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抓斗作为吊具的桥式起重机,在原料准备作业中,可以进行卸车、堆存、倒运、取料和上料等作业。抓斗桥式起重机广泛地适用于各厂矿普通货物的吊装作业,配置抓斗这种吊具进行特殊作业。抓斗抓满物料的基本条件是: 有合适的斗型、基本尺寸和足够的自重,根据被抓 取物料的特性,抓斗常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特重型四种基本类型,各类抓斗适应物料 及自重与物料重量比见表1。中型抓斗自重约等于物料重量,轻型的自重小些,重型的 自重则大些。
抓斗桥式起重机主要由箱形桥架、抓斗小车、大车运行机构、司机室和电气控制系统组成。取物装置为能抓取散装物料的抓斗。抓斗桥式起重机有开闭机构和起升机构,抓斗以四根钢丝绳分别悬挂在开闭机构和起升机构上。开闭机构驱动抓斗闭合,抓取物料,当斗口闭合后,立即开动起升机构,使四根钢丝绳平均受载进行起升工作。卸料时只开动开闭机构,斗口随即张开,倾斜物料。抓斗桥式起重机除起升机构不同外,其余结构部分与吊钩桥式起重机基本相同。
吊臂伸缩安全装置:当不测事故发生,吊臂伸缩油缸回路中的高压软管或油管爆裂或切断时,液压回路中的平衡阀就起作用,锁闭来自油缸下腔的工作油,使吊会自己缩回,从而确保作业的安全性。高度限位装置:吊钩起升到规定的高度后,碰触限位重锤,打开行程开关,"过绕"指标灯即亮,同时切断吊钩起升、吊臂伸出、吊臂伏到等动作的操作而确保安全。这时只要操纵吊钩下降,吊臂缩回或吊臂仰起(即向安全方操作)等手柄时,使限位重锤解除约束,操作即恢复正常。在特殊的场合,如仍需要作微量的过绕操作,可按下仪表盒上的释放按钮,此时限位的作用便解除,但此时的操作十分谨慎小心,以防发生事故。
起重吊装设备出厂前,要做好身份记录。设备安装前安全检查和维护:检查设备各主要机构性能的完好性,检查主要钢结构和联接件及其销轴、螺栓的可见缺陷,检查设备表面的防腐情况,形成记录,出具安装意见。起重吊装设备由专人保养维护。设备交付使用后,日常保养应由设备操作司机或使用单位专职人员负责,安装维保单位对日常保养内容负有监督和检查的义务。日常保养主要内容科概括为“十字作业法”:清洁、紧固、润滑、调整、防腐。每天班前、班末10~30分钟,巡视设备各部分、各部位是否正常,按规定加油润滑,注意机械运转声音是否正常,做好清洁工作和交接班工作,以达到设备外观整洁,运转正常之目的,日常保养记录和交接班记录要制成固定表格,并作为档案管理。
起重吊装设备要定期进行专业体检。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在规定的时间里对机械设备进行若干次保养和修理,以清洗、润滑、调整、解体、检修为中心内容进行。一般由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共同来完成。起重机出厂后,一般规定有60小时左右的磨合期(有的称为走合期),这是制造工厂根据起重机使用初期的技术特点而规定的。磨合期是起重机正常运转,降低故障率,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但部分用户由于缺乏起重机使用常识或是因为工期紧,或是想尽快获得收益,而忽视新机磨合期的特殊技术要求。有的用户甚至认为,反正厂家有包修期,机器坏了由厂家负责维修,于是机器在磨合期内就长时间超负荷使用,导致机器早期故障频繁发生,这不仅影响了机器的正常使用,缩短了机器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因为机器损坏,影响了工程进度。因此,对起重机的磨合期的使用与保养应引起充分重视。
由于新装配的零部件的配合间隙较小,并且由于装配等原因,很难配合间隙的均匀性,润滑油(脂)不易在摩擦表面形成均匀的油膜,以阻止磨损。从而降低润滑效能,造成机件的早期异常磨损。严重时会造成精密配合的摩擦表面划伤或咬合现象,导致故障的发生。新加工装配的零部件,存在着几何形状和配合尺寸的偏差,在使用初期,由于受到冲击、振动等交变负荷,以及受热、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加上磨损过快等原因,容易使原来紧固的零部件产生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