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问题◆】:[问答题] 寂天菩萨一再强调除了护心以外,其他的善行意义不大,这是否意味着受持别解脱戒没有用?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制定的任何一条戒律,都为了护心而制。别解脱戒的戒条全都为护心而制,是护心的一种助缘。在《宝蕴经》中说:"心净则身净,身净未必心净,故心清净,则称之为梵净行。"梵净行的标准,完全依心而定,如果内心不清净,那发之于心的身语不可能合于净戒。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2)【◆题库问题◆】:[单选] 诸业在没有受报以前是()
A.可以抵消
B.不会失坏
C.有钱可以化解
【◆参考答案◆】:B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3)【◆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有人说“知识越多知识障就越多”,“读佛经多,也会变成知识障”,这话对吗?
【◆参考答案◆】:这真是闻所未闻的奇谈怪论。照这些人的说法,没有知识的人就不会有知识障(所知障)。弥勒大菩萨说:"不精通五明,虽然是大菩萨也成不了佛。"佛主张"无明"是苦根祸源。开发智慧、破除烦恼性无明和非烦恼性无明(所知障)就是彻底解脱、彻底自由。而开发智慧的途径是闻、思、修,即博学多闻、慎思明辨、反复实践。佛法中的术语、概念,虽然各派的理解不完全相同,但在佛教内部,还是有比较统一的解释标准,否则,佛教内部就不会有共同语言。所知障、知识障、智慧障、理障都是翻译上的差别,其含义都一样,是指"非烦恼性无明"。非烦恼性无明很多,最典型的是"四不可知因",即:(1)因时不可知。即过去的、未来的很多事无法知道。(2)因地不可知。即发生在别的地区、别的空间的事物不可知。(3)种多不可知。即事物种类很多,不可能全知。(4)细微不可知。即很多事物未显露的极细微性能、差别不可知。这四不可知因,都是不可知的客观原因。但"二障"中的知识障或者所知障,是指众生主观意识中的一种特殊障碍,是获得理全知(如理智)和事全知(如量智)的主要障碍。所以,所谓"知识越多,知识障越多"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4)【◆题库问题◆】:[问答题] 痛苦和快乐的源泉,到底在于外境还是内心?为什么?
【◆参考答案◆】:在于内心。人世间如同火坑般的险恶苦境中,痛苦障难必然是少不了,只有保持一种安乐的心态,对这一切才能正确的对待,顺利的将苦难转化为修行助缘。要不然外境最好,自己也会非常痛苦。如果能净化自心的烦恼,原先让自己感到痛苦的事情,都会变成安乐。以前藏地有一位大德,文革时人们每天都要批斗他,但他却显得特别安乐,在私下告诉别人:"我这一生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的欢乐,现在我每天都在修安忍的欢喜之中。"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灌顶有哪几种类型?
【◆参考答案◆】:灌顶有授权灌顶和随许灌顶两种类型。坛城中主本尊有授权灌顶,一般本尊和护法类只可随许灌顶。授权灌顶分下密和上密两种灌顶。前者有水灌顶、佛冠灌顶、法器灌顶等五类和十一类;后者有瓶灌顶、密灌顶等四类或五类。随许灌顶也称三密灌顶,灌顶程序比较简便。灌顶方法上有一次性灌顶和阶段性灌顶。前者是对一般弟子的加持性灌顶,后者是对学修弟子结合修炼,按修炼进度分段传授灌顶。想获得殊胜成就的弟子,必须要得到后一类灌顶。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6)【◆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八不净
【◆参考答案◆】:八种比丘不可积蓄的不净物,即金、银、奴婢、牛羊、仓库、贩毒、耕种。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7)【◆题库问题◆】:[问答题] 有些人业力现前时,祈祷三宝似乎没有感应,便对佛教退失了信心。对此你怎么看待?
【◆参考答案◆】: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果规律不论是谁都无法超越,不要说我们凡夫人,大成就者也不能避免,就算是有神通,也敌不过业力。所以一个人业力现前的话,谁也没办法救护,如果业障没有清净,自己的一切都是随业力而转的,不要认为三宝没有加持。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八部鬼众
【◆参考答案◆】:四天王所率领的八部鬼众,即乾闼婆、□舍□、鸠盘茶(华译□形)、薛荔多(华译饿鬼)、诸龙、富单那(华译臭饿鬼)夜叉(华译勇健鬼)、罗刹(华译捷疾鬼)。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9)【◆题库问题◆】:[问答题] 有些人一听到别人赞叹与自己关系不好的人,就极为不快,脸色马上阴下来,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