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抓斗作为吊具的桥式起重机,在原料准备作业中,可以进行卸车、堆存、倒运、取料和上料等作业。抓斗桥式起重机广泛地适用于各厂矿普通货物的吊装作业,配置抓斗这种吊具进行特殊作业。抓斗抓满物料的基本条件是: 有合适的斗型、基本尺寸和足够的自重,根据被抓 取物料的特性,抓斗常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特重型四种基本类型,各类抓斗适应物料 及自重与物料重量比见表1。中型抓斗自重约等于物料重量,轻型的自重小些,重型的 自重则大些。
对于抓斗桥式起重机的使用规则与保养,除通 用吊钩桥式起重机使用规则适用以外,还有以下注 意事项:每班工作前检查抓斗开闭机构、颚板闭 合紧密性,并检查颚板的固定情况、撑杆的铰接情况 及抓斗各点润滑状态。检查抓斗开闭绳导向轮状况和抓斗悬挂索 具的紧固及连接情况。空车试运转,检查抓斗闭合机构工作的正确 性和可靠性。不允许用抓斗抓取整块物件,不允许用抓斗 吊运接卸喂料设备和铁路车辆。抓斗卸料时离料斗高度不得大于200mm。提升抓斗时,闭合绳和起升绳速度相等,钢 丝绳受力均匀。抓斗起升时的上极限位置是,抓斗顶部离上 限位开关≥1m,下降时,抓斗底部离料斗和车箱的 距离≥0.1m。
为了确保起重作业安全可靠,起重机装有较完善的安全装置,以便在意外的情况下,起到保护机件或提醒操作人员注意,从而起到安全保护作用。液压系统中各溢流阀:可抑制回路中的异常高压,以防止液压油泵及马达的损坏,并防止处于过载状态。吊臂变幅安全装置:当不测事故发生,吊臂变幅油缸回路中的高压软管或油管爆裂或切断时,液压回路中的平衡阀就起作用,锁闭来自油缸下腔的工作油,使吊臂不致下跌,从而确保作业的安全性。
支腿锁定装置:当不测事故发生,通往支腿垂直油缸的高压软管或油管破裂或切割时,液压系统中的双向液压锁能封锁支腿封锁油缸两腔的压力油,使支腿不缩或甩出,从而确保起重作业的安全性。起重量指示器:起重量指示器设置在基本臂的合侧方(即操纵室的右侧面),操作者坐在操纵室内便能清楚地观察到,能准确地指示出吊臂的仰角及对应工况下起重机允许的额定起重量。起重特性表:设置在操纵室内前侧下墙板上,该表列出了各种臂长和各种工作幅度下的额定起重量和起重高度,以便操作时查阅。起重作业时,切不可超过表中规定的数值。
桥式起重机拖动系统的控制包括:大车的左、右行及速度档; 小车的前、后行及速度档; 吊钩的升、降及速度档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变频器可编程控制器进行无触点控制。桥式起重机控制系统中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关于防止溜钩的控制,在电磁制动器抱住之前和松开后的瞬间,极易发生重物由于停止状态下滑而产生溜钩。
起重吊装设备要定期进行专业体检。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在规定的时间里对机械设备进行若干次保养和修理,以清洗、润滑、调整、解体、检修为中心内容进行。一般由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共同来完成。起重机出厂后,一般规定有60小时左右的磨合期(有的称为走合期),这是制造工厂根据起重机使用初期的技术特点而规定的。磨合期是起重机正常运转,降低故障率,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但部分用户由于缺乏起重机使用常识或是因为工期紧,或是想尽快获得收益,而忽视新机磨合期的特殊技术要求。有的用户甚至认为,反正厂家有包修期,机器坏了由厂家负责维修,于是机器在磨合期内就长时间超负荷使用,导致机器早期故障频繁发生,这不仅影响了机器的正常使用,缩短了机器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因为机器损坏,影响了工程进度。因此,对起重机的磨合期的使用与保养应引起充分重视。
由于新机器零部件加工、装配和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其摩擦表面粗糙,配合面接触面积较小,表面的承压状况不均。机器在运行过程中,零件表面的凹凸部分相互嵌合摩擦,磨落下来的金属碎屑,又作为磨料,继续参与摩擦,更加速了零件配合表面的磨损。因此,磨合期内容易造成零部件(特别是配合表面)的磨损,磨损速度快。这时,如果超负荷作业,则可能导致零部件的损坏,产生早期故障。
由于新装配的零部件的配合间隙较小,并且由于装配等原因,很难配合间隙的均匀性,润滑油(脂)不易在摩擦表面形成均匀的油膜,以阻止磨损。从而降低润滑效能,造成机件的早期异常磨损。严重时会造成精密配合的摩擦表面划伤或咬合现象,导致故障的发生。新加工装配的零部件,存在着几何形状和配合尺寸的偏差,在使用初期,由于受到冲击、振动等交变负荷,以及受热、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加上磨损过快等原因,容易使原来紧固的零部件产生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