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古迹较多,有曾被誉为“天下*大庙”的鄚州庙,战国时期燕赵边界的十二连桥,北宋名将杨六郎屯兵堡垒,西汉名将李广的驻扎地,历史上著名的鄚州、阿陵、谒王、高郭古城遗址,明成祖的乐驾台,清康熙、乾隆的行宫,还有改革开放以后发掘出的龙山文化遗址等。
任丘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春秋战国时期神医扁鹊(秦越人),西汉经学家韩婴,三国曹魏大将张合阝,明代谏臣屈伸,书写清宫太和、昭德、贞度等门额的清代书法家王法良,清代诗人、文学家边连宝,民国时期体育健将朱恩德,抗日战争时期的燕嘎子(燕秀峰,电影《小兵张嘎》原型),1949年牺牲在兰州的革命诗人李泊,现代诗人远千里等,都是任丘人。任丘又是革命老区,这里有著名的抗日战争时期的雁翎队、地道战的革命史迹,有“牛氏三杰”的壮烈悲歌。朱德、聂荣臻、杨成武、吕正操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任丘白洋淀旅游景区闻名中外。素有“北地西湖”和“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位于市区西北10公里处,总面积366.6平方公里(任丘辖水域64.8平方公里),正常年份蓄水量达4亿立方米,是华北地区较大的天然淡水湖。淀内水产资源丰富,现有鱼类31种,盛产鲤、鲫、鳝、鳜、莲藕、芦苇等。淀边的千里堤如长龙卧波,景色秀丽,妙趣天然。堤外有曾被誉为“天下*大庙”(明、清两代)的鄚州庙。白洋淀历史上曾以“白洋夜月、枣林晚渡、长堤烟柳、十里荷香、水月桃花、金沙落照”等六大名景著称于世,是集观光游览、民俗风情、体育健身、科学探索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任丘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08.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2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88.3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4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45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8732元。全市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5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9个。民营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形成了石油化工、铝型材、摩托车、石油钻采设备及石化装备制造、铁路机车及电器配件制造等特色主导产业,民营企业总摊数1.8万多家。任丘已成为*铝型材产业基地和*三轮摩托车产业基地。自“九五”以来,我市综合实力一直位居河北省“十强”县市前列,并连续多年入围全国“百强”县市之列。[1]
地质条件
任丘处于冀中凹陷中部,地质构造以任丘潜山为主,该潜山被4组断层所切割,主要有1个背斜带(任丘背斜)和2个向斜带(北汉向斜、鄚州向斜)。任丘境内发育有震旦亚界、古生界与中、新生界两套沉积地层,总沉积厚度约1.5万米,地层由老到新分别为:基底地层(包括太古界——下元古界)、中上元古界(震旦亚界)、下古生界(包括寒武系和奥陶系,是任丘地区石油和天然气主要产层)、上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
任丘全境呈岗、坡、洼、淀分布的典型低平原地貌,洼地星罗棋布,狭长带状岗地穿插其间。岗地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和东部,面积226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21.9%,所处地形部位较高,海拔多在8米以上。坡地处于岗地与洼地之间,海拔高度多在6—8米,面积452.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3.8%。洼地处于坡地下端,相对凹陷,季节性积水,海拔多在4.5—7.5米,面积311.2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0.1%。北北东走向的中部和东部岗地把市境分成东、西、中三条近似平行的带状洼地,带状洼地又被次一级的小缓岗分割成若干大小不同的近藤瓜状洼地。岗洼之间相对高差为2—3米,坡降1/2000一1/3000。洼淀类主要是白洋淀,为常年积水的淀泊,占总面积的4.2%。 气候
任丘市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大陆性气候显著,大陆度65.2,干燥度1.33,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全年平均气温12.1℃,1月平均气温-3.9℃,极端较低气温-23.8℃(1964年2月17日);7月平均气温26.8℃,极端较高气温42.7℃(1961年6月12日)。日均气温0℃以上持续时间276天,气温大于等于10℃的天数为208天。全年无霜期平均211天。年平均降水量557.4毫米,75%集中在7—9月。年极端降水量较大1077.8毫米(1964年),最少为232.2毫米(1965年)。年平均风速3.3米/秒,全年盛行偏南风,冬春季多东北、西南风。年日照时数2711.2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128.4千卡/平方厘米,作物生长期太阳辐射总量为108.2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总辐射量的84.3%。
任丘市地处低平原区,地表水多呈自由漫流状态,顺地势由西向东北排泄。境内河流均为大清河水系南支,无自然河,多是利用原来的天然排水沟人工开挖的排灌河道。较大的河道有:东部地区的古洋河,源于献县,境内全长54.89公里;西部地区的小白河,源于肃宁,境内全长48.7公里;中部地区的任文干渠,西起七间房乡的大树刘庄,东到梁召镇阎家坞而后出境流入文安县,境内全长31.5公里。此外,还有北部地区的赵王河、大清河及白洋淀卡河等。
白洋淀位于市中心西北10公里,淀周堤埝总长约215公里,其中任丘境内堤长23.9公里;堤防以内总面积366.6平方公里,其中任丘管辖43.4平方公里,连同淀南新堤以南、溢流堰以东地区共64.8平方公里。白洋淀共有大小淀泊143个,淀底高程一般为5.5—6米,汛末水位控制在8.3—8.5米。枣林庄枢纽工程位于任丘境内,是白洋淀出口的*控制性工程,赵王河枣林庄分洪道为白洋淀泄洪道。由于水源不足、水体污染,1988年后白洋淀大多时间处于低水位,多次干涸,靠黄河引水。2012年后因降水充沛,持续高水位运行。
地下水
任丘境内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地层中,呈多层结构的含水层岩系。从平面分布看,市域南部为滹沱河、潴龙河沉积区,北部为大清河、拒马河沉积区,主要为中细砂,地质条件较好,单井出水量20吨/时·米;中部为河间地带,主要为粉细砂、粉砂,地质条件差,单井出水量小于2吨/时·米。从垂直分布看,分为一层结构(全淡水)、两层结构(浅层淡水、下层咸水或微咸水)和三层结构(浅层淡水、中层淡水、深层淡水),砂层由浅到深,砂粒逐渐变粗,层数由少到多,单层厚度由薄变厚。咸水的矿化度上、下两段为2—3克/升,中段为3—5克/升。
土壤
任丘简图任丘市土壤分为潮土和沼泽土两大类型。潮土面积106.47万亩,占土类总面积的99.15%;沼泽土面积9164亩,占土类总面积的0.85%。潮土类又分四个亚类,即褐土化潮土、典型潮土、盐化潮土、沼泽化潮土。亚类以下又分10个土属、72个土种。
潮土类型中以壤潮土为主,土层深厚,沙粘适中,具有上松下紧的土体结构特点。随着岗、坡、洼的分布,存在由沙到粘的变化规律,大体分5个区域。西北部是壤质潮土或壤质盐化潮土,耕地面积23.62万亩;西南部缓岗地带是轻壤和沙壤土,海拔7.5—11米,耕地面积19万亩;东南部是低洼盐碱土,耕地面积12.75万亩;东部是轻壤、沙壤盐化潮土,耕地面积16.9万亩;东北部是低洼枯壤和沙壤土,耕地面积18.94万亩。
任丘市植被主要为林木、农作物和天然植被。2011年任丘市林地面积8118公顷,林木覆盖率19.8%,主要栽种杨树、柳树、槐树等。另外还有大量以紫穗槐为主的灌木林。农作物植被主要有小麦、玉米、豆类、高粱、棉花、山芋及各种蔬菜等。天然植被集中分布在东大坞、梁召、南畅支、牛村洼、石村洼等地区的盐碱地、大洼、坟地、撂荒地和路旁田埂,生长有羊胡草、茅草、毛地黄、狗尾草、苍耳蒺藜、打破碗花花等野生植物。
任丘市自然灾害主要有旱涝、大风、冰雹、干热风、淫雨和霜冻。旱涝出现机率为44%,其中降雨超过500毫米的涝年占23.5%,小于300毫米的早年占20.6%。降水量较大是1964年,达到1077.8毫米,涝地面积达77.78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73%,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瞬时风速大于17米//秒的大风,平均每年出现率为13.1天,其中雷暴大风占26.4%,多集中在扣9月,造成的灾害较大。雹灾平均每年1.6次,多集中在6—8月,干热风年发生率为95.2%,平均每年4.3天,多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对小麦危害较大。淫雨出现年率为33.3%。淫雨过程最长持续113天(1964年)。秋季初霜冻平均出现日期为10月20日,危害作物概率为30%,春季霜冻平均终止日期为4月16日,危害作物概率为15%。
建制沿革/任丘市[河北省中部县级市] 任丘境内的出土文物和遗址挖掘证明,早在距今8千余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即有人类聚居。上古传说中的五帝时代有颛顼城,春秋时期境内有虢邑,属燕国。《左传》记载,东周景王十年(公元前535年)正月癸已日,齐惠公统帅军队伐燕,驻扎于虢,2月戊午日,齐燕两国,缔结“濡水之盟”。战国时代境内有郑邑、狸邑,辖属多变占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惠文主五年(公元前294年)赵割郊、易两地给燕国。史书还载:秦王赢政十一年(公元前236年),赵遣名将庞暖率师伐燕,攻取狸地(今任丘东北)。又据史料记载:东周显王三十五年至赧王四年(公元前334至311年),“燕国筑南长城以防秦、赵、齐等国。燕长城大部以易水堤为基础修筑。起于易县西南,经定兴、徐水、安新、郑邑北部而人文安再向东南,止于今大城县城西南,全长约300公里。据此,当时郊邑以南属于赵国,以北属于燕国,当是可信的。西汉时期,境内有郊县、阿陵县,属幽州。先后封有3个侯国。
阿陵侯国据《汉书·王子侯表》,郭亭原为楚之连敖,后自单父(今属山东)“从塞路人汉”,投于周吕侯吕泽部下。在“还定三秦”的征战中,官至都尉。高祖六年(公元前200年)七月受封阿陵顷侯,侯国治所在阿陵,在位24年。死后,其子欧于汉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6年)嗣爵,为惠侯,在位22年。死后,其子客于汉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嗣爵,是为胜侯,在位八年,因罪免。汉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147年),郭延居接续被封为阿陵靖侯,在位15年,死后其子则于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嗣爵,在位18年,于元鼎五年(公元前109年)因欠交给皇帝进贡的“酬金”,被免侯爵。五十一年后,郭亭的玄孙茂陵公郭乘,“以贤名著称”。汉室帝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又“诏命复家”。
从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前109年,阿陵侯国存在了91年,历经顷侯郭亭、惠侯郭欧、胜侯郭客、靖侯郭延居和较后被免爵的郭则等五代。如果加上茂陵公郭乘,则阿陵侯国存在约在百年以上。
高郭侯国据《汉书·王子侯表》记载,西汉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四月,河间献王之子刘瞌,被封为高郭节侯,都邑在原虢邑(今任丘城西十六里)。在位十一年。死后其子久长于神爵三年(公之前57年)嗣爵,是为孝侯。以后,项侯刘菲、共侯刘称,哀侯刘霸相继嗣爵。哀侯刘霸死后,因无嗣,其弟刘异众于汉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被接续封为鄚侯。至此,高郭侯国绝,共传四世历五侯,约56年。
鄚侯国《汉书·王子侯表》记载,汉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高郭侯刘霸之弟刘异众被徒封鄚侯。其传承情况不详。不过,到新奔时期(公元9—25年)鄚改名言符,阿陵改名阿陆,高郭改名广堤,所以,鄚侯国存在时间当在20年左右。
东汉初年,阿陵再次被封为侯国。初被封的是任光。《后汉·任光传》记载:他少时忠厚,“为乡里所爱”。青年时曾任过乡啬夫、县吏。汉兵人宛时,见他衣服鲜明,想把他杀掉而夺其衣。恰值光禄勋刘赐赶到,看任光的长相不是普通人,便把他救下。从此,任光率其“党人”跟随刘赐,官至偏将军。更始初年(公元23年)任信都太守。不久发生王郎叛乱,河北许多郡国皆降之,“独任光不肯与随”。更始二年(公元24年)春,刘秀自蓟(今北京)回河北,被王郎叛军追杀,“狼狈不知所向”。听说信都守“独为汉拒王郎”,于是投奔信都。任光等正忧虑孤城难以保全,得知刘秀到来,大开城门迎人城中,“吏民皆称万岁”。刘秀拜任光为大将军,封武成侯,留守南阳、信广、兼领信都太守。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在洛阳即皇帝位,建立东汉王朝。封任光为阿陵侯,食邑万户,治在陵城。建武五年(公元30年)又召任光入朝任奉朝诣,其子任隗嗣爵。
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置鄞县,治所在原郊侯国都邑。
两晋时期,鄚县属冀州河间国。
南北朝时,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鄚县治所迁至阿陵城,北齐(公元560至577年)置任丘县,与鄚县同属瀛州河间郡。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秋,大水,任丘城淹没。居民溺死大半”。是年撤消任丘,并人郑县。以后在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又复置任丘。不过仅仅维持了十一年,到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任丘再度撤消,分别并人高阳、鄚县。
唐代,境内建置变化频繁。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蒲州(又称满州,治在今高阳县旧城),辖郸县。五年(公元622年),从郊县、高阳各划出一部分,复置任丘县,属瀛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蒲州撤消,郊县复归瀛州辖。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置郑州,辖郊县、任丘、文安、清苑、唐兴、归义等六县。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割文安、任丘各一部置利丰县(后改长丰,治在今任丘长丰镇)。十三年(公元725年),因鄚、郑二字易混,将鄚州改为莫州,鄚县亦改为莫县。十四年(公元726年),莫州置唐兴军,属范阳节度使节制,改置文安郡。治所仍在莫州,辖莫县、文安、任丘、清苑、长丰、唐兴(治在今安新县安州东南)六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罢文安郡,复置莫州,仍属河北道。
五代时期,后晋天福元年(公元963年)莫县、任丘、长丰三县均随莫州沦于契丹。至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收复。
北宋时,莫州属河北东路,辖任丘、莫县、长丰、大城等县及高阳部分地区。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撤消莫县和长丰,并人任丘县。元祜二年(公元1087年)莫州治所移至任丘。
金贞枯二年(公元1214年),于莫县故城改置莫亭县。与任丘同属河北东路莫州。
元代,世祖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任丘、莫亭一度撤销并人河间县,不久又恢复原建制。这期间,莫州治所改移莫亭县。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水灾,“任丘城没于水”。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废莫州,撤消莫亭并人任丘县,属河间府。此年,知县云霄重建任丘县城。
清沿明制,任丘属直隶河间府。
中华民国时期。民国二年(1913)二月,废州府之制,实行省、道、县三级行政管理,任丘属直隶省渤海道。(1914年改津海道)。民国十七年(1928)6月,直隶改称河北省。二十六年(1937)3月,河北省划为17个行政督察区,任丘属河北省第六督察区。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2月,*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成立了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下辖晋东北、察南、冀西、冀中等4区56县,任丘属冀中九分区。解放战争时期改属冀中八分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任丘属河北省沧县专区管辖。
1952年改属天津专区。1958年11月,文安、大城二县撤消并人任丘县,属河北省天津市管辖。1961年5月与文安分县,恢复原任丘建制,改属沧州地区。1986年5月撤消任丘县改置任丘市(县级),由沧州市代管。2005年3月,被河北省确定为22个*批扩权强县(市)的县市之一,享有计划直接上报(省,下同),财政直接结算,用地直接报批等11个方面62项管理权限。 资源/任丘市[河北省中部县级市] 土地资源按照1981年土地普查数据,任丘县境总面积为1550989.52亩,折合1034平方公里。其中农业占地985109亩,折合656.7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3%;林业占地39192亩,折合26.13平方公里,占2.5%;油田占地49496.6亩,折合32.99平方公里,占3.2%;工业、交通、村镇占地185899.06亩,折合123.93平方公里,占11.98%;河流沟渠占地167522.8亩,折合111.7平方公里,占10.8%;坑塘水面占地71913亩,折合47.94平方公里,占4.6%;畜牧占地40379亩,折合26.3平方公里,占2.6%;荒地11428亩,折合7.65平方公里,占0.7%。 任丘水资源主要为地表水和地下水。据多年平均量综合计算,全任丘市水资源为1.43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约0.5亿立方米,地下水约0.938亿立方米。
水资源和白洋淀
地表水资源主要靠白洋淀蓄水。
白洋淀位于任丘、安新、高阳、雄县、容城交界地区,四周有堤防环绕。该淀处于大清河系中游,承纳上游漕河、府河、唐河、潴龙河、白沟引河、瀑河、萍河、孝义河、清水河等九条河流的洪沥水。其上游汇流面积为31205平方公里,其中南支为21054平方公里,北支为10151平方公里。在任丘境内的赵王河枣林庄分洪道为白洋淀的泄洪道。
白洋淀周边堤防以内总面积为366.6平方公里。其中任丘所辖淀内面积为43.4平方公里。连同淀南新堤以南、溢流堰以东地区,任丘所辖白洋淀面积为64.8平方公里。
白洋淀内共有大小淀泊143个,其中百亩以上的105个,干亩以上的32个,万亩以上的7个。即白洋淀本淀(19899亩)、烧车淀(16701亩)、马棚淀、羊角淀(12755亩)、小北淀(11715亩)、池鱼淀(11167亩)、后塘淀(10113亩)。淀底高程一般为5.5—6米(大沽高程,下同)。淀内36%为苇田,14%为村台。淀周堤埝总长约215公里,任丘境内堤长23.9公里,境内沿堤涉及3个乡镇、21个村庄。堤顶高程12.92—12米,堤顶宽平均8米。
位于境内的枣林庄枢纽工程,是一座调节白洋淀水位,发挥调洪、蓄水、灌溉和航运等综合效益的重要工程,也是白洋淀出口的*控制性工程。这一枢纽工程包括二十五孔泄洪闸,四孔节制闸,100吨级船闸及赵北口溢流堰四座建筑物,它与白洋淀千里堤共同承担着保护天津市和津浦、京九铁路、华北油田防洪安全以及下游广大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在河系洪水调度控制运用中发挥中枢作用。
这一枢纽工程陆续建于1965至1970年,设计泄洪能力为2700立方/秒。从1970—1979年,平均年人淀水量为10.33亿立方米,出淀水量为7.72亿立方米。
1972年白洋淀综合开发利用协议规定:该淀汛后正常蓄水位8.6米时,其库容量为3.926亿立方米,禁止灌溉较低水位7.3米时,其库容量为1.263亿立方米。按照这一规定,在正常情况下,白洋淀水可利用量为2.663亿立方米。根据近年分水指标,分配任丘的引用量为0.4亿立方米(不含汛后不计量时的用水量),占全任丘市地表水资源的80%。 自然资源任丘自然资源丰富。共有耕地6.2万公顷,日平均气温12.1度,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和天然气,国家大型企业华北石油管理局、*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华北石化分公司驻在市区,是*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
矿产资源
石油:截止1985年,已探明冀中坳陷生油面积为7925平方公里。预计远景储量16.9亿吨,探明储量为7.8亿吨。任丘油田独占5.7亿吨,占73%。
天然气:据勘探,冀中地区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按气藏类型划分,有纯粹的天然气藏,带气顶的油气藏和溶解油气藏。按天然气成因划分,有石油伴生气和煤生气。这几种天然气在冀中分布很广,任丘地下的天然气藏主要为石油伴生气。
华北油田
华北油田包括近30个大小不等的油田。其中,任丘油田不仅开发最早产量较高,而且管辖这些油田的华北石油管理局驻在任丘,所以,人们习惯上又把华北油田称之为任丘油田。
据已掌握的资料,任丘地热资源主要蕴藏在馆陶组下粗段地层(深度为1200—2000米)。自华北油田开发以来,任丘的地热资源逐步得到利用。从1981年至1985年,已打出热水井30余口,多分布于任西断层东侧,南起荷花村,北经任丘老县城向东至东凉、小征的狭长地带上。这些井的特点是压力大、温度高、流量大、水质好。初期,单井涌水量多在1500—2000立方米/日,且能自流,出井水温72℃一75℃,水型2HC03,总矿化度为1.5—2.5克/升。由于水层厚、开采价值较大,在已打出的31口井中,油田使用28眼,地方使用3眼,主要用于洗浴和冬季采暖。
生物资源植物资源
类别 | 举例 |
---|---|
乔木类 | 白毛杨、小叶杨、旱柳、旱垂柳、水垂柳、簸箕柳、白榆、桑、果椹桑、杜梨树、沙梨树、秋子梨树、白梨树、沙果树、海棠树、李树、杏树、桃树、自荚、国槐、刺槐、臭椿树、香椿树、枣树等 |
灌木类 | 杞柳、酸枣、柽柳、黄荆、紫穗槐、枸杞、华北紫丁香、花椒树、葡萄蔓、石榴树等 |
水生植物类 | 芦苇、荷、菱角、芡实、轮藻、眼子菜、莱菜、苫草、浮萍、水上飘 |
药用植物类 | 木贼、麻黄、地丁、地黄、地锦草、芦根、青蒿、白头翁、荷叶、蒲公英、辣蓼、茵陈、大蓟、小蓟、刺蒺藜、兔丝子、车前子、苍耳子、牵牛、马齿苋、筋骨草、败酱草、鱼腥草 |
花卉类 | 铁树、橡皮树、扶桑、牡丹、梅花、月季、石榴花、昙花、茉莉、一串红、菊花、兰花、迎春花、令箭、玉树、蟹爪兰、文竹、绣球、紫罗兰、玉兰、吊兰、君子兰、黄杨、茶花、凤仙花、韭菜莲、对叶菊、牵牛花、倒挂金钟、仙人掌、仙人指、仙人球、虎尾掌、美人蕉、三棱箭、一品红、菠罗掌、蝴蝶兰、荚竹桃等 |
其它类 | 栊牛几菊、酸蓼、地旋花(拉拉苗)、牛犄角、辣辣菜、灰菜、地衣、蒺藜、水稗草、马唐草、狗尾草、野芝麻、画眉草、曲曲菜、三菱草、野茶科、蒲草、白草、甜草、蒿子、野高粱、羊旋花、毛地黄、洋蓖麻、地肤、芦草、节节草、蘑菇、茅草、碱蓬、龙葵、地梨、荻子、呆瓜秧、草木樨 |
动物资源
类别 | 举例 |
---|---|
禽类 | 野鸽、燕、喜鹊、乌鸦、麻雀、苍鹰、鹞鹰、鱼鹰、猫头鹰、野鸭、大雁、布谷鸟、啄木鸟、鹌鹑、窝鹩、靛雀、翠雀、姑顶、天鹅、大鸨鸟、呱呱七等 |
鱼类 | 鲤鱼、鲫鱼、银鱼、黑鳍鲸、棒花鱼、麦穗鱼、青鱼、草鱼、马口鱼、赤眼鳟、鲔、红鲐、长春鳊、三角鲂、鲢鱼、鳙鱼、泥鳅、鲶鱼、黄鲟鱼(甲甲)、青鳞、黄鳝、鲈鱼、鳜鱼、圆尾斗鱼、史氏黄蚴鱼、刺鳅、大鳞泥鳅、够条、似矫、逆鱼等 |
节肢、软体、环节类 | 虾、河蟹、蝎子、蜈蚣、蜘蛛、河蚌、蜗牛、蚯蚓、田螺、水蛭等 |
两栖爬行类 | 青蛙、蟾蜍、蛇、蜥蜴、壁虎、龟、鳖等 |
年份总户数总人口男性人口女性人口
1950年69771327192161201165991
1960年78210349030172887176143
1970年90475409328208123201205
1980年112989495509254329241180
1990年177421701411356838344573
2000年217464768900390649378251
2010年239826822455418945403510
截至2013年末,任丘市常住户数321725户,总人口867148人,其中乡村总户数159449户,乡村总人口604146人,乡村从业人员294082人。
民族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任丘市汉族人口815677人,占总人口数的99.18%;有少数民族32个,人口6778人,占总人口数的0.82%。少数民族中,回族2517人,满族2466人,蒙古族793人,土家族407人,壮族188人,朝鲜族97人,苗族82人,彝族70人,侗族18人,瑶族15人,达斡尔族15人,锡伯族11人,藏族、布依族、黎族各10人,水族、土族、撒拉族各8人,维吾尔族7人,傣族、傈僳族、鄂温克族各6人,白族5人,哈尼族、畲族、仡佬族、怒族、京族、赫哲族各2人,佤族、东乡族、俄罗斯族各1人。回族主要聚居在新华路街道和鄚州镇,多是明末清初时回民迁至鄚州经商而定居;本地满族人是随清军入关迁来;任丘油田开发后又有回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壮族等职工迁入任丘。
经济/任丘市[河北省中部县级市] 综述2014年,任丘市生产总值完成600.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1亿元,全部财政收入95.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0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11元。在2014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排名第50位。
*产业2013年,任丘市实现*产业增加值17.7108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1534亿元。
种植业
任丘市境内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谷子、高粱、水稻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芝麻等;用材树有榆、槐、柳、杨等;果树有梨、苹果、桃、杏、枣、李子等。
2013年,任丘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5490公顷,粮食播种面积73536公顷,总产量438819吨,其中小麦播种面积31070公顷,总产量180128吨,玉米播种面积37955公顷,总产量243865吨,大豆播种面积1974公顷,总产量3983吨;油料播种面积2767公顷,总产量5675吨;棉花播种面积9547公顷,总产量9262吨;蔬菜播种面积8792公顷,总产量448110吨;水果(含果用瓜)产量58620吨,其中园林水果产量25799吨。农用机械总动力1012648千瓦,大中型拖拉机1265台,小型拖拉机15944台;机耕面积60360公顷,机播面积81786公顷,机收面积61390公顷;有效灌溉面积40680公顷;化肥使用量31610吨,农药使用量279吨,地膜使用量322吨,农村用电量100688千瓦小时。
2013年,任丘市实现农业产值23.1267亿元,增加值14.092亿元;林业产值986万元。
养殖业
2013年,任丘市年内猪出栏12.56万头,牛出栏0.82万头,羊出栏10.08万只;年末牛存栏0.92万头,羊存栏9.16万只,肉类总产量44344吨,其中猪牛羊肉产量12324吨;禽蛋产量17291吨,奶类产量6221吨,畜牧业产值9.3531亿元,增加值2.2316亿元;水产品产量1.51万吨,渔业产值2.333亿元。
第二产业2013年,任丘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3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48.567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948.366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50974人;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379.9445亿元。
2014年,任丘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0.1亿元。
油气开采
任丘是*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原华北石油管理局)总部所在地,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石油产地。华北油田曾连续10年稳产1000万吨以上,原油产量较高达1773万吨;至2011年年产原油427万吨,年产天然气5.5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原油2.456亿吨、天然气100.2亿立方米,在*石油油气田企业中列第4位。
石油化工
石油化工是任丘的支柱产业,任丘建有总面积9.15平方公里的石化基地,2009年以来实施了华北石化公司千万吨炼油项目和100万吨乙烯等项目,初步形成了以华北石化公司为龙头、大型企业为骨干、下游加工企业关联配套的产业发展格局。截至2011年,任丘市共有石化企业850多家,从业人员8500多人。石化企业大致分为石油炼化企业、石油产品延续生产企业、石油装备制造企业3类,主要生产成品油、聚丙烯、苯乙烯、油墨、PVC管材、塑料制品等上百个品种、上千种规格型号的产品,年生产能力550万吨。
建筑业
2011年,任丘市全部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1.0亿元,比2010年增长8.0%。全市房屋施工面积259.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2%;竣工面积83.7万平方米,下降27.9%;新开工面积92万平方米。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39家,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实现利润 7008万元。
高新技术
截至2013年,任丘市有高新技术企业7家,21个行业小类。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共完成增加值37.96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25.13%。
工业园区
截至2014年,任丘市有2个省级开发区和4个市级产业园区。任丘经济开发区位于任丘市区东北部,北距雁翎工业区1公里,规划面积11.78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电子通讯和机械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雁翎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20.64.8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共入驻企业300余家,其中工业企业185家,规模以上企业39家,从业人员16420人。
第三产业商业贸易
2011年,任丘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7亿元,比2010年增长17.3%。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3.8亿元,增长17.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6.9亿元,增长17.2%。截至2011末全市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市场6个,市场成交额20.1亿元,增长3.6%。
2013年,任丘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4712亿元,外贸进口总额1.8亿美元。
旅游业
截至2011年,任丘市有名胜风景和文化保护区3个;2011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与2010年持平;旅游总收入10000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39%。
餐饮住宿业
截至2011年,任丘市拥有各类宾馆饭店2389家、餐饮网点2290个,星级饭店5家,星级饭店客房529间,其中五星级酒店1家(中油燕山国际大酒店),四星级酒店2家(新世纪国际酒店、五洲大酒店),三星级酒店2家(任丘市政府招待处、华油宾馆)。
金融保险业
截至2011年末,任丘市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68.9742亿元,比2011年初增加27.3046亿元,增长8.0%。其中储蓄存款251.4555亿元,比2011年初增加22.3404亿元,增长10.2%;年末贷款余额73.2335亿元,比2011年初增加18.4506亿元,增长33.7%。
2011年任丘市保险行业保费收入49229.2万元,比2010年增长1.5%;全年赔款支出6825.3万元,比2010年增长23.6%。
截至2013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1.766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9.806亿元。
邮政业
2011年,任丘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4127万元,比2010年增长41.2%。
电信业
2011年,任丘市电信业务总量70314万元,比2010年下降0.6%。2011年末全市有固定电话236426部,比2010年下降1.4%。其中,城市电话154146部,下降0.3%;农村电话82280部,下降3.5%。移动电话730428部,增长10.6%;小灵通15370部,下降13.7%。国际互联网用户130902户,增长7.3%。全市百户拥有固定电话73部,减少15部,百人拥有移动电话88部,增加9部。
2013年,任丘市固定电话用户198830户,移动电话用户76.4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57027户。
交通运输/任丘市[河北省中部县级市] 综述2011年,任丘市内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2923.9万吨,比2010年增长3.2%;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总量2830.3万人,比2010年增长1.8%。2011年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98311辆,其中个人汽车拥有量81453辆;实有出租车823辆,市内公交车376辆,长途客车185辆。
公路保沧高速公路擦任丘市西南部边界而过,境内全长2.48公里;大广高速公路(G45)自东北向西南穿过市域中西部,境内全长37.91公里,设有任丘(鄚州)和任丘南两个出入口。106国道自北向南纵贯市域中部,境内长40.836公里;省道津保南线(S381线)东西横穿市域中部,境内长39.71公里,与106国道在市区交叉通过。此外任丘境内有县道3条,总长35.6公里;乡村道路262条,总长696.2公里。
截至2011年,任丘市公路通车里程1781.4公里,其中市区道路439.3公里。公路货运量2658万吨,比2010年增长3.1%;客运量2720万人,比2010年增长1.9%。
铁路京九铁路自东北向西南纵穿全境,境内全长35.5公里,沿途涉及8个乡镇28个行政村,市区东侧设有任丘站。
2011年,任丘市铁路完成旅客运输总量110.3万人,比2010年增长0.5%;货运量265.9万吨,比2010年增长3.7%。
航运任丘辖区内有白洋淀66平方公里通航水域,白洋淀景区设有大口子码头、西大坞码头、七间房码头、苟各庄码头4个较大规模旅游码头,全部实行统一管理,有营运船舶300余艘。其中大口子码头有8条停船木栈道,能够停靠500艘游船,日接待游客能力可达万人以上。
管道任丘市地下输油气管道总长度271公里,涉及陕京线、任京线和华北石化公司、采油一厂、华港燃气有限公司等单位。其中天然气输送管道5条,124公里;成品油输送管道95公里;净化油输送管道18公里;含水油输送管道34公里。地下管网纵横交错,管道总量庞大。
公共交通
任丘市公交线路图
市区公交
2013年,任丘市实施公交体制改革,原“一车一主”挂靠经营的9条城区公交线路、115辆公交车全部退出,由新成立的任丘市公共交通运输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化运营。截至2014年,任丘有13条城区公交线路,165部公交车辆,设置公交站牌325块、候车亭55处。
城乡公交
截至2014年,任丘市有22条农村客运班线,262部农村公交车辆,其中14条农村客运班线、183部农村客车于2014年3月完成公交化改造。公交化改造车辆按照每10公里1元票价标准执行统一公交票价。
社会事业/任丘市[河北省中部县级市] 城市建设
截至2011年,任丘市区面积74.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2.97平方公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3.0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面积1843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37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1.56%。2014年新建硕园、翠园、枫林园、桃李园、香园、锦园等7处城市公园(游园)。
教育事业截至2013年,任丘市有学校各级各类公办学校178所,在职教师6746人,在校学生91460人。其中幼儿园在园儿童1.85万人;小学149所,专任教师3809人,在校学生68186人;初中22所,完全中学2所,专任教师3530人,在校学生30344人;普通高中1所,在校学生6500人;职教中心1所,在校学生1328人;特教学校1所,学生60人。此外还有教师进修学校、沧州电大任丘分校和5所民办学校。
科技事业2011年,任丘市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176万元,全年完成科研项目5项,其中获地市以上科技成果项目2项;全年专利申请242件,专利授权量180项。
文化体育任丘市图书馆截止到2011年底,任丘有影剧院1个,体育场馆1个,公园2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5.7万册,档案馆1个。任丘市文化艺术中心交付使用,举办了迎新春联欢会、正月十三大鼓花会、元宵节焰火晚会等文艺活动。
在2011年国内各类重大体育比赛中,任丘市运动员获金牌4枚,银牌9枚,铜牌3枚。
医疗卫生截至2011年末,任丘市共有卫生医疗机构49个。2013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床位数3226张,卫生技术人员3946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67835人。
环境保护2011年任丘市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完成985万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0%,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98.0%,生活垃圾处理率100%,全年生活垃圾清运量14.21万吨。任丘市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日处理污水5万立方米,全年处理污水1165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8.06%,安全用水普及率100%。
广播电视截至2011年末,任丘市有电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台2座;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02240户,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均达100%。
社会保障截至2011年末,任丘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78707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58719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73860人,参加农村及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人数295887人;全市有5403人享受城镇居民较低生活保障,有16290人享受农村居民较低生活保障;全市有7个敬老院,有1750户散居五保户得到救济。
截至2013年,任丘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2461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7421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0389人;全市有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7家,床位2521张。
旅游景点/任丘市[河北省中部县级市] 白洋淀千里堤白洋淀千里堤地处白洋淀东下游出口,任丘市区西北10公里处,是集游玩、餐饮、住宿、养殖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分鸳鸯岛民俗文化、荷花观赏、生态游乐、休闲娱乐、码头观光、民俗村观光六大部分。白洋淀内沟壕纵横,淀淀相通,田水交错,芦苇丛生,荷花飘香,鱼游鸟翔,千里长堤垂柳成荫。景区入口建有大口子码头,日接待游客能力可达万人以上。
石油矿山公园任丘石油矿山公园主要由雁翎主题公园、任四井石油开采、白洋淀以及石油科技博物馆等景区组成,总面积78.44平方公里,是一个集石油知识、开采工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普教育、文化娱乐、生态观光的综合型矿山公园。其中雁翎公园占地面积195亩,由核心景区、东山森林景区、儿童游乐休闲景区、民族文化博览景区、水上观览景区、音乐艺术广场景区、配套设施等7部分组成;任四井石油开采景区以华北油田的发现井任四井作为主体景观,将石油开采科普知识和石油工业的发展结合;白洋淀景区以自然水体为主,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
鄚州大庙鄚州大庙位于鄚州城北2.5公里处,始建于元朝,明代中期重修,规模宏大,香火极盛,曾有“天下大庙数鄚州”之说。庙座北朝南,由正殿三皇殿、东配殿药王庙(后称扁鹊祠)和西配殿文昌庙组成。四周筑有红色围墙,高约2.5米,整座大庙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450米,总面积157000多平方米,占地近230亩,连同香火地共计400多亩,红墙黄瓦,结构严紧,庄严肃穆。
历史文化/任丘市[河北省中部县级市] 文化遗产非遗项目非遗类别保护级别
辛安庄民间音乐会民间音乐*、省级
任丘大鼓
民间音乐省级
鄚州庙会民俗省级
古建青砖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省级
阴阳八盘掌杂技与竞技省级
老调(东姜老调)传统戏剧省级
冀中笙管乐(东姜音乐会)民间音乐省级
辛安庄民间音乐会
辛安庄音乐会是任丘最早的民间音乐会,在任丘东部农村中有广泛影响,曾因一曲《关公辞曹》而得乾隆帝赏识,被御封为任丘鄚州庙“开光*曲”。现存曲目30余套,主要乐器有管子、笙、曲笛、云锣、大镲、小镲、大鼓、小鼓、铛子等,演奏风格优雅舒缓,具有音乐性与文学性双重审美价值,对研究古典民间音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任丘大鼓
任丘大鼓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有400余年历史,是受宋代梁红玉击鼓抗金的启示而孕生,以抵御外侵,鼓舞士气。任丘大鼓鼓身大,直径多在2.3米左右,能同时站开8-10人敲打;鼓队配置齐全、协调。大鼓套路有108种,演奏乐器主要有锣、大镲、铙、小钹、小云锣等。代表性作品有《连环套》等。大鼓鼓音纯厚,擂动时有狮吼龙吟之势,万马奔腾之威,令人精神振奋,激情迸发,极具凝聚力和感召力,场面热烈、欢快。任丘大鼓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鼓队活动遍及全市。每年农历正月十三举办有沧州大鼓花会艺术节。
鄚州庙会
据《任丘县志》及民间传说,扁鹊祠在明万历年间大规模重建,钦命每年四月为鄚州庙会,会期一个月,敕命全国各地较大商号咸来鄚州赶庙,期间主要进行物资集散交流及民众进香祈福等活动,吸引数万人参与,善男信女接踵摩肩,大街上招牌林立,商品堆积如山,有“北京人全鄚州货全”之说。现代鄚州庙会保留了每年正月十五,四月十五、九月十五三个庙会日,每次庙会有数万人参加。
文物古迹任丘古迹较多,有曾被誉为"天下*大庙"的鄚州庙,战国时期燕赵边界的十二连桥,北宋名将杨六郎屯兵堡垒,西汉名将李广的驻扎地,历史上著名的鄚州、阿陵、谒王、高郭古城遗址,明成祖的乐驾台,清康熙、乾隆的行宫等。
古遗址
哑叭庄遗址、张佐商代村落遗址、古州城(颛顼城)遗址、谒王城遗址、阿陵城遗址、虢城(高郭城)遗址、药王庙遗址、北辛庄遗址、七间房遗址、段家坞遗址、东段村遗址、长丰城遗址
古墓葬韩婴墓、任将军墓、任光墓、大董各庄汉墓、大疙瘩汉墓群、边司马墓、张郃墓、黄垒墓群
出土文物铜钗、铜刷柄、四系缸、铜钟、铜奁、铜鼎、白釉瓷缸、白瓷盘、陶缸、耳杯、铜镜、三彩缸、鸳鸯铜枕、瓷三彩洗、长颈瓶、青花瓷瓶、铜勺、铜卮、白瓷壶、调色盒、双耳壶、陶壶、陶罐、陶碗等
三各庄遗址
三各庄仰韶文化遗址位于白洋淀东岸千里堤东一里许,三各庄村西,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距今约八千年,尚未进行考古发掘。三个孤堆东西呈一条直线,东西相距150米,遗址东西长160米,增北宽100米,面积16000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采集的标本有彩陶,红陶、磨光陶以及骨器、石器等。
哑叭庄遗址
哑叭庄龙山文化遗址位于西环路办事处哑叭庄村西北,俗称“疙瘩顶”,遗址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公里,面积约6万平方米,地势北高南低,文化层积厚0.2—5米,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遗址。发掘出灰坑130个,水井7眼,共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角器、蚌器和玉器1300余件。
古州城(颛顼城)
古州城在鄚州镇东北1.5公里处,古州村坐落其中。该城相传为颛顼所建,但无可考。为圆角方城,东西、南北各约一千米。现存城墙五段,累计长2公里,较高处10米,均由素土夯筑而成。城内曾出土铜壶、刀币及鬲、盆、缸、豆等陶器,均为战国时代遗物。
鄚州城
鄚州城位于任丘城北16.5公里,始建于东周时期,历代修建。城池雄伟宽阔,呈纱帽形,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1.2公里,城墙为土城,宽约30米,高5米。现存南城门,当地人称“南阁”,重建于清嘉庆年间,城北部土城墙保存较好。
革命传统任丘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八年抗战中日军始终重兵驻守,频繁扫荡。1941年起,*共产党发动群众开展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地道斗争。任丘地道分干道和支道,干道一般高1.5米,宽1米,顶部离地面1―2米,支道密如蛛网,在不断改造中较好地解决了防毒、防水、防烟以及洞口隐蔽等问题。抗战期间,任丘全县332个村全部挖了地道,总长1010公里,动土方约150万方,如将土垒一道高三尺厚一尺的墙,长度可达一万零一十华里,其长度与万里长城相当。
方言任丘境内的方言以东西走向的任文干渠为界,南部属冀鲁官话沧惠片黄乐小片,以任丘方言为代表;北部属冀鲁官话保唐片定霸小片,以鄚州方言为代表。其中任丘方言有21个声母,38个韵母,与普通话不同之处在于:部分j、q、x声母读作为z、c、s;开口呼零声母如an、ao、en、ou等前加声母n;声母r读作y,如“rǎn”读作“yǎn”等;韵母ue读作iao,如jué读作jiáo等;ze、ce、se读作zhai、chai、shai;此外部分地名还有特殊念法,如出岸(chī nan)、守(chǒu)练、培(pí)里、南畅支(shi)、前/后王约(you)、南/北马(mo)、荷花(húo huo)村、解经(jiè qǐ r,介起儿)村、议论堡(yǔ lún bǔ),地名中的“北”均读作bēi,“河”字念成huo等等。
地方特产/任丘市[河北省中部县级市] 苇席
苇席是任丘的传统特产,轻柔洁白,花纹美丽,曾为宫廷贡品,享誉甚高。过去白洋淀地区群众生计一靠渔业,二靠苇产,所以苇编业兴旺发达,织席打箔是家庭妇女的主业。白洋淀苇席品种繁多,形态各异,用途不一,有炕席、囤席、苫垫席、包装席、天花板席。席面图案花样翻新,有回形纹、桌面纹、人字纹、平纹、胡椒眼儿等等,规格尺寸多种多样。
白洋淀松花蛋
白洋淀松花蛋是河北省出口的传统食品,有150多年的生产历史,尤其以白洋淀边的任丘市七间房生产的松花蛋较为著名。 清朝时淀边就有很多作坊,加工松花、咸鸭蛋,通过水陆运输,畅销京、津、保一带,有“没有松化不成席”之说。 白洋淀水面辽阔,富饶美丽,物产丰富,堪称“鱼米之乡”。淀鸭在水中饲养,蛋个头大且营养丰富。白洋淀松花蛋“蛋体晶莹半透明,蛋黄深绿香味浓”,吃起来味道鲜美,清香扑鼻,多而不腻。
著名人物/任丘市[河北省中部县级市] 扁鹊,本姓秦,字越人,渤海鄚州人。生活在春秋晚期,人称“神医”。首创诊脉“望、闻、问、切”之法,又擅针灸、熨烫,于内、妇、耳鼻五官司、小儿等科,堪称中医诊脉技术的开山之祖。司马迁言:“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著有《难经》八十一篇、《内经》九卷、《外经》十三卷、《肘后方》三卷,大都已失传。
韩婴(约前200年—前130年),涿郡莫人,西汉著名学者。文、景、武三帝时为官,文帝时任博士,景帝时官至常山太傅,后人称“韩太傅”。著有《韩故》、《韩诗内传》、《韩诗外传》、《韩说》、《周易传韩氏三篇》等。韩婴讲授、注释《诗经》有许多独到之处,世称“韩诗”,与辕固生的“齐诗”、申培的“鲁诗”并称“三家诗”。
城市荣誉/任丘市[河北省中部县级市] 任丘先后被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两基”教育先进市、幼儿教育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河北省县域公共文化建设20强、体育先进市、残疾人工作先进市、广播电视先进市、爱心献功臣先进市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