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鳍短,末端伸达臀鳍。肛门距臀鳍起点与距腹鳍基后端约相等。尾鳍深分叉,末端圆。活体背部黑褐色,至腹部渐浅黄色。沿侧线上下各有一狭窄的黄色纵带,约在腹鳍与臀鳍上方各有一黄色横带,交错形成断续的暗色纵斑块。尾鳍两叶中部各有一暗色纵条纹。
体延长,稍粗壮,吻端向背鳍上斜,后部侧扁。头略大而纵扁,头背大部裸露;上枕骨棘宽短,接近项背骨。吻部背视钝圆。口大,下位,弧形。颌齿及腭齿绒毛状,均排列呈带状。眼中等大,侧上位,眼缘游离;眼间隔宽,略隆起。
白天潜伏水底或石缝中,夜间活动、觅食,冬季则聚集深水处。适应性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可生存,甚至离水5~6小时尚不致死。黄颡鱼较耐低氧,溶氧2毫克/升以上时能正常生存,低于2毫克/升时出现浮头现象,1毫克/升出现窒息死亡。黄颡鱼适于偏碱性的水域,pH适范围7.0~8.5,耐受范围6.0~9.0之间。黄颡鱼对盐度耐受性较差,经过渡可适应2~3‰氯化钠,高于3‰时出现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