北部凤凰山主峰鸟髻号称粤东*名山,海拔1497.8米,是*乌龙茶之乡和少数民族畲族的发源地。

水文

主要河流有韩江和黄冈河等。韩江自西向东南斜贯潮州城区,流经潮安区,在澄海入海;黄冈河自北向南流贯饶平全境,于黄冈镇东风埭入海。枫江,榕江的一条支流,自东北向西南流经潮安区中西部,经凤塘镇流经揭阳玉窖镇,汇入榕江。

韩江是潮州市的母亲河,流经潮州主城区约3公里,北段江面较为宽阔,*四大古桥之广济桥(俗称:浮桥、湘子桥)横卧于韩江中段,连接古城与东岸的交通,自古以来是闽粤两省的交通枢纽,两省往来陆路的必经之地。

气候

潮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每年的6~10月又是受热带气旋影响的主要时段,因而多大雨和暴雨。秋季受来自北方冷空气的影响,气温逐渐下降,此时多晴朗天气,少降水,潮州开始进入旱季。 冬季普遍盛行东北风或北风,来自北方既寒冷又干燥的空气,经过长途跋涉以后,强度已大为减弱,所以这里冬季比较温暖,极少出现0℃以下的严寒天气。

季节划分
春季 (3~5月份) 是过渡季节,气温和降水均处在上升时期。正因为这个时候是冷暖天气交替的变化季节,所以它的不稳定性很大。有的年份会出现春光明媚的春天,而有的年份却会出现持续的低温阴雨倒春寒天气;在某些年份因为雨季来得迟,可能出现持续性的干旱。但从常年的情况来看,雨季在4月份便开始了,各地先后进入前汛期。
夏季 (6~8月份) 由于受海洋气团的影响,普遍吹偏南风,带来丰沛的雨水。6月份是广东前汛期的降雨高峰期,各地出现暴雨的机会甚多。同时,每年的6~10月又是热带气旋影响广东的主要时段,影响广东的热带气旋,有89%以上出现在这个时段内。年中较热的月份是7月,全省的月平均气温达到28~29℃。极端的较高气温曾出现过42℃(1953年8月12日,韶关市)。潮州市多年来的极端高气温为38.7℃,出现在1953年8月12日。
秋季 (9~11月份) 冷空气开始影响广东,潮州气温逐渐下降。此时多晴朗天气,少降水,开始进入干季。热带气旋活动的次数减少。11月份虽不是热带气旋最活跃的季节但仍有出现的可能。
冬季 (12~2月份) 普遍盛行东北风或北风,来自北方既寒冷又干燥的空气,经过长途跋涉以后,增温、增湿,强度大为减弱,到达广东时风速已经变小、气温偏高,所以潮州冬季较温暖。但个别年份在寒潮来临时,也可出现霜冻天气。冬季是潮州市的干季,降水较少,多晴好天气,光照充足。1月份为最冷月,月平均气温为9~16℃,南北部的温差达7℃以上。极端的较低气温曾记录到零下7.3℃ ,潮州市多年来的极端较低气温为0℃。在潮州,冬季虽有南下的冷空气影响,但因所处纬度较低,1月份平均气温仍有13.5℃,故并无气候意义上的冬季。
自然资源/潮州[广东省地级市] 水资源

潮州市水资源充沛,可供开发的水能达14.48万千瓦。

海洋资源

潮州市海岸线长136公里,海域广,有岛屿(礁)25个,较大的海湾有柘林湾、高沙湾和大埕湾。柘林湾水域面积68平方公里,东西北三面环水,因风平、浪静、水深、淤积少而形成一个天然良港。潮州港处于柘林湾中,距高雄186里,距香港192里,距厦 门98里,有三条出海航道,被列为国家一级口岸和对台直航。

海洋鱼类繁多,已查到的有470多种。海洋主要水产品有龙虾、对虾、石斑鱼、海鳗、牡蛎、海马、泥蚶、紫菜等。浅海滩涂面积达79.9万亩,可利用的有63.9万亩,极具开发前景。

潮州境内海洋水产资源主要有龙虾、对虾、石斑鱼、海鳗、牡蜊、海马、泥蚶、紫菜等。 淡水水产资源主要有鲩、鲢、鳙、鲤、鲫鱼等。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主要有锡、银、钨、铍、黄铁矿、铁、磷矿、水晶、钾长石和高岭土、花岗岩等。矿藏种类近20种,主要有锡、银、钨、铍、黄铁矿、铁、磷矿、水晶、钾长石和高岭土、花岗岩等。仅初步探明的高岭土(瓷土)储量就有1亿多吨。

人口民族/潮州[广东省地级市] 人口

2013年末潮州市户籍总人口267.16万人,比上年净增3.08万人,其中,湘桥区人口50.77万人。按计生口径,全年出生率为11.78‰,死亡率5.66‰,自然增长率6.12‰。  

2016年末,潮州市常住人口264.6万人,比上年增加0.55万人;城镇化率6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9.6‰,死亡率6‰,自增率3.6‰。年末户籍总人口273.98万人,比上年增加1.18万人。  

民族

据考古学家研究,潮州至少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潮汕的先民(土著)属古闽越族。在秦汉之后,随着中原汉族后裔南迁入潮与当地土著融合,到明朝年间,潮汕已基本汉化,南来的中原汉族后裔成为潮汕的主体,只保留少数闽越族和蜓民,还有部份同是汉族后裔南来的客家人。中原汉族后裔南下移居潮汕,多数先入福建或在福建(主要是莆田、泉州、漳州)住一个时期后再入潮。追根溯源,其先祖基本是古代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山西一带和长江流域一带的汉族人。  

第五次潮州市人口普查显示汉族人口为239.52万人,占99.7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0.7万人,占0.29%。汉族占90%左右,剩下10%为少数民族,如畲族。根据畲族传说,公元前1095年周朝的时候,其先祖在今广东潮州潮安区凤凰山建立诸侯国。因地处闭塞山区,物产匮乏,畲族便举族逃离,徙往更适合生存的闽浙等地,这样才使得畲族嗣裔能繁衍至今,得免生计之困。  

政治体制/潮州[广东省地级市]
中共潮州市委领导
  
书记 刘小涛
副书记 殷昭举、林壮森
常委 徐和、赵红、王少勇、张传胜、林小群、姚继新
参考资料 
潮州市人大常委会领导
  
主任 李水华
副主任 陈少宏、黄洪、黄潮标、林跃、陈史青、杨顺才
秘书长 陈少鹏
参考资料 
潮州市人民政府领导
  
市长 殷昭举
常务副市长 许志晖
副市长 杨安队、余鸿纯、王文森、钟明、洪岳伟、胡鹏
党组成员 朱卫民
参考资料 
政协潮州市委员会领导
  
主席 杨志明
副主席 朱卫民、郑锦鹏、陈炫秋、陈耿之、吴启忠、林喜君、柯泓
参考资料   
中共潮州市纪委
  
书记 王少勇
副书记 陈少明、陈跃庆、赵炳利
常委 陈燕芳、饶敏、张奇、李辉
参考资料 
经济概况/潮州[广东省地级市] 综述

201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074.07亿元,突破千亿大关,比上年增长6.9%。全市人均生产总值40555元,突破四万元,比上年增长6.7%,按平均汇率折算为6007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4.26亿元、547.8亿元和452.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5.6%和8.9%。服务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超第二产业,增速比第二产业高出3.3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1.9%。分县区看,潮安区GDP增长7.2%,枫溪区GDP增长7.2%,湘桥区GDP增长6.6%,饶平县GDP增长6.8%。

从产业机构看,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2:51.5:41.3调整为6.9:51:42.1,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3.6个百分点,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从行业机构看,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6%和6.4%,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7.8%和19.8%,占比分别提高0.9个和1.6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13.64亿元,增长10.3%,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47.3%,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2017年,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72.7亿元,增长7.2%,增幅高于GDP增幅0.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71.9%,比全省水平高出18.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对GDP增长贡献率达74%,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其中,民营工业增势良好,全市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409.22亿元,增长6.5%,占全市工业比重达79.8%。规模上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261.86亿元,增长7.2%,增速比全市规上工业高出0.8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9.5%,占规上工业比重达70.8%。2017年,全市民营单位数为10.16万家,比上年增加1.34万家,增长15.1%;其中,私营企业1.73万家,增长11.9%,个体户8.18万家,增长14.3%。

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65.08万人,比上年增加0.48万人;城镇化率64.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16.9‰,死亡率7‰,自然增长率9.9‰。年末户籍总人口275.5万人,比上年增加1.52万人。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873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163人,促进创业1271人,组织劳动力培训949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3%,涨幅比全省低0.2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六升一平一降,其中,医疗保健类价格涨幅较大,同比上涨6.2%,推动CPI同比上涨0.38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1.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2.7%,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上涨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2.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1.1%;食品烟酒类价格则与上年同期持平,衣着类价格则下降0.5%。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1.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101.7%。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59亿元,增长1.9%。其中,税收收入30.18亿元,增长0.9%;非税收收入14.42亿元,增长4%。全市各项税收总收入95.87亿元,增长6.1%。国税国内税收收入57.78亿元,增长11.6%;其中,工业增值税29.59亿元,增长0.8%;地税税收总收入30.91亿元,增长4%   。2017年12月,广东省政府发布《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 潮州被定为地区性中心。  

*产业

2016年,全市农业增加值73.41亿元,比上年增长4.4%;农业总产值123.73亿元,比上年增长4.7%。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7.09万亩,比上年增长0.8%。粮食播种面积66.88万亩,比上年增长0.7%。

全市粮食总产量27.59万吨,比上年增长0.5%;水果总产量25.15万吨,比上年增长5.5%;茶叶总产量1.66万吨,比上年增长7.1%;蔬菜总产量47.92万吨,比上年下降0.5%;肉类总产量7.55万吨,比上年下降1.6%;水产品产量20.26万吨,比上年下降0.2%。  

第二产业

2016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9.3亿元,增长6.6%。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增长19.9%,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12.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7.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3.2%。分轻重工业看,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增长5.9%,重工业增加值增长9.1%,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为58.9:41.1。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379.5亿元,增长6.2%,其中,内销产值1162.5亿元,增长7.7%;出口交货值217亿元,下降1.1%。工业产品销售率97.6%。  

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26.4亿元,增长16.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22.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38.6亿元,增长19.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2%。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21.1%,钢铁冶炼及加工业增长18.5%,石油及化学行业增长13.4%。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长6.9%,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4.3%,食品饮料业增长1.8%,家具制造业增长7.2%,建筑材料增长7.8%,金属制品业增长13.1%。八大行业实现增加值260.8亿元,增长8.2%,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68.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4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1.15亿元,下降2.1%。亏损企业亏损总额6987万元,增长17.2%。企业资产贡献率26.1%,资产负债率32.1%,流动资产周转次数4.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9.9%,全员劳动生产率17.83万元/人年,产品销售率97.6%。

全市资质以上等级建筑企业59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4亿元,比上年增长0.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76.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97.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  

2016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454.6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民间投资332.7亿元,增长19.7%,占全市投资比重73.2%。三次产业投资中,*产业投资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6%;第二产业投资1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工业投资184.4亿元,增长14.2%;第三产业投资251.8亿元,增长13.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61.7亿元,增长21.5%。商品房竣工面积47万平方米,下降40.9%;商品房销售面积100.9万平方米,增长23.2%。

我市加快推进潮州大桥、如意大桥、绿榕西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3.5亿元,增长20.4%,拉动全市投资增长5.8个百分点。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123.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5.7%。  

陶瓷产业 潮州的陶瓷生产有1300多年历史,是*较大的工艺美术瓷、日用瓷和卫生洁具生产基地,也是*较大的工艺瓷和工艺化日用瓷出口基地,还是全球陶瓷种类最齐全、产量较大的陶瓷生产基地。潮州市有陶瓷生产厂家10000多家,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潮州市依托陶瓷产业优势,正在致力打造陶瓷产品制造中心、研发中心和集散中心。
不锈钢制品产业 2004年10月,潮州市彩塘镇获得由*五金制品协会授予的“*不锈钢制品之乡”称号。彩塘几乎所有的不锈钢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品牌,有438个项目申请了专利。不锈钢产品销往*各地以及欧洲、北美、东南亚及中东等地区,彩塘被誉为名副其实的“不锈钢王国”。
婚纱晚礼服产业 2004年1月,*纺织工业协会和*服装协会于授予潮州“*婚纱晚礼服名城”称号。潮州的婚纱晚礼服产业无论其总量、品牌、设计、加工、时尚、技术等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巨大的产业优势,成为国内外较大的婚纱、晚礼服生产集聚地和出口基地,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韩国、日本和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手工刺绣产业 潮绣在传统的工业基础上,利用特种材料或吸收外来工艺手法,发展成为珠绣、抽纱等新的绣种。传统的潮绣绣品有戏服、帐幔、台布等日常生活用品,其成品远销世界各地,具有广阔的市场,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润。
第三产业

201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5.61亿元,增长11.6%。分地域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396.5亿元,增长11.6%,对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80%;乡村市场零售额99.1亿元,增长11.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454亿元,增长11.7%,拉动消费增长10.7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1.6亿元,增长11%。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6.2%,书报杂志类增长5.9%,中西药品类增长21.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7%,通讯器材类增长12.3%,汽车类增长1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9.7%。而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4.1%,化妆品类下降2.1%,日用品类下降5.2%,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14%,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下降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1.8%。  

全年进出口总额30.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5%。进口总额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出口总额26.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8%。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2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9%;加工贸易出口0.8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7.1%。各类主要出口商品中,陶瓷商品出口10.7亿美元,下降4.9%;服装及纺织品出口2.8亿美元,下降4.5%;机电产品出口1.8亿美元,下降49.6%;鞋类出口1.5亿美元,下降22.2%;食品出口5.1亿美元,增长14%;家具出口0.6亿美元,下降19.2%。各大主要出口市场中,除美国外,其他主要市场均为正增长,其中对台湾出口0.5亿美元,增长9%;对东盟出口4.9亿美元,增长6.7%;对日本出口0.5亿美元,增长3.6%;对香港出口2.1亿美元,增长1.3%;对欧盟出口4.3亿美元,增长0.9%;对美国出口4.3亿美元,下降5.3%。  

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3430万美元,增长67.8%。合同外资金额5319万美元,比上年减少47.3%。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个。  

201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03.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14.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8%;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68.6亿元,比上年末下降0.1%,其中,中长期贷款186.2亿元,比上年末下降1.5%。存贷比为30.6%,比上年下降3.7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潮州[广东省地级市] 文化

2016年末全市有文化馆、站54个,剧场、影剧院9座,广播电台3座,电视台3座,公共图书馆3个,体育场馆65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7.1%。目前全市已有50个镇(街道)和1013个村(社区)实现公共电子阅览室配套全覆盖。全市已建成41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7373名,平均每万人配置约27名。现共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2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6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被命名为*代表性传承人16人;省级基地20个,*基地2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  

科技

2016年,全市专利受理量为5626项,比上年增长63%;专利授权量3796项,比上年增长14.9%,其中,发明95项,比上年下降3.1%。全市4项专利获评*专利奖,其中1项发明专利获评*专利金奖。全年申报科技项目95项,其中省级27项,市级68项。全年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比上年增长33.3%,存量达到历史较高的53家。全市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3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家。全市市级专业镇29个,其中省级专业镇20个。  

通信

2016年,全市邮电通信业务总量77.73亿元,增长68.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含快递)11.99亿元,增长91.1%;电信业务总量65.74亿元,增长64.9%。电话总用户47.16万户,比上年下降8.3%,其中城市电话21.34万户,乡村电话25.82万户。移动电话总用户239.57万户,比上年下降1.4%。全市互联网固定用户36.43万户,比上年增长3.4%。  

场馆

2013年,潮州市有文化馆、站54个,剧场、影剧院3个。广播电视台6座,公共图书馆4座,体育场馆七座,数字影院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为100%,全年放映农村电影11638场,观众人数269万人次。已建成镇级公共电子阅览室26个、村级公共电子阅览室158个,联接全国、省、市图书馆网站,实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卫生

2013年,潮州市共有医院、卫生院75家,床位5732张,比上年末增加130张。各类医疗门诊部、所650个,专科防治站、所4个。潮州市卫生机构人员11508人,比上年末增加290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医师)4108人,注册护士2019人。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集中住院分娩率为99.77%,比上年提高2.05个百分点。  

教育

2016年,全市普通高等院校1所,在校学生1.73万人,专任教师855人。小学615所,在校学生数19.84万人,专任教师数1.04万人,招生数3.64万人;初中104所,在校学生数7.94万人,比上年下降4.6%,专任教师数0.72万人,招生数2.67万人;普通高中35所,在校学生数达5.65万人,比上年下降8.8%,专任教师数0.44万人,招生数1.75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1.96%;幼儿园678所,在园儿童数10.23万人。    

潮州市各类院校
  
类别 学校列表
主要小学 潮州市实验学校 潮州市绵德小学
潮州市昌黎路小学 潮州市城南小学
主要初中 潮州市金山实验学校(市直) 潮州市高级实验学校(市直)
潮州市城南实验中学 潮州市城基实验中学
潮州市奎元中英文学校(市直) 潮州市湘桥区城南中学
主要高中 潮州市金山中学(市直) 潮州市华侨中学
松昌中学 潮州市宝山中学
潮州市高级中学(市直) 潮州市南春中学
潮州市绵德中学(市直) 潮州市湘桥区意溪中学
高等院校 韩山师范学院(本科) 潮汕大学(筹建) 
韩山师范学院陶瓷学院(大专) 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大专)
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中专) 潮州市虹桥职业技术学校(中专)
社保

2016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6.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1%。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65.87万人,比上年增长1.7%;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32.7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3.3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7%和1.8%。参加工伤保险32.43万人,增长3%。参加失业保险32.56万人,增长2.4%。征收各项社保基金24.07亿元,增长4.4%。

年末全市有社会福利院3所,社会福利院床位数1084个,镇办敬老院37所,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数1019个。全年共发行销售福利*3.11亿元,比上年下降3.7%;筹集社会福利资金8403万元,比上年增长13%。目前,居民较低保障已保人数5.26万人,比上年下降14.7%,全年发放救济金金额1.36亿元。  

交通运输/潮州[广东省地级市]

2016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7.16亿元,增长15.6%。货物运输总量5065万吨,增长13.2%;货物运输周转量280.13亿吨公里,增长30%。旅客运输总量为2207万人,增长11.3%;旅客运输周转量为26.67亿人公里,增长11.7%。全市年末机动车拥有量56.55万辆,比上年下降10.6%。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24.88万辆,比上年增长15.9%。其中,私人汽车23.33万辆,增长17.1%。民用轿车拥有量达到14.79万辆,增长18.4%,其中私人轿车14.41万辆,增长19.5%。摩托车31.63万辆,下降24.2%。邮电业务大幅增长。  

国道:324国道

高速公路:深汕高速公路、汕汾高速公路、潮惠高速公路、汕梅高速公路

铁路

铁道线路:广梅汕铁路,厦深铁路,梅汕客运专线(在建)

主要车站:潮州站、潮汕站、饶平站、潮安站  

航空

揭阳潮汕国际机场,是粤东*民用机场,是广东第三大机场(区域性枢纽机场),飞行等级4D(远期4E)。

航运

潮州港东临台湾海峡,距台湾高雄市186海里,是广东省距台湾省最近的地区,港口至汕头36海里、至厦门98海里、至香港192海里、至广州308海里,至新加坡、曼谷等东南亚国家港口都在1700海里之内。

市内交通

2016年末全市实有公共汽车372辆,比上年增长93.8%,运营线路长度680公里,全年客运总量1050.8万人次。年末实有出租车927辆。年末供气总量31280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34600吨。  

? 公交

湘桥区九条公交线路票价2元,自动投币不设找赎,部分公交已开通刷韩江通的功能,方便市民出行。(早班车时间为6:40分,末班车为18:30)

? 出租车

潮州共有津汽、鸿伟、合众三家出租车公司,截止至2008年11月车数约784辆。

根据车辆的不同档次来定价,一类出租车(排气量1.6升以上)二公里起点价5.00元,每超半公里运价1.10元;二类出租车(排气量1.3升以上)二公里起点价4.00元,每超半公里运价1.00元;三类出租车(排气量1.3升以下,含面的)二公里起点价3.00元,每超半公里运价0.90元。按每公里起步价从3至5元进行打表计费,同时加收1元燃油附加费。

? 人力三轮车

潮州市内有持牌人力三轮车1700多辆,租一辆人力三轮车开始环城游,这是潮州古城游的精髓之一。而且不少三轮车从业人员有进行旅游知识培训过,他们会设计一些旅游路线。价格可以讨价还价。

历史文化/潮州[广东省地级市] 方言

? 潮州话(属闽语)

潮州话,又称潮汕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语系。它的词汇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份,因而为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重视。潮州方言有自己的字典《潮州字典》,以及《潮语十五音》等研究地方语言的专著。潮州话(Teochew)虽然属于闽语系(Holo Dialect System),但与闽南话(Hokkien)差别较大。

? 客家语

潮州饶平县还有一部分是客家语,不属于潮州的本地方言(该称呼多见于台湾地区,又叫饶平腔)。据史料记载,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八姓入闽,而后向粤东迁徙,饶平的客家居民已经有一定的历史,其中饶平六百多座客家土楼可以见证一切,原本许多饶平中部的客家人早已被潮汕化,现讲客家话的主要是饶平北部的上善镇,饶洋镇,建饶镇,九村镇,上饶镇以及新丰镇等,有几十万人,占全县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八左右,詹姓为最多。

曲艺

潮剧即潮州戏,历史悠久,风采独具。

1976年在潮州西沙溪工程中出土的明宣德七年(1432)手抄本《刘希必金钗记》,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潮剧演出本。数百年来,潮剧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当地民间艺术精华,使其音乐,唱腔,表演形式日趋丰富,逐步形成了自身的风格,成为全国十大剧种之一。1957年、1959年潮剧团二次晋京献演,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先后观看了演出并接见演员合影留念。潮剧不但活跃于潮汕和闽南地带,在东南亚诸国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音乐

源远流长,优美动听,驰名中外,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其门类有:以二弦为领奏乐器,伴以弹拨、弦索乐器的弦乐;以琵琶、三弦、筝组奏的细乐;以佛场主要法器,伴以唢呐、横笛领奏的庙堂音乐;以笙、箫、管、笛为主要乐器的笛套音乐;以潮州大锣鼓伴以唢呐领奏的潮州锣鼓乐等。1957年潮州音乐团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表演并荣获金质奖章。据传六十年代初,周总理访问瑞典时,瑞典国王馈赠的礼物中,便有两张他自己珍藏的潮州音乐唱片。由此可见,潮州音乐已被视为稀世奇珍。

潮语歌曲:随着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流行歌曲的兴起,潮州人开始用流行音乐的创作手法来创作潮语歌曲,形成了自己的一个流派,冠名为潮语歌曲。

工艺

潮州工艺是潮州文化的一部分,主要工艺品有潮州陶瓷、潮州木雕、潮绣、潮州抽纱、潮州花灯、潮州剪纸、潮州银饰、潮州嵌瓷等。

民居

*地大物博,地方建筑灿若星河,各具特色,潮州民居便是这其中的一朵奇葩。潮州民居融汇千百年来潮州人的智慧,如同山西平窑民屋的粗犷,瑶寨吊脚楼的野趣,江南徽屋的雅致,苏州园林的自然一样,潮州民居也拥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内涵。

沿江沿海平原地带,经济比较发达,许多望族多聚居在这些地方,旧县城也多有聚族而居情况。因此,城乡居民均有浓厚的氏族观念,体现在聚落建筑就是以姓氏宗祠为中心的围寨格局。清府县志载:“望族营建屋庐,必建家庙,尤加壮丽。”“雕梁画栋,池台竹树,必极工巧。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赀费。”潮州农村多聚族而居,而整个村寨,都依其宗族观念、风水观念、生产生活、防御功能以及某些美学观念来营建,因此潮汕民居的大格局便是独特的理想风水人居环境。同时潮州民居直接地将大自然因素所谓“天时、地气、顺风”溶入建筑中,体现出人天和谐的统一境界和高尚心灵意境。

潮州民居的建筑方位一般是取朝南偏东的,以南为主。这样一来,冬天可挡住严寒的北风,夏天则可以接受凉快的南风。

注:民间有时也称“潮汕民居”,但学术上统称为“潮州民居”,这也是正规的叫法。

饮食

潮州饮食文化别具一格,潮州饮食较为出名的是潮州菜和潮州工夫茶。在中古以前潮州府因地处蛮荒而不发达。自宋代以来,随着城市手工业的逐步繁荣和城镇人口的增多,加之接受中原文化影响等因素,潮州府逐渐开始发展,并且具有特殊的地方特点。到了近代,由于潮属地区人口剧增,商品交换意识增强,逐渐有潮人外出谋生而居于诸如广州、香港、上海等都市,更有不少潮人移居东南亚等各国。并开始有了潮式饮食的店铺开张经营。在这个时期,潮菜悄然地走出粤东。在国内各大城市和港澳地区、东南亚各国,差不多都有潮菜的菜馆酒家出现,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这是潮菜*飞跃发展时期。

2014年8月,潮州成功入选由*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主办的“2014*城市榜——全球网民推荐的最*美食城市”,成为"最*美食城市"之一。  

潮州菜

源于潮州,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潮州菜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由潮州原来独有的菜式与按潮州味加工改造了的菜式所构成的一个开放的体系。时至今日,潮州菜已经发展成为独具岭南文化特色、驰名海内外的*名菜之一。潮州菜的最突出特点,是以烹制海鲜见长。对海鲜的烹调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至于以酱碟佐料,达到新鲜美味,清而不淡, 鲜而不腥, 郁而不腻。潮州菜的另一特点,是善于烹制以蔬果为原料的素菜。 有煎、炒、烹、 炸、焖、炖、烤、焗、卤、熏扣、泡、滚、拌等,而且刀工讲究。多样化的制作方式,形成了潮州菜的风味特色。

潮州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是*古老的茶文化之一,在粤东当地更是把茶做为了待客的较佳礼仪并加以完善,这不仅是因为茶在许多方面有着养生的作用更因为自古以来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潮州20道名小食 炒粿条、溪口卤鹅、牛杂粿条、鸭母捻、潮州墨斗丸、潮州手捶牛肉丸、糍壳、潮州春饼、蚝烙(酥)、高堂菜脯、姑苏香腐、五香油橄榄、梅花饺、上汤牛肉、金都牌咸菜皇、莲香猪仔巢、糯米饭桃、咸水粿、锦绣雀巢、萝卜酥、开元善素、香酥沙律卷、香酥鸡翅
潮州23道名菜 红烧大排翅、水晶龙虾、明炉烧为、韩江花似锦、白灼大海螺、蝴蝶拼盘、满园鲍菊、什锦冬瓜盅、鲤鱼跃龙门、红焖海参、金龟孵卵、芙蓉官燕、乌鸡炖鱼翅、满园秋菊、金笋雪蛤羹、白果局鞭花、橙汁鳗鱼、玉盏蟹黄燕、千禧麒麟鱼、竹林藏奇珍、潮州烤鳗、潮州溪口卤鹅肉、茶香鸡。
文物

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始建于宋代、*现存历史最久、保存最完整的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韩文公祠,始建于明代、全长2.6公里的古城墙,有与广州越秀山镇海楼齐名的明代建筑广济城楼等。此外还有目前国内建筑面积较大的泰式佛殿,有珍藏珍贵历史文物的淡浮文物院等。 景观:潮州市现有文物点700多处,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海蚀、古建筑、古祠、古寺、古井、古桥、古塔、古牌坊、摩崖石刻、碑碣等。

地域文化

潮州文化是一种民系文化,为海内外全体潮州人所共有。潮州历史悠久,与台湾、东南亚有着紧密的联系,又是著名侨乡,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潮州位列其中。

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闽越族聚居,从已出土的石器、陶器、骨器、人骨化石等,可以窥见其远古文明的光辉。唐太宗开科取士,潮州已有进士出现。韩愈贬潮,重置乡校,延师兴学,使潮州的文风蔚然兴起。宋代的潮州更是文风鼎盛,“一州两书院,他郡所无”。南宋前期时潮州主户客户人口14余万人,而端平以后参加科举的居然“终场至万以上人”,终宋一代潮州中进士者多达172人,其中建炎二年(1128)一科连捷9人,一时为之轰动。明代的进士为160人,传出了同榜八俊、兄弟连科等佳话和一门三进士的荣耀。明代乡试中举竟多达1088人。在历代的殿试中潮州还涌现出状元林大钦(明嘉靖1532年高中)、榜眼王大宝、探花姚宏中这样的英才。

潮州古城的文化内涵更为深刻,依江筑建的州城略带狭长,北高南低,东西略为倾斜。城北是衙署区,城南为居住区,城东为商业区,城西为手工业和平民区,整个布局以《易》为本,突出体现“北贵南富东财西丁”的特点。贯穿于南北的通衢大道太平路,鳞次栉比屹立着40多座形式各异的石牌坊。这些建于明、清两代的牌坊,宛如潮州一部文明史,也成了潮州古城独特的人文景观。白墙黛瓦,嵌瓷木雕的潮州民居建筑也颇具特色,不管是“四马拖车”、“四点金”这样的深院大宅,还是“抛狮”、“竹竿厝”的平民居第,无不显示出深刻的潮州民俗意蕴,体现了精美典雅的文化内涵。潮州还有自己的方言、戏剧、音乐、工艺美术以及饮誉中外的潮州菜和名扬天下的潮州工夫茶,这些有着浓郁地方色彩的潮州文化对台湾及东南亚一带都有着同根同源的深远影响和联系。

侨乡文化

潮州是*著名的侨乡,据统计,旅居海外的潮籍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人口约230万人,除港澳台同胞外,主要分布在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一些欧洲国家。其中旅居泰国侨胞近50万人。2005年7月,原泰王国总理他信·钦那瓦及其率领的泰国访华团,泰王国曼谷市市长阿披叻及其率领的曼谷市政府代表团莅潮访问。全世界现有各类潮团组织173个。

在潮籍侨胞中,有被誉为世界华人首富的知名实业家李嘉诚、受聘为50多所大学教授的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国侨领陈伟南、国际摄影大师陈复礼等诸多杰出人士。

潮汕除旅居国内各地的潮汕人及其后裔,旅居海外的潮人包括潮籍华侨华裔和香港台湾澳门同胞估计占50%。潮汕已形成国内和海外两个潮人社会。  

潮商

潮州商人曾是*古代三大商帮之一,即以海阳(今潮安)、饶平、澄海、潮阳、揭阳、普宁、惠来、丰顺等县的商人为主。这八个县,就是传统的潮州八邑。潮汕地区虽因地形阻隔而开发较晚,但自唐、宋水陆交通陆续开通后,潮汕地区的工商经济发展迅速。明代的潮汕已然成为粤东、闽西南、赣南三地物资集散与进出口的据点, 更是海上贸易活跃的区域。

发源自潮汕地区的商人由于地理环境而形成“重贩运”特点,使得他们在海上经贸与海外移民上有着傲人的成绩。潮州商人的崛起与成就除了得益于工商贸易外,潮州商人的刻苦耐劳、冒险进取和倚重地缘、血缘社团的习性,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

地方特产/潮州[广东省地级市]
简介 图片
茶叶 潮州茶的种植和制作历史长、品种多。潮州茶的品种,主要有凤凰单丛凤凰水仙、福建水仙、乌龙、石古乌龙、梅占、名花、奇兰、黄旦、铁观音、本山、大红、黄金香、肉桂等10多个。其中凤凰水仙最多,为潮州的当家茶。据林业部门统计,潮州市现有茶园85000多亩,拥有中小型初、精制茶叶加工厂120家。
陶瓷 潮州陶瓷制品远销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瓷塑通花和瓷花,是较具特色的传统美术工艺。1978年10月,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访问朝鲜时,便以枫溪产的1.2米高的层镂空“友谊”通花瓶作为珍贵礼品送给金日成主席。建于枫溪镇的“南国瓷乡陈列馆”,陈列的产品集中了大部分枫溪陶瓷的精品,是枫溪陶瓷传统艺术的缩影。
抽纱 抽纱潮州抽纱是传统的潮州刺绣与欧洲抽纱相结合的产物,有着百年的历史,以其技艺精巧、轻盈淡雅见长,被誉为“南国名花”。潮州抽纱的主要品种有手巾、台布、绣衣、床罩、被枕套、靠垫、餐套等。
金漆木雕 潮州金漆木雕是在木雕作品上聚漆贴金,使其具有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
玉雕 潮州玉雕以南方碧玉为主要原料,兼用辽宁岫玉、河南独玉和加拿大碧玉。
金银首饰 潮州金银首饰工艺始于晚清,品种繁多,有手镯、手链、戒指、胸花、项链、耳环、头结、发夹、钗牌、坠等1000多个花色品种。
香包 香包是潮州民间独特的传统工艺品。传统香包有香囊、粽球、针包、瓜子鸡、纽绒、结带等,造型美观,品种多样。香包主要用于佩带或作为吊坠饰物。
麦杆画 潮州麦杆画是一种洋溢着浓郁乡士气息的民间艺术,麦杆画利用麦杆的反光作用,产生特殊的艺术意境。
竹制品 潮州生产的竹制品除桌、椅、几、谷答、畚箕、竹篓、扁担、箩、筐等家具和家具外,还有窗帘、门帘、灯罩、扇子、吊篮、花篮、凉席等日用品和工艺品。
水果凉果 用潮州水果加工制作的各式凉果,化皮橄和糖金桔等获部优产品奖。潮州市加工的凉果有甘草橄榄、青李、加应子、话梅、五香梅、糖杨桃、话芒果、蜜芒果、话桃条、蜜桃条、柑饼、蜜柑、九制陈皮等50多个品种。
潮州水果 潮州是南方的水果之乡,潮州柑名闻遐迩,各类水果紧随季节变换而相继上市。春有枇杷、杨梅、青梅、桃、李;夏有荔枝、菠萝、芒果、沙梨;秋有龙眼、杨桃、柚、柿、番石榴;冬有橄榄、柑、桔、香蕉等。潮州市常栽果树有22科128个品种,其中名优稀果有鹳巢柑、孚中选蕉柑、钱东新坡蜜柑、古楼山乌叶荔枝、溪口香蕉、草埔种龙眼、风来朵龙眼、大红柿、红种甜杨桃、青皮香橄榄、独核黄皮、渔村杨梅、白饭桃、红肉枇杷、红毛梨、菠萝等。
旅游风景/潮州[广东省地级市]

潮州八景:旧时有内外之分,内八景是指于古城街巷之间,而外八景则指城外韩江两岸。由于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内八景已逐渐湮没,今天人们所说的潮州八景是指外八景,即“鳄渡秋风”、“西湖渔筏”(原西湖与韩江相通)、“金山古松”(曾名“马丘松翠”)、“北阁佛灯”、“韩祠橡木”、“湘桥春涨”、“凤凰时雨”、“龙湫宝塔”(原位于北阁对面江心,现仍存遗址)。

潮州新八景:潮州评选“新八景”旨在“促进文化经济融合,展现历史名城风采”。“新八景”为:滨江红棉、广场灯影、坊街亭韵、淡浮水墨、绿岛晴岚、桑浦禅泉、凤凰天池、柘林渔火。“新八景”特色鲜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生态景观兼顾,山、海资源皆备,既有历史遗存,又有现代建筑,涵盖潮州各区县,“老八景”亦布列其间。

著名人物/潮州[广东省地级市]

【主词条:潮州人】

古代:杨世略、林大钦、林德镛、黄仁勇、刘允、萧端蒙、郑大进、翁万达、丁日昌、王大宝、陈梦龙、林大春

近现代:李嘉诚、饶宗颐、陈伟南、孙大文、蔡澜

城市荣誉/潮州[广东省地级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红军茶之乡 *优秀旅游城市
*瓷都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婚纱晚礼服名城 国家日用陶瓷特色产业基地 *著名侨乡
*潮州菜之乡 *不锈钢制品之乡 国家重点工艺美术城市
*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工艺美术之都 *陶瓷出口基地
*日用陶瓷出口之乡 最*美食城市 
友好城市/潮州[广东省地级市]
国家、省份 城市
*福建 厦门
泰国 曼谷
法国 巴黎十三区
美国 旧金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