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鱼又称尾星鱼、猪仔鱼等,隶属鲈形目、丽鱼科、星丽鱼属。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和圭亚那境内。20 世纪 70 年代引入我国,不但外形可爱,肉味也十分鲜美,可与石斑鱼媲美。地图鱼是一种食用观赏兼备的大型热带鱼类,尤其是作为一种的热带观赏鱼类,倍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因此,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地图鱼是一种体型较大的观赏鱼, 所以养殖的水族缸要大些, 规格在80厘米×45厘米×50厘米的水族缸, 可放养10尾左右体长在5~10厘米的地图鱼或5尾左右体长在20厘米以上的地图鱼。水族缸布置时要同时配备充氧设备、过滤器、温控装置及照明灯等。
光照对地图鱼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 尤其是其鲜艳的体色, 合理的光照能使地图鱼体色更加艳丽。用80厘米×45厘米×50厘米规格的水族箱, 应配备25瓦的荧光灯, 并每天光照时间为2~3小时。
地图鱼 12 个月龄左右即可达到性成熟,但作为繁殖用的亲鱼以选择 1.5 龄为理想。体长 30厘米以上、体重500克以上的个体为好。要求形态标准、体表光滑、鳞片、鳍条完整、色泽鲜艳、图案完整、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性腺发育良好,雄鱼色泽鲜艳,雌鱼腹部膨大。
在繁殖季节,雌、雄亲鱼可自行配对,在配对时要注意,要选同窝的鱼作为“夫妻鱼”,以免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雌雄比例 1:1。地图鱼一年可多次产卵,每次产卵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在1000~3000粒。
选择的亲鱼好放入小水泥池中进行培育,也可放入水族箱中进行培育。小水泥池的面积为4~8平方米,每平方米放亲鱼5~6尾;水族箱规格为1.2米×0.5米×0.5米;地图鱼属高氧鱼,水中溶氧保持在 5 毫克/升以上,pH 值要求 6.5~7.2;硬度在 1~3 德国度。亲鱼的饲养管理要求:配备小型充氧泵,适时充气增氧,同时要及时换水,尤其是水族箱培育,好每天换水 1~2 次,换水量20%~30%,培育后期,要适当增大换水量,促进亲鱼性腺发育。培育期间可投喂小鱼、小虾等动物性饵料,以满足其性腺发育要求。每天投喂量以无剩饲过夜为度,避免败坏水质和造成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