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压倒一切”对于水产养殖再合适不过。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已经意识到维持水体稳定对于养殖成功的重要性。但在养殖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天气一变化,水体藻相就会波动,水色发生转变;使用肥水产品,培育出的却是蓝藻、甲藻等不良水色;使用了大量的微生态制剂,效果不明显。如果您的池塘出现了这些症状,表明池塘可能缺碳了。
什么是碳源。碳源是一类含碳化合物,可以为微生物生长代谢提供细胞碳架,同时提供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促进胞内产物的合成。氮源则是机体蛋白质、核酸以及其它氮素化合物的基础。可见碳源和氮源对于机体的正常代谢都是的。我们通常将机体的总碳和总氮的比值称为碳氮比。相对于总碳和总氮的量,两者的比例高低对于微生物的影响更加重要。
常见碳源和氮源
水产养殖过程中,随着饲料投喂量的增加,高蛋白饲料在水体中不断积累,水体中总氮不断增加,而总碳的增加量相对少很多,导致水体碳氮比下降。研究表明,多数水产生物对饲料蛋白的利用率在20-30%之间,剩余70-80%的饲料蛋白通过残饵、粪便等进入水体。特别在养殖中后期,水体碳氮比严重偏低,直接导致水体菌群失衡,有益菌的生长受到抑制,有害菌(弧菌)大量繁殖。同时,没有被利用的氮源终会以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无机盐的形成进入水体。终的结果就是水体氨氮、亚硝酸盐严重超标。
研究表明,通过补充碳源,可以有效促进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吸收,降低总氮量。
功效一:补充有机碳,稳固水体菌藻相平衡,稳定pH,防止天气突变等原因引起的水质变化。碳是藻类十分重要的营养元素,相当于藻类的骨架。在养殖过程中因为缺碳而藻类生长不起来很常见。在养殖前期很多客户用了很多肥素,但就是肥不起来而且倒使水体氨氮升高。到养殖中后期,有时晴天更容易倒藻变清、泡沫多、藻类老化、氨氮或亚硝酸盐高等,这些现象多与水体碳源不足有关。
功效二:富含发酵蛋白、氨基酸和还原糖,促进有益藻类和微生物的繁殖生长,稳定水色。水体不稳定,水中缺碳是关键原因。缺乏碳源,有益微生物缺少能量,分解水体中的有机质效率差,此时水体就会变得越来越脏。对于碳源认识不足,很多人一味地追肥(市场上各种肥水产品)或用活菌,往往起到相反作用,使氨氮和亚硝酸盐升高、有机污染物加大,水色变浓,引起缺氧。
功效三:利用水体中的磷,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抑制蓝藻毒素的生成。养殖过程中出现的不良藻类,如蓝藻和鞭毛藻类,也与水体缺碳有关,蓝藻大多浮在水体表层,与空气接触的机会多,能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鞭毛藻类大多能利用水体中的有机颗粒。当水体中碳源缺乏时,其它藻类如绿藻和硅藻因缺碳而不能生长,蓝藻和鞭毛藻类就形成优势种群。
功效四:富含黄腐酸,具较强的络合、鳌合和表面吸附能力,疏松底质,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氨氮。黄腐酸在分子结构上存在许多有机螫合位和络合位。这些配位基团能与难溶的诸如钙、镁、硫、铁、锰、钼、铜、锌、硼等许多微量元素发生络合或螯合反应,同时也能在其它位点上同磷素发生络合反应,从而形成以生化黄腐酸分子为中介载体,同时协调、促进藻类对微量元素和磷在体内的吸收、运转,不仅避免了微量元素同磷的直接接触而导致彼此钝化失活,而且起到了积极的平衡作用,从而提高两者的利用率。
调水增效组合:使用藻种配合芳碳全塘泼洒,可有效促进藻类生长,补充碳源,稳定水体。
补菌增效组合:使用枯草芽孢杆菌或乳酸菌+芳碳,加水适量混匀发酵48到72小时,可有效促进芽孢杆菌的复活与增殖,补充有益菌,性价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