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猪是我国猪种资源的无价之宝,是保护猪种和珍贵的小型地方猪种。原产于贵州省从江县和剑河县及广西与此交界的地区。香猪体型小,背、腰微凹,四肢比较短,头比较小,吻端粉红色,耳朵荷叶状,眼睛周围有明显的无毛区,颜色基本黑色(目前贵州大学香猪研究所已培育出白色香猪)。香猪早熟易肥,皮薄骨细、肉嫩多汁,香味浓郁,乳猪无腥味,烹调时不加任何调料也香气扑鼻,是加工肉产品的佳材料和烤乳猪的原料。香猪耐粗饲、病害少,易饲养,适合农村一家一户养殖。其饲养技术如下。巴马香猪,外貌清秀,个体矮、小、短、圆,性野早熟。外貌颜色特征主要表现为两头黑、中间白,部分个体背腰部稍带黑斑,额头有白线或倒三角型白斑,俗称“两头乌”、“芭蕉猪”。小猪被毛稀疏细,有光泽,皮肤红润细腻;成年猪被毛较长,尤其是公猪,被毛和嘴粗长似野猪。巴马香猪极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性成熟为99—127天(公猪早16天便有个别分泌性腺素并能产生精子,一般为26—50日龄),母猪性成熟体重14—21千克;成年体重35—45千克。8—10千克仔猪屠宰率为61%,后腿比28.47%,胴体瘦肉率59.36%,眼肌面积5.74cm2。经产母猪年产两胎,平均每胎11.5头,断奶育成率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