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虫清------中药杀孢子虫
【通用名称】百部贯众散
【主要成份】百部、绵马贯众、鹤虱、使君子、槟榔等中药提取物,妥曲珠利。
【性 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作用用途】驱胃肠道寄生病。主要用于驱杀寄生于鱼体内的粘孢子虫、绦虫等。
【用法用量】1、鱼类内脏寄生病,应采用内服,本品200g拌料100kg,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用3-5天,病情严重应喂两个疗程。
2、鱼、虾、蟹混养,应采用全池泼洒,每亩水深1米用本品200克,用前宜用温水浸泡2-3小时,可增加药效。
【注意事项】使用本品泼洒时,用前宜用温水(50-60℃)浸泡2-3小时。
【包 装】200g/袋×50袋/箱
【贮 藏】密闭、防潮处保存
【电话/】
我厂家专业的水产药厂家,主要生产、供应、批发水产养殖药剂(包含鱼药、虾药、蟹药、特种水产养殖药),品种,主要有抗病毒类、抗菌类中草药制剂、杀虫剂、消毒类、净水剂、调水剂、各种改底片/颗粒/粉剂(化学或生物改底)、增氧片/粒/粉、清苔灭藻类、微生物菌类、内服类等,品种,质优价廉,厂家,欢迎您来电咨询订购。
(一)碘泡虫病
碘泡虫属(Myxobolus)是原生动物门、粘体动物亚门、粘孢子虫纲、双壳目、碘泡虫科的一属。孢子卵形或椭圆形,扁平,前端有2个极囊,等大或不等。孢中质中有1个嗜碘泡。
有些种类可造成严重的鱼病,如草鱼饼形碘泡虫(M.artus)、鳙鳃上的异型碘泡虫(M.dispar)、鲢碘泡虫(M.drjagini)等。它们广泛寄生于鱼类,所有饲养鱼类和常见野杂鱼均可被寄生。寄生部位有:鳃、皮肤、鳍、脑、胆、脾、肾、肌肉、膀胱、鳔。其他器官如输尿管、鼻腔、生殖腺亦照样可受侵袭。不论是江湖的鱼类或小溪、小河、池塘,小沟、小荡的鱼类均可检出。碘泡虫感染率(粘孢子虫类的其他属亦有)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感染亦与宿主个体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但与性别的关系不大。
常见碘泡虫 有10多种
病源及寄生鱼类和部位
鲢碘泡虫 →鲢:脑部
饼形碘泡虫 →草鱼:肠
野鲤碘泡虫 →鲤:鳃
疯狂病(鲢碘泡虫病),又称白鲢疯狂病、疯刀儿。
【病原】鲢碘泡虫(Myxobolus drjagini)。
【症状】由鲢碘泡虫寄生于白鲢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引起。鲢碘泡虫的孢子为椭圆形或倒卵形,前宽而后稍狭,孢子前端有两个梨形极囊,大小不等,嗜碘泡明显。鲢碘泡虫在病鱼各个器官中均可见到,但主要寄生在脑、脊髓、脑颅腔的拟淋巴液内,各对脑神经及半规管、听神经、迷走神经、视神经等部位。病鱼极度消瘦,体色暗淡丧失光泽,头大尾小,尾巴上翘,离群独游,急游打转,在水中狂游乱窜,打圈子或跳出水面,复又钻入水中,似疯狂状态,故称疯狂病。病鱼失去正常活动能力,有的侧向一边游泳打转,失去平衡感觉和摄食能力死亡。慢性病鱼呈波浪形旋转运动,形似极度疲乏,无力游泳,食欲减退,消瘦。解剖病鱼可见肠内无食物,肝、脾萎缩,有的腹腔积水,鳔后室常萎缩成颗粒状,肌肉暗淡无光泽。以鱼苗至成鱼均可患此病,死亡率高。病鱼的肉味严重腥味,丧失商品价值。取下病鱼的嗅球或脑颅腔的拟淋巴液,在显微镜下压片观察,可见大量成熟孢子或带单核的营养体,剖开鱼腹,病鱼肝、脾脏萎缩,腹腔积水,肠内空空。剖开脑壳,露出脑部,可见白色颗粒状胞囊,在显微镜下可见大量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