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当其冲给大家介绍新鱼的做钓技巧,包括选位、搭配线组、选择浮漂、调漂的要求及饵料的选择等等。其实,钓任何鱼,都需要对鱼进行研究,了解鱼的习性后再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这样才能克敌制胜。大师们狂拉爆护并非偶尔,都是有套路的。鱼捕快十多年以来,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众多高手,大家持续的钻研钓黑鲩技术,保持着技术上的和。
言归正传,先说新鱼特征。新鱼从水库或者养殖塘刮起来再放到钓鱼场里,经过运输伤痕累累。,新鱼放到鱼塘后,身体及鳞片都受损,力量是很弱的,中钩挣扎的力量很弱,吃口也比较轻。第二,新鱼,没有被反复的钓放,吃口很实,一吸就进嘴。第三,新鱼刚放入鱼塘,短时间内还无法和老鱼融合,一周以内和老鱼分群而居。众所周知,老鱼爱待在鱼塘深水、有障碍、鱼钩打不到的安全区域,有固定的群聚位置。而新鱼,则爱待在浅水、离岸相对近的地方以及老鱼不待的角落等区域。钓黑鲩,不管是新鱼还是老鱼,都有一个核心的准则,就是找鱼窝,找到了新鱼窝,狂拉不是梦。第四、新鱼不落地觅食,会明显的离地。正常天气,只是在低气压或者水底温度不适合的情况下,黑鲩才会起浮。但是新鱼,初放进鱼塘的几天里,都是离地的,离地的深度根据钓场水深会有差别。据擒龙会的经验,黑鲩离地的高度从20到60公分都是可能的,甚至更高。第五、新鱼放进鱼塘,一旦开口,会集中爆发,但开口时间不好判断。新鱼多久开口,没有固定的规律,要看鱼源和在途运输情况。有时候,新鱼放下去就开口,有时候,半个月都不见有口。正常情况下,新鱼在3天左右都是会有口的,只是开口狂和弱而已,这都是不得多得的下杆的好时机。
针对新鱼的五大特点,我们该采取怎么样的办法呢?首先,我们还是要找准新鱼开口的时机,这个无法预测,只能是根据这个鱼塘的历史经验判断或者放鱼以后时刻关注鱼情。其次,要找到新鱼的位置,浅水、角落、靠岸近的区域都是新鱼可能会待的地方,找到新鱼窝,离狂拉不远了。当然,在钓场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游钓的方式找鱼窝,那是理想的,如果钓场不允许,那就看你的眼力和经验了。第三,为关键的就是针对新鱼,有针对性的选漂、调漂,选择线组等技巧。
从钓法看,新鱼靠边且离地,适合用正常悬坠钓法,也就是台钓,而不是用流氓钓。具体的钓法分为几个方面,,新鱼力小,吃口轻,适合小钩小线小漂。体型在10-20斤的新鱼,正常台钓线组搭配在6+5或者7+6号,体型在20-30斤的新鱼,用8+7或者10+8号。小线组相比大线组优势,会保持更高的出口数量和命中率。钩子适合轻钩,用千右7-9号大小的钩足矣。第二,做钓时确保上钩和饵离地的,双钩挂饵,半水调平水钓两目或者三目,就可以做到上饵离地。上饵离地有两个好处,1是便于离地的新鱼吸饵;2是上钩离地,属于比较灵的钓法,出口多。而抓口,主抓有力的顿口,一目或者两目都可以,当然,如果找到鱼窝,黑漂也是可能的。第三,钩距的选择。基于新鱼离地严重,在上钩离地的情况下,适合大钩距做钓,一般初始可以把钩距设定在40公分左右,再根据鱼离地的高度进行调节。第四,鱼饵的选择;先了解到新鱼的饲养饵料,如果是水库黑鲩,则使用螺丝类做钓。如果是养殖鱼,那就用颗粒。第五,关于浮漂的选择。考虑到要上饵离地,因此适合使用三目加粗、枣核型漂出口命中率会更高。考虑鱼吃口比较弱,所选浮漂的吃铅要小,漂身用稍长身一点的枣核漂比较好。如果使用颗粒做饵,浮漂吃铅在3.5克左右比较合适;脆螺,吃铅在4.5克是比较合适;如果是石螺,那浮漂吃铅,在7克左右。当然,我们不建议用石螺钓新鱼,石螺太重,会造成浮漂吃铅过大,反应不出新鱼微弱的吃口,减少出口数量,同时降低命中率。也有钓友可能会问,那用细尾漂钓新鱼是否可以?细尾漂对于吃口微弱的新鱼,不是更容易出口吗?答案是否定的,细尾漂钓上饵离地,出口多,但是空枪更多,具体的原因,在这里就不展开说,后面具体介绍浮漂选择的专题中,再详细讲解原因。
以上是关于钓新鱼的技巧,如果找准出钓的时机,又找到了新鱼窝,加上恰当的调钓方式,狂拉是的,一场突破十条的战绩,很多时候是在钓新鱼的时候创造的。小伙伴们,这样的好时机,一定要抓住。