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孔雀雄鸟具直立的枕冠,羽色华丽,尾上覆羽特别延长,远超过尾羽。具20枚尾羽,形长而稍呈凸尾状;尾下覆羽为绒羽状;两翅稍圆,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10枚短,第5 枚稍微长;跗跖长而强,远较中趾连爪为长,雄者具距。
主要生活在丘陵的森林中,干燥的半沙漠化草地、灌木和落叶林地区,尤其在水域附近。清晨和傍晚随其群到田地里觅食,在地面上筑巢,但在树上栖息,主要以种子、昆虫、水果和小型爬行类动物为食。
蓝孔雀是印度的国鸟,也是伊朗两种国鸟之一。
蓝孔雀体长91~228厘米,体重2750~6000克。雄鸟头上具冠羽,眼睛的上方和下方各有一条白色的斑纹。头顶、颈部和胸部为蓝色。翅膀上的覆羽为黑褐色,飞羽黄褐色。腹部深绿色或黑色。尾上的覆羽形成尾屏。雌鸟头上具冠羽。头顶、颈的上部为栗褐色,羽缘带有绿色。眼眉、脸部和喉部为白色。颈下部、上背和上胸部为绿色。上体其余部分为土褐色。翅膀具白色的边缘。下胸部暗褐色。腹部暗黄色。虹膜褐色。腿、脚角褐色。[1]
蓝孔雀和绿孔雀有一些差异,蓝孔雀的腿、颈和翎羽较长,雌雄都有闪烁的金属光泽,叫声略低于绿孔雀。蓝孔雀缺乏鞍羽。蓝孔雀同种异性差异很大,雄性体的颈部、胸部和腹部呈灿烂的蓝色,羽光彩熠熠,身披翠绿色,下背闪耀紫铜色光泽,覆尾羽长1米以上,可以竖起来像一把扇子一样“开屏”。[2]
蓝孔雀羽片上缀有眼状斑,这种眼状斑是由紫、蓝、黄、红等构成。开屏时光彩夺目,尾羽上反光的蓝色的“眼睛”可以用来吓天敌。蓝孔雀还会抖动其尾羽,发出“沙沙”声。雌性蓝孔雀比较容易受“眼睛”多的雄鸟的吸引。雌性相对于雄鸟雌鸟比较小,很不显眼,其身长仅约1米,重2.7至4千克。羽色主要为灰褐,无尾屏,无距。幼孔雀的冠羽簇为棕色,颈部背面为深蓝绿色,羽毛松软,有时出现棕黄色。
不善远距离飞翔,双腿却十分强健,奔走如驰。性机警。鸣叫声非常洪亮。以野果、草籽、芽苗和昆虫、蜥蜴等小动物为食。
1.集群性强:在野生或家养下,自然选择配偶,即一雄多雌(1:3~5),家庭式活动,在一定活动范围内,集体采食与栖息,极少个别活动者,一旦丢失一只会吵闹不休,对另群的个体不予采纳。
2.杂食性:以植物性饲料为主,也吃蝗虫、蟋蟀、蛾、白蚁、蛙、蜥蜴等动物。在圈养情况下以玉米、小麦、糠麸、高梁、大豆及大豆饼和种青草为主,再加上鱼粉、骨粉、食盐、砂砾、多维素、微量元素、氨基酸、添加剂等可根据饲养情况。喜欢吃梨、黄泡等果实,也吃稻谷、芽苗、草籽等食物,此外还食用一些昆虫如蟋蟀、蝗虫等,和一些小型爬行动物。孔雀的动物性食物主要以白蚁为主。
3.活动:双翼不发达,不善飞行,而脚强壮有力,善疾走奔跑,在逃窜时多为大步飞奔,觅食一般在清晨和黄昏,清晨来到溪边喝水、边清洗羽毛,然后一起去树林中觅食,炎热的正午则在荫凉的林中休息,黄昏再次采 食。晚间则飞上树枝休息。行动敏捷,脚强健,善奔,有一定高飞能力,在繁殖期间公孔雀有求偶行为并“开屏”,母孔雀也能用喙吻公孔雀的头、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